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钻孔灌注桩监理作业指导书
0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作业指导书编制_审核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1目录1.工程概述...............................................22.钻孔灌注桩监理工作流程.................................33.工程特点、难点及风险分析...............................34.监理的依据.............................................45.监理要点...............................................45.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点...............................45.2施工阶段监理要点...................................56.监理监控手段..........................................137.相关表格158.附录:正循环钻进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621、工程概述钻孔灌注桩是通过特制的钻孔机械,在地基上安装护筒,钻机在护筒中定位钻孔,利用泥浆护壁防止塌孔,成孔验收后,在孔中安装制作好的钢筋笼,安装验收后,通过水下灌注砼,形成圆柱状桩基工程。钻孔可分为正循环成孔和反循环成孔两种成孔方法。1).正循环成孔:泥浆经钻杆,钻具压入孔底,然后携带土层颗粒从钻杆、钻具与孔壁的间隙返回地面的循环方式。常用正循环方式。2).泵吸反循环成孔:泥浆由孔口经钻杆、钻具与孔壁的间隙流入孔底,然后携带土层颗粒从钻具、钻杆抽返地面的循环方式。32、钻孔灌注桩监理工作流程复核测量定位检查钻机定位钻进成孔终孔验收第一次清孔验收旁站下放钢筋笼第二次清孔验收旁站混凝土灌注复测桩位是否超偏钻孔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桩基子分部验收和评估否钢筋笼制作验收混凝土检查设计处理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处理到位否材料进场和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进场机械设备3、工程特点、难点及风险分析钻孔灌注桩一般桩径较大,深度较深,施工成孔的时间较长,容易出现塌孔现象。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工艺变化较多,其中成孔工艺、泥浆护壁性能及水下砼灌注对钻孔灌注桩质量目标影响较大。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包括桩位偏差,孔斜、断桩、缩径、桩身砼疏松、沉碴增厚及钢筋笼上浮等。一旦出了质量问题,费工费时,劳是4民伤财。因此,各道工序必须精心施工,监理严格监控,才能克服钻孔水下灌注砼的难点,防范风险,确保顺利施工,创出优质桩基工程。4、监理依据4.1本工程钻孔灌注桩设计图纸;4.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4.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4.9《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1;J11042—2007;4.10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11本工程监理规划。5、监理要点:5.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点5.1.1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试成孔(不少于2个)经监理、业主、设计施工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后,作为样板桩孔,方可大量施工。5.1.2审查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程序性、符合性、针对性符合要求。5.1.3检查验收钻机等施工设备(钻具、铝头、直径、锥度、锥尖角度、保径圈等符合要求);施工场地要做硬地坪,要满足施工要求。55.1.4检查复测控制网及桩定位、标高、桩数要做到定位放线无误。5.1.5督促施工单位开工前对临近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线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做好防护措施。5.1.6审查钢筋、焊条等原材料产品合格证(质保书)、生产许可证、复验报告、商品砼要检查配合比及材料备案证明资料。5.1.7要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勘察报告及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技术资料等。5.1.8审查分包队伍资质: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负责人、项目总工、五大员等上岗证书;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齐全,特殊作业人员上岗证齐全有效。5.1.9施工用设备年审合格。5.1.10监理要对检试验单位资质进行审核:审查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验设备年检证书、操作人员上岗证书及管理制度等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检试验业务。5.1.11钻孔灌注桩施工应严格执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做好废浆碴土的外运和排放,严禁违章排放,搞好标化工地和文明施工。5.1.12护筒埋置位置准确,其中心线与核心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并保证护筒垂直,护筒埋进原土层深度不得小于0.2m,且要回填夯实。5.2施工阶段监理要点5.2.1钻机就位要准确,钻具要垂直,机架要平稳。65.2.2泥浆质量,仅规定比重和黏度2项。常用正循环成孔泥浆比重:注入口≤1.15,排出口≤1.3;泥浆黏度,注入口≤1.8—22,排出口≤20—26,监理要定期抽查。5.2.3清孔及沉碴要求:清孔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成孔后立即进行;第二次在钢筋笼和灌注导管安装完进行,泥浆比重应降至≤1.20(正循环)。孔底允许沉碴厚度,承重桩≤100mm(用沉碴仪或测锤测定);支护桩≤200mm。5.2.4检查成孔质量:包括桩孔径、垂直度、孔深度及桩位偏移等,成孔质量应符合DG/TJ08—202—2007;J11042—2007表4.1.10规定。表4.1.10成孔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孔径承重桩+50mm用井径仪或超声波检井仪。支护桩±30mm2垂直度1%用测斜仪或超声波检井仪。3孔深0+300mm核定钻头和钻杆高度或用测绳。4桩位承重桩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D≤1000mmD/6,且不大于100mm基坑开挖后,重新放出纵横轴线,对照轴线用钢尺检查。D1000mm100mm+0.01H5.2.5钢筋笼质量检查⑴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钢筋笼的整体刚度、来料钢筋长度及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等因素确定。钢筋笼制作前应将钢筋校直,清除钢筋表面的污垢、锈蚀等。钢筋下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7①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②钢筋笼主筋的最小净距不宜小于80mm;③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件下表(mm)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主筋间距±10用钢尺量2长度±100用钢尺量一般项目1钢筋材质检验设计要求抽样送检2箍筋间距±20用钢尺量3直径±10用钢尺量④钢筋笼应设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少于2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增设1组。每组块数不应少于3块,且应均匀地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保护层垫块可采用砼垫块,也可采用偏钢定位环。⑤钢筋笼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焊接用的焊条应根据母材的材质和设计要求合理选用;b.钢筋宜采用绑条焊,绑条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8d,厚度不应小于0.3d,两主筋的间隙应为2~5mm;钢筋绑条长度项次钢筋型号焊接形式绑条长度1HPB235单面焊双面焊≥8d≥4d2HRB335HRB400RRB400单面焊双面焊≥10d≥5d8“d”为钢筋直径c.焊接接头应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样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d.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量不应大于主筋总数的50%,相邻接头上下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5倍主筋直径。e.环形钢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电弧焊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可采用铁丝绑扎,并用隔点焊固定,或直接点焊固定。⑵钢筋笼安装监控:钢筋笼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防止变形。起吊吊点和钢筋笼的搁置点应设在可靠部位。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孔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下节钢筋笼上端露出操作平台高度宜1m左右;②上、下节钢筋节笼主筋连接部位应对正,且上下节笼持垂直状态时方可连接;③连接时两边对称进行;④每节钢筋笼连接完毕后应补足焊接部位的箍筋,并按钢筋笼焊接的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下一钢筋节笼的安装;⑤钢筋笼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差±100mm;⑥钢筋笼全部安装入孔后应检查安装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将钢筋笼吊筋进行固定。5.2.6钻孔灌注桩浇筑砼的监控9⑴对混凝土的监控灌注桩应采用商品砼,胶凝材料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碴硅酸盐水泥,严禁采用快硬水泥。商品砼应有配合比合格证和备案证明。粗骨料宜选用连续级配坚硬碎石和卵石。最大直径不应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宜优先选用5—25mm的碎石。砼施工中应进行砼坍落度检测。单桩检测次数应符合《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J11042—2007中标7.1.2的规定:表7.1.2单桩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次数项次单桩混凝土量(m3)次数检测时间1≤302灌注砼前、后阶段各一次2303关注砼前、后和中间阶段各一次⑵砼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试件数量:每灌注50m3必须有一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每组应有3个试件;②试件取样应取自实际灌入的砼。同组试件,应取自同车砼。⑶对砼配合比的监控砼配合比的设计应按《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进行。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试件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一级;2)混凝土塌落度应为180—220mm,坍落度的损失应能满足灌注要求;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应少于正常运输和灌注时间之和的2倍,切不少于8小时。10(4)灌注桩混凝土灌注的监控1)单桩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2)混凝土灌注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也不宜大于1.3;3)导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除管壁内外及节头处粘附的砼残浆;4)导管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整修或更换。5)混凝土初灌量应能保证混凝土灌入后,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0m,导管内砼柱和管外泥浆柱应保持平衡。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严禁将管提出砼面。导管埋入砼面的深度宜为3—10m,最小埋入深度不得小于2m,导管应勤提勤折,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6m。7)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根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端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宜保持3m左右,浇注速度应适当放慢;b.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底端1—2m后,宜适当提升导管,导管提升应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8)混凝土灌注中应经常检测砼面上升情况,当砼灌注达到规定标高时,经测定符合要求后方可停止灌注。9)混凝土实际灌注高度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且不小于1m。10)混凝土养护和冬期施工a.在混凝土灌注完毕的桩旁,36小时内或小于4倍桩径范围内不得开孔;11b.冬期施工期间,商品砼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拌制应按冬期施工要求控制;c.冬期施工期间,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持平或接近的桩,桩端应采取保温措施。5.2.7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按规定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灌注桩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按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并提供检测报告。⑴单桩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可采用静载试验,抽样数量不少于总数的1%,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⑵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分大应变和小应变检测,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低、高应变的检测,数量应按低应变抽检数量不应少于30%,且不得少于20根;高应变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5.2.8钻孔灌
本文标题:钻孔灌注桩监理作业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00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