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对扶贫造假零容忍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对扶贫造假零容忍正文:观点1+1阜阳“刷白墙”为何被中央通报?蒋萌2019年06月28日16:10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背景:近日,安徽省阜阳市因为“刷白墙”“宣传片”等事件被曝光,成了反面典型,被中央在全党通报。据悉,“刷白墙”耗资巨大,“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的拍摄预算达60万元。新京报发表国华的观点:在扶贫脱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祸甚烈,它不仅频繁折腾乃至坑害贫困民众,伤害了这一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还严重影响了扶贫攻坚的大局。全党通报,以案示警、以案为戒,可以向广大党员传递明确的信号,让他们不敢再任性而为。以“刷白墙”为例,一个乡就花费巨额资金,根据阜阳市政府官网显示,该市目前有149个乡镇,那么当地“刷白墙”到底靡费了多少财政资金,显然应该向社会交出一个明白账。对于“刷白墙”“宣传片”等问题的追责,不仅要追究决策人和经办人,对项目和资金审核的部门和官员,同样应一并追责。对于背后可能存在的贪腐,更不能轻易放过。此外,新京报记者在阜阳走访时发现,当地还存在新修公厕断水断电,污水处理设施成摆设,对贫困户实行“名额控制”,扶贫手册涉嫌造假、养老金疑被村干部索回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同样要深挖,一个都不能少。各地在扶贫脱贫中,对“形式主义”脱贫乱象要“零容忍”,积极摸排问题线索,展开曝光和问责。同时,也要充分借助公众的力量,对于公众的举报,真正做到“有举必应”,让维权渠道畅通无阻。如此,才能上下形成强大合力,根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顽疾。小蒋随想:“刷白墙”图的就是“驴屎表面光”,就是为了糊弄上级。这既表明某些地方领导未能做好扶贫脱贫工作的心虚,又折射出指望靠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然而,虚假的终归是虚假的,“刷白墙”犹如一张薄薄的窗纸,只要一捅就露馅,甚至根本不用捅,窗外人定睛瞧,都能看到窗户里面的轮廓。换言之,只要扶贫检查不搞“蜻蜓点水”,不打招呼,避免“迎检”,到有关村落实地走走看看,和老乡们聊聊,就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另外,有关部门在工作中,也要欢迎民众监督。像“刷白墙”一事,当地群众啥意见都没有吗?如果有渠道向上级反应,并及时制止,或能减少浪费,把本就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所以,阜阳“刷白墙”被全党通报,有关干部被免职,不光是给有类似图谋的地方敲了警钟,而且是对扶贫攻坚、检查落实、群众监督等工作的诫勉。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1年时间了,到了真正的决胜期,相关工作必须更扎实有效地推进落实,不容任何拖沓、懈怠、耍滑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尽力去做,蚂蚁都能啃动硬骨头,人更没理由轻言“不行”。进一步看,惩治形式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同样适用于其他各项工作,需要“永远在路上”。安徽阜阳脱贫乱象:60万拍片巨资刷白墙2019年06月28日07:50来源:新京报近日,关于安徽省阜阳市在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的中央通报在多个省份传达学习。据《天津日报》、《河南日报》、《安徽日报》报道,近日,天津市、河南省、安徽省三地均召开省(市)委常委会或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这一中央通报精神。其中,天津市委常委会指出,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通报安徽阜阳市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的典型案例,具有重大警示教育意义。阜阳市在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带坏了党风政风,破坏了党的形象,浪费了公共资源,辜负了人民群众期盼,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作为发生地的安徽,在21号的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要坚持以阜阳市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为镜鉴……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生根。6月22日,阜阳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要深入清理查找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抓紧研究制定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清单……真正做到改到底、改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半个月前,安徽省委决定李平同志不再担任阜阳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接替他职位的是安徽省现任副省长杨光荣。6月11日宣布该任免决定的阜阳市领导干部大会可谓规格极高。据《阜阳日报》报道,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惠,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丁向群,副省长杨光荣,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玮等领导出席会议。6月上旬,新京报记者实地走访阜阳市阜南县、颍泉区,对当地扶贫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当地扶贫行动存在不结合农村实际、搞面子工程、损害村民利益等诸多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刷白墙”、60万拍脱贫宣传片副省长杨光荣履新阜阳3天后(6月14日),阜阳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会上提到,要深刻汲取“刷白墙”、“宣传片”等事件教训,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一位接近阜阳市委的人士陈锋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年初,内部传达了中央巡视组去年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阜阳在扶贫过程中存在“刷白墙”搞形式主义等问题。安徽省人民政府网显示,2018年10月18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安徽省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内部传达会陈锋也在场,他记得领导在传达时指出,中央巡视组正要离开阜阳,上了高架桥走到阜王路高速路口(现颍淮大道)时,“能看到把人家红门刷成白门了,像哭丧一样”。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网,今年1月20日,巡视组向安徽反馈情况:安徽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不够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随后,今年2月,安徽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阜南县郜台乡“刷白墙”事件的通报》,对该乡“刷白墙”“一白遮百丑”等问题通报批评。据群众反映,当地刷白墙源于2017年3月,阜阳市提出实施拆违拆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绿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全民招商“五大专项行动”。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原市委书记李平强调,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努力实现“干净、有序、见绿”。在“五大专项行动”的指导下,阜阳市多地积极开展“刷白墙”行动,例如,太和县政府网上发布的《原墙镇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计划》中提到,原墙镇“路两侧树木刷灰、墙体统一刷白,统一宣传标语,统一壁字壁画。”“刷白墙”耗资巨大,新京报记者从多处信源获悉,仅在阜南县的一个乡,刷白墙就花费390万。6月12日,新京报记者在阜南县郜台乡一个村子看到,村中房子排列整齐,墙面被清一色地刷成了白色。走近发现,部分墙体表面的白灰层已经开裂,露出内里斑驳的砖块。阜南县郜台乡桂庙村村民牛玉革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的白墙是去年县政府派人刷的”。虽然没向村民要钱,但多名村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解。一名村民表示,“本来我家窗子干干净净的,他们喷墙把我家窗子喷得都是白漆,上面一检查不合格,又派来工程队刮窗子。一年又刷又刮来了四次,这不费钱吗?”巡视组反馈情况后,安徽省内开展了对“刷白墙”事件的反思。据《安徽日报》报道,1月19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上表示,省委决定,以整治“刷白墙”为突破口,利用3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开展以“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另外,上述阜阳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到的“宣传片”事件则是指去年11月19日,安徽省政府采购网公布一则信息——《阜阳市颍州区扶贫办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采购项目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公示》。该公示显示,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预算60万元,拟向唯一供应商——安徽白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采购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此事很快引发争议,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去年11月21日,颍州区扶贫办发布通报称,取消该项目。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阜阳市人均GDP在安徽排名垫底。当时有媒体评论称,当地拍摄“脱贫摘帽专题宣传片”无非是想要把这些年扶贫的成绩展示一番,可无论是从常识还是现实角度看,目前还尚未脱贫的地区,真的需要“宣传片”来展示脱贫办法吗?新修公厕断水断电、污水流入村民鱼塘6月11日,桂庙村村民牛玉革把新京报记者带到自家附近的公共卫生间。牛玉革介绍,这个厕所是去年修建的,修好没多久自来水就坏了,村民要自己提水来冲厕所,后来电也停了,“晚上上厕所非常不方便”。新京报记者夜间探访这间厕所时需要打开手电照明。新京报记者看到,该公共卫生间新修仅半年,外面的牌子已经脱落,旁边的英文字母“L”被贴反。卫生间内,所有隔间门均已掉落,被摞在一边,镜子仅靠右上角一颗钉子斜挂在墙上。阜南政府网上发布的《阜南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中提到,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是当地脱贫攻坚的“三大革命”,去年一年,阜南县在这三项中投资2.6亿元,其中,新建公厕301个,铺设污水管网129.8千米。阜南政府网的一则新闻显示,去年第二季度,仅阜南县王堰镇蔡郢村就拆除旱厕407个。一位当地消息人士称,旱厕改造在当地是一个大工程,几乎每个村子都在改造,建一个厕所要花费十几万。“但是厕所修完就完事了,工程质量没人监督,很多修好不到半年就开始出问题。”不仅如此,有些扶贫项目已经损害到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桂庙村村民李大夫做水产高密度养殖已12年。他持有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显示,李大夫从阜南县淮河河道管理局承包了6亩鱼塘用于水产养殖。2018年年底,作为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村里要修建污水处理设备,其中一套就建在了李大夫承包的鱼塘边。据李大夫介绍,这套污水处理设备一直处于“烂尾”状态,污水排放管道铺设好后,核心的净化处理装置却一直没有装好,结果,从没有净化处理能力的设备中排出的污水,直接沿着管道流入李大夫家鱼塘旁边的鱼苗池。6月11日,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鱼池水面上长满绿色的苔藓,已见不到一条活鱼。一些死鱼堆在旁边。今年三月,一场暴雨让污水漫过隔挡,直接流进李大夫的鱼塘里,“一天呛死了两千多斤鱼。”李大夫先后找到曹集镇政府的蒙洼四乡镇污染指挥部、村干部、乡政府,得到的回复只是“等污水处理设备修好了就不会有污染了”。然而,直到现在,污水处理设备依然没有动工迹象,李大夫每天能从鱼塘里捞出30-50余斤死鱼。“鱼要等到8月份养肥之后才能卖,一斤鱼能卖7、8块钱,加上喂鱼消耗的饲料成本,今年至少要损失几万元钱。”李大夫说。新京报记者到鱼塘查看,刚一靠近,就能闻到一股粪便的恶臭味,人站在池边,需要不停驱赶飞舞在身边的苍蝇。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新京报记者走访过程中,阜南县多个鱼塘的承包商反映,有污水处理设备修在自家鱼塘旁边,每天几十斤鱼死掉。新京报记者看到,在养殖户张冠恩家鱼塘边上,成堆的死鱼正在散发出恶臭。待脱贫地区“已无贫困户名额”、拆违拆旧村民家具被埋走访期间,阜南县郜台乡郜台村的几名村民向新京报记者反映,自家十分贫困,但长期无法申请贫困户,因为村里贫困户“名额满了”。去年春节期间,郜台村村民郜永生去河南商丘卖米,回来路上遭遇车祸,前半截脚掌全部被截掉,从此无法干农活,家庭收入骤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8年5月30日颁发的残疾人证显示,郜永生为肢体残疾人,等级四级。祸不单行,去年年底,郜永生出现咳血症状,诊断为肺癌。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西区)2018年11月20日的出院记录显示,郜永生的出院诊断为“右肺癌伴纵膈、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癌症花费太大,新农合仅能报销部分,郜永生妻子多次去村里申请“贫苦户”,村里回复她称,“贫困户(名额)没有了,都脱贫完了。”然而,按照国家规定,贫困户并没有所谓“名额”一说。在地方政府留言板上,河南省一扶贫办曾回复网友提问,称“对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因此,不存在每个村有多少贫困户名额的问题。”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陈崇贵也曾在今年4月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建档立卡户的名额没有限制,不漏一人,不错退一人。据新华网消息,2月18日,在安徽省一场脱贫攻坚动员会上,安徽省决定力争全年实现9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等年度减贫目标任务。而阜南县作为安徽省9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在摘帽任务范围内。要想”摘帽“,贫困户数量就有了要求。按照安徽省《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规定,贫困县退出主要有四大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为了治病,郜永生只得四处借钱,现已负债累累。“
本文标题: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对扶贫造假零容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7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