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龙山县农民教育工作简报(2011年第21期)
1龙山县农民教育工作简报第21期龙山县农民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1月14日目录▲农民教育在田地里“开花结果”…………………………(2)——兴隆街乡开展农民教育活动侧记▲喜看坞都换新颜…………………………………………………(3)——县林业局在扶贫村开展农民教育掠影▲青春因扎根山乡而美丽………………………………(4)——记贾市乡返乡创业农民工向春林▲石羔镇卫生院多方式助推农民素质提高………………(7)▲农车乡清理街头广告促使农民教育再升温……………(8)活动动态工作成效特色人物简讯二则2【工作成效】农民教育在田地里“开花结果”——兴隆街乡开展农民教育活动侧记秋高气爽,阳光柔媚,田地里满是忙碌的身影,农民刚收获今秋的果实,又开始播下明春的希望。随着连续几年百合销售价位的持续上涨,今年兴隆街乡百合大获丰收。经济收入的增加导致农民种植百合的欲望空前高涨,农民朋友对百合种植技术、加工技能和市场销售知识的要求尤为强烈。面对此良机,兴隆街乡大力发展百合产业。2011年全乡百合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产量达5000吨,总产值高达7500万元,许多农户通过种植百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为进一步壮大百合产业,该乡还新修标准化百合烘烤房17座,新修一个1000平方米的百合加工厂,旨在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提高百合的价值含量。目前,百合产业已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举办农民教育培训,为农户送技能,送资料。通过教育培训,广大农户学会了科学配方,合理施肥,提升了百合种植技能,提高了百合产出率。那些百合个大、鳞片质白、含淀粉率高,价格喜人,甚至成为别人争抢的种子。这些变化都是该乡开展农民教育给农民带来的实惠。3谈到今后的发展,该乡党委书记张金泉满怀信心地说:兴隆街乡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将要着重于农业技术知识和市场意识传授,鼓励农户科学种植百合,实行绿色加工,形成网式销售。特别要注重对百合新种植户的引导教育,既要力争百合高质量产出,又要切实保障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兴隆街乡徐娟供稿)喜看坞都换新颜——县林业局在扶贫村开展农民教育掠影今年以来,县林业局扎实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确定了“注重实效,结合实际,相互促进”的工作思路。在其扶贫联系村—洛塔乡坞都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民教育系列活动。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峰多次带领林业技术人员、法制工作人员深入到扶贫联系村洛塔乡坞都村,开展送法制下乡、送科技进村活动,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多次开展林业法律法规、林业科技知识、油茶和梨的栽培管理、板栗的保鲜与贮藏及果树的嫁接等相关知识的农民现场培训,实地指导油茶的栽植、扶育、管护,为村民适时送政策、送技术,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4截止目前,该局共培训农民1200人次,发放各种资料5000余份,投入资金4万多元。先后在坞都村实施了500亩油茶基地建设,3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并将人畜饮水、农网改造均列入计划,预计年底开工。同时,该局局长秦峰带头走访慰问联系户、困难群众、困难党员30多人,并为他们发放了帮扶资金,鼓励和指导他们早日脱贫致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增强了农民爱林护林意识,有效的提升了农民林政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他们发展林业经济致富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推进了该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今非昔比,如今的坞都村换上了新颜。(林业局李应祥供稿)【特色人物】青春因扎根山乡而美丽——记贾市乡返乡创业农民工向春林9月的山野,空气格外清新明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辛跋涉,笔者一行来到了湘鄂渝交界处的八面山脚下一个叫下马田的地方,专程采访贾市乡巴沙村返乡创业农民工向春林的先进事迹。5因家贫而辍学,让他坚定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今年刚刚32岁的向春林,由于家庭贫寒,进入高中只读完一学期就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以供哥哥上学。尽管他已经辍学在家帮忙务农,可家里的环境并没有什么改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96年年仅17岁的他和村上几名青年一起到浙江打工。由于没文化,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想找到一份条件好的工作是很困难的,为了生存他选择了当地人都不愿做且十分下贱的事——踩人力三轮车。“说起那些日子,真的是好笑又好气,那些有钱人为了取乐,两三个人在大街上给钱,要我坐在车上让他们来踩。”或许,从大山中走出去的土家小伙子,人格的尊严永远要比金钱高贵得多。从1996年到2004年,在浙江踩了8年的三轮车,虽然遭遇不少屈辱、流下无数泪水,但他始终没忘记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他攒积着8年来通过艰辛努力挣来的每一分钱,离开了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登上了返乡的客车。八年外漂经历,让他成为一名敢闯敢干的真汉子在外面跑过几年的小伙子,又怎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农民呢?性格刚毅的向春林,面对莽莽大山又显得十分的无奈,怎么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呢?于是,在返乡归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在山里跑上跑下,这不是锻炼身体,更不是欣赏6大山的风景,而是在调查与思考,这大山能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发家致富的机会。柑橘是贾市乡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经在全国市场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并占有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当时,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在当地已形成一股潮流。于是,向春林把目光瞄准了柑橘产业开发。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头脑精明能干,是一个爱琢磨事的人。在小小的山村,他头一个搞起了柑橘产业开发股份制模式,老百姓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来进行分红。500亩荒山成了他进行山地开发的第一份试验田。在进行柑橘产业开发的同时,他还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养起了山羊和土鸡。目前,存栏山羊有百余只,每年出售山羊和土鸡的收入在2万元左右。与天斗乐无穷,让他选择了更加宏大的开发计划经过两年精心培育的500亩柑橘,在2008年特大冰冻灾害的侵蚀下,让向春林的柑橘产业梦一夜之间便化为乌有。“与天斗其乐无穷”,这名永不服输的土家汉子在困境面前没有低头。在搞好山羊和土鸡养殖的同时,又琢磨着他更大的产业开发计划。前期的5年开发,让他投进去了所有的家业,还搭上了一大笔银行贷款。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他找上了县扶贫开发办、信用联社和其他一些部门。在他的软缠硬磨下,信用联社终于答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扶贫开发办也对他的产7业开发表明了一定的态度。2010年,通过与老百姓的协商,他租下了贾市乡与苗儿滩镇交界处的3000亩荒山50年的经营权。2011年,县里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广泛开展送技术、送政策下乡活动,向春林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从中吸取了大量的农业农村实用技术知识,选定了楠竹产业开发这个致富项目。“我打算把这3000亩荒山种上楠竹,因为楠竹和竹笋都能进行深加工。”当问及他的产业开发计划时,肌肤黝黑的向春林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但他也在时刻担心着资金的短缺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在提倡绿色经济的时代,或许他的楠竹开发选择是正确的。目前,他的楠竹产业开发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可以设想,几年后,他的3000亩荒山将变成一片秀丽的竹海。我们期待并坚信,向春林的致富路会越走越宽,他所憧憬的创业梦将会因插上农民教育的翅膀而越飞越高。(贾市乡杨运大供稿)【简讯二则】石羔镇卫生院多方式助推农民素质提高今年以来,龙山县石羔镇卫生院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农民健康素质,促进农民教育活动开展。8一是大力宣传农民卫生常识。在镇卫生院门前高标准制作卫生常识及新农合等政策法规宣传窗2个,在18个村级卫生室门前,统一制作悬挂卫生常识宣传展板各一个,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今年已更换宣传内容3期次。二是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全镇15个行政村,开展农民健康巡回检查。为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医疗、卫生等宣传资料。今年已为12100多名中老年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建立农民健康档案11980个,发放宣传资料14500余份。三是加大各类流行病、传染病的防预免疫力度。在村级防疫员初次免疫的基础上,组织镇防疫专干、医务人员深入村寨、校园开展查漏补种工作,较好地遏制和预防了各类流行病、传染病在石羔辖区的发生。四是加强医院自身建设。年内投入资金3万多元,添置了电脑牵引床、B超、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设备。同时,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学习和报考专业技术职称,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石羔镇包海平供稿)农车乡清理街头广告促使农民教育再升温近日,农车乡政府开展清理整顿沿街乱搭雨棚、乱贴户外广告专项行动,以进一步巩固“整脏治乱”成果,确实达9到加强农民教育,改变农民卫生习惯,规范、净化广告市场行为,营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近期,农车乡政府工作人员发现政府所在地马蹄村沿街商户的乱搭雨棚、乱贴户外广告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经过前段时间的清理,得到有效治理,但由于近期接连阴雨天气,乱搭雨棚现象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影响了马蹄村的整体形象和“整脏治乱”工作的成果。为此,农车乡政府要求各沿街商户自行拆除乱搭的雨棚,并发动全体干部上街铲除街头广告。对在行动中发现未按“门前三包”责任书履行责任的商户,特别是对多次警告、教育不改者,给予严厉的批评。通过此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及时地制止了乱搭雨棚现象的发生,有效遏制了街头广告的蔓延,巩固了“整脏治乱”绿化行动的成果,落实了县委、政府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的精神,更好的使农民教育与“整脏治乱”绿化行动有效结合,使农民素质得以提高,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农车乡杨青供稿)送:县级领导发: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责任编辑:张春萍向春雷(共印180份)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龙山县农民教育工作简报(2011年第21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8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