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9高考政治一轮配套课件: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高考政治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考点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①工人阶级领导的、以②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③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知识清单基础知识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⑤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第一,人民享有民主⑥权利的广泛性;第二,民主的⑦主体具有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第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⑧法律和物质的保障;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性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国体与公民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决定了公民可以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国体与政府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决定了政府必须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国体与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国体与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国体与民族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在民族问题上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体与外交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了中国必然走和平发展道路答题经验从答题角度讲,只要遇到公民为什么享有某种权利、政府为什么要履行某种职能、中国共产党和人大为什么要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法律、国家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都要考虑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一知识点基础知识例1(2017吉林通化第一次检测,22)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改善民生时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乐事还同万众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让人民共享改革带来的红利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政府性质决定的②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③人民的利益福祉是政府的职责所在④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服务于全体公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导引 解析之所以让人民共享改革带来的红利成果,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人民的利益福祉是政府的职责所在,①③正确切题。我国政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不谋求自身利益,②说法错误。公民包括人民,也包括敌对分子,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服务于全体人民,④说法错误。故选B。答案B6区分公民与人民区分公民人民含义不同①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按照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②在我国,公民的概念与国籍相一致,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②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人民的范围比公民小,人民是公民的一部分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指的是个人。它表明主权国家与居民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说明公民是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人民是政治概念,通常是指整体。它是以阶级内容来划分的。人民与敌对分子是相对的称谓拓展延伸7考点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①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3)监督权。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③检举权等。基础知识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④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⑤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⑥民兵组织。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第一,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第二,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第三,参与社会主义⑦民主政治建设。四,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第二,坚持⑧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第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现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要求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注意①这种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②这种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③这种平等,反对一切特权。④这种平等,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要求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二者关系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要求①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例2(2017广东四校第一次联考,14)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公民应 ()①增强义务意识,严厉打击网络谣言②树立法律意识,依法有序政治参与③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自由表达言论④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题导引 解析严厉打击网络谣言主要是国家机关的职责,排除①。公民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表达言论,③说法不科学。②④是“互联网+”形势下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正确做法,故选D。答案D比较权力与权利比较权力权利概念不同权力是一个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它总是和服从联系在一起。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如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即有了一定的职务就有了相应的某种权力,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有权必有责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例如,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即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正当的权利。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享有者的范围的大小不同作为政治意义上的权力,是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的,其享有者是特定的。国家、社会的管理者行使的是权力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法律权力和利益,其享有者的范围较广泛。公民个人、被管理者拥有的是权利拓展延伸比较权力权利两者行使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不同权力不仅意味着其享有者在职责范围内有从事一定行为的资格,而且意味着其享有者必须从事该行为,它既不能被转让,也不能被放弃,否则就是渎职或失职权利虽是法律规定或保护其享有者有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但并不意味着法律要求其享有者必须作出该行为,其享有者可以放弃或转让某些权利。如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继承人有权接受遗产,也可以放弃继承遗产考点三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民主选举(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①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第一,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第二,怎样正确行使选举权利:公民行使选举权利应出于公心,以②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基础知识2.民主决策(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第一,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③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第二,公民还可以通过④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⑤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⑥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⑦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民主管理(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方式:我国公民可以通过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直接参与民主管理。(2)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⑨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参与民主管理,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4.民主监督(1)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可以按照⑩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2)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 主人翁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怎样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第一,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第二,必须采取 合法方式,坚持 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比较方式意义要求全面认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重点难点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增强主人翁意识①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按规则、程序进行政治参与;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民主监督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
本文标题:2019高考政治一轮配套课件: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70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