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第一章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2019/8/2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主讲人邓之宏电子邮件:paul2003@126.com个人网站:www.sunnysnow.com网络课程:bb.sziit.com.cn/webapps/login/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经济系《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前言教材及参考书籍使用教材:•《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邓之宏主编)(ISBN978-7-301-12344-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参考教材:•《电子商务与物流》(罗闻泉主编)(ISBN7-111-14254-3),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李琪总主编,魏修建主编)(ISBN7-5624-3206-6),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著,林国龙,宋柏,沙梅译)(ISBN7-111-07317-7),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3年5月第13次印刷。《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3前言考核方式成绩构成:•出勤成绩占10%;•平时表现10%;•作业成绩占30%;(包括网络作业的成绩)•期末考试占50%。各项总成绩超过60分者可以获得学分。无故缺勤次数超过总课次三分之一者,不能获得学分。《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4第一章电子商务物流概述教学提示教学要求案例导入《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5教学提示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作为支持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物流,不仅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一个障碍,而且也已成为有形商品网上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物流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子商务物流时期。电子商务物流以其在物流速度、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昭示着现代物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6教学要求了解物流的概念和内涵、物流的价值、物流的分类、物流活动的基本要素、现代物流的经典理论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和物流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7案例导入:戴尔(Dell)别具一格的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已风靡全球,有些公司利用它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在这方面可以首推戴尔(Dell)公司。该公司在商用桌面PC市场上已成为第一大供应商,其销售额每年以40%的增长率递增,是该行业平均增长率的两倍。Dell公司成绩的取得,用其总裁迈克尔•戴尔的话而言,是归功于对物流电子商务化的巧妙运用。1.Dell的电子商务化物流(1)订单处理。(2)预生产。《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8案例导入:戴尔(Dell)别具一格的电子商务物流2.电子商务化物流给Dell带来的好处及隐患使用电子商务化物流后,Dell一方面可以先拿到用户的预付款和运费;另一方面,Dell是在货运公司将货运到后才与其结算运费。也就是说,Dell既占压着用户的流动资金,又占压着物流公司的流动资金;Dell的竞争对手一般保持着几个月的库存,但Dell按订单生产的方式没有库存风险,使其具有只保持几天库存的水平,这些因素使Dell的年均利润率超过对手50%。对客户的好处包括:一是可以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二是Dell精简的生产、销售、物流过程可以省去一些中间成本,使价格因此较低;三是用户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物流、配送服务等。隐患包括:(1)物流成本过高。(2)交货期过长。《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9案例导入:戴尔(Dell)别具一格的电子商务物流3.电子商务生命力是增值性物流服务电子商务需要的不是普通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它需要的是物流服务,除了传统的物流服务外,电子商务还需要增值性的物流服务。(1)延伸服务。(2)降低成本,即发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服务。Dell给我们开创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先河。如何实现电子商务物流已是目前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而能否提供电子商务物流增值服务,现在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物流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标准。《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0Dell中国网站首页《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1学习内容1.1现代物流概述1.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1.3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1.4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21.1现代物流概述1.1.1物流的概念与内涵1.1.2物流的价值1.1.3物流的分类1.1.4物流活动的基本要素1.1.5现代物流经典理论《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31.1.1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物流的发展历程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被称为PhysicalDistribution(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实物分配”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1963年,物流的概念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41.1.1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物流的发展历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战后Logistics用于物资的流通中,物流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是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51.1.1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物流的概念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在1992年,该协会把原来定义中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修改为“产品、服务”,从而使得物流的范围变得更加广阔。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委员会(CouncilofSupplyChainManagementProfessionals,CSCMP):“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商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和储存进行有效率、有效果地计划、执行和控制的供应链过程”。《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61.1.1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物流的概念7R定义法:即恰当的产品(RightProduct)、恰当的数量(RightQuantity)、恰当的条件(RightCondition)、恰当的地点(RightPlace)、恰当的时间(RightTime)、恰当的顾客(RightCustomer)和恰当的成本(RightCost)。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在目的上表现为实现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较低成本和较优服务,在原则上表现为实现7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71.1.1物流的概念与内涵物流的内涵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物流的主体是供给者和需求者。供给者包括生产者和经营者,需求者包括一般消费者、业务需求者和产业需求者。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即它是一种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物流包括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位置的移动以及形状性质的变动,因而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价值、时间价值和附加加工价值。《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81.1.2物流的价值场所价值时间价值加工附加价值《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191.1.2物流的价值场所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这一场所而创造的价值称作“场所价值”。•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01.1.2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11.1.2物流的价值物流也可以创造加工附加价值,或称为物流的形态效用。物流主体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的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的,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如在物流中心,通过改变包装形态与发送批量等,或者把托盘上的米粉分装至每个顾客的容器中,可以创造价值。《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21.1.3物流的分类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31.1.3物流的分类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研究的是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微观物流是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如,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41.1.3物流的分类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具有宏观性和广泛性。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企业物流可细分为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51.1.3物流的分类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快、规模大的一个物流领域,国际物流是伴随和支撑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的物流和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称之为区域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基础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邓之宏主编261.1.3物流的分类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系统的建立及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带有特殊的制约因素、应用领域、管理方式、劳动对象、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皆属于特殊物流范围。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有水泥物流、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炭物流、危险品物流等;按数量及形体不同有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产品物流,超
本文标题:第一章电子商务物流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