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年2月教材分析(一)关于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关于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教学目标(一)关于数与代数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关于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习惯比较随意,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方法及措施(一)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三)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愿望。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第序号(1)课题1--1买铅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9的退位减法。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根据主题图自编故事。(2)交流故事。(3)提出问题。(课件出示)①问题是:有15支铅笔,小兔买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②要求还剩几支铅笔,该怎样列算式呢?请学生说一说。修订③15-9等于多少呢?你愿意帮袋鼠阿姨算一算吗?(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铅笔”的知识。(出示课题:买铅笔)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动手操作。“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想一想,要计算15-9,就是要从多少根小棒中拿走几根?该怎样计算?学生摆一摆,算一算。(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吗?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在说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首先,说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尽量说清楚,让小伙伴听懂你说的;其次,听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方法好,要记在心里。明白吗?赶快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吧!(3)汇报交流。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袋鼠阿姨并展示给大家呢?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可能有:方法一: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减,一共减去9根,还剩6根。方法二:把15分为10和5,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和这5根合起来,就是还剩下的6根。方法三:从15根里先拿走5根,然后再拿走4根,这样一共拿走9根,最后还剩6根。方法四:9+6=15,所以15-9=6。方法五:把9看成10,先用15-10=5,这样就多减了1,还应该加上1,5+1=6,所以15-9=6。优化算法。这么多的方法,用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最简单呢?现在请你把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尝试练习。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一组题目。(课件出示:13-9=14-9=15-9=)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观察并用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集体交流、订正。(2)课本第3页第1题。学生做一做,算一算。四、同学们你今天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买铅笔(1)15-1-1-1-1-1-1-1-1-1=6(2)10-9=11+5=6(3)15-5=1010-4=6(4)9+6=1515-9=6作业设计游戏:贴气球帮助欢乐球找家。让家长准备了许多欢乐球,每个欢乐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学生把欢乐球贴到相应的大气球(结果数)下面.亲子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学习中。课后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第序号(2)课题1--2捉迷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4.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出示“捉迷藏”图。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修订少个?(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3)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4)全班交流。第一种摆法: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第二种摆法: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5)整理算法。方法一:10-8=22+3=5方法二:13-3=1010-5=5方法三:8+5=1313-8=5想一想,算一算。12-8=二、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练一练”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2)“练一练”第4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对。三、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捉迷藏13-8=方法一:10-8=22+3=5方法二:13-3=1010-5=5方法三:8+5=1313-8=5作业设计游戏:摘苹果(“练一练”第5题)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只有当算式结果与苹果上的数相同时,苹果才能被顺利的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摘得最多。课后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第序号(3)课题1--3快乐的小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十几减7或6的计算方法。2.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3.学说能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7或6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7或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作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自主探讨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12-914-915-918-911-813-816-817-8提问:刚刚计算的都是十几减9、十几减8修订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知识?(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投影出主题图片。引导学生看图,发现数学知识。请学生说图意。问: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草地上原来有12只小鸭,后来有7只小鸭到河里游泳。问: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汇报:草地上还有多少只?(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回答:12-7=(3)分组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汇报:①10-7=3,3+2=5。②12-2=10,10-5=5。③7+5=12,12-7=5。(4)汇报交流,将知识进行梳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反思(1)算一算,摆一摆。课本第6页(11-6=14-6=)要求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同桌互相说一说算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2)课本第7页第3题。看图按要求写两个算式。四、回顾整理,总结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快乐的小鸭12-7=57+5=1212-7=5答:草地上还有5只。作业设计课本第7页第5题。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编一个小熊射门的小故事,然后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课后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第序号(4)课题1--4开会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13-6=15-8=17-9=14-8=11-9=14-6=16-7=12-7=二、用数学1.投影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有11个小朋友,他们准备开会了。会议室只有7把椅子。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修订问题1:如果每人坐1把椅子,够吗?问题2:还缺几把椅子?3.指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我们用圆纸片表示人,用三角形纸片表示椅子。指导学生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然后知名说,最后集体评价)4.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7=4.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坐一把椅子,不够,还缺4把椅子。三、巩固提高1.课本第9页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图。问: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有15个小朋友去植树,共有7把铲子,每人1把铲子,还差几把?指名学生回答,独立解答。2.课本第9页第2题。引导学生先看图。问:你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有12个小动物,有7个苹果,每个小动物1个苹果,还缺多少个苹果?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计算比赛。课本第9页第3题。4.方框里能填几?课本第9页第4题。学生独立填空,指名说一说。5.填一填。课本第9页第5题。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开会啦11-7=4作业设计寻找生活中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课后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总第序号(
本文标题: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7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