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老年康复护理三台县人民医院吴彩苗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改变。老年人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老年人:在发达国家定为65岁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定为60岁以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人的年龄界限划分为:44岁以下——青年人45~59岁——中年人60~74岁——年轻老人75~89岁——老老年人90岁以上——长寿老年人我国老年人的年龄分期标准:45~59岁——老年前期60~89岁——老年期90岁以上——长寿期人口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人口老龄化又称为人口老化。评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亦即老年人口比例。★何谓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口老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青年人口外迁的增多我国人口老化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老龄化社会伴随的问题1.社会经济负担加重;2.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4.医疗护理服务亟待加强;5.老年服务产业有待开发。老年健康的概念1.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老年人身体健康是个相对的概念,衰老、疾病和健康之间无明确的界限。2.老年人功能健康状况老化和疾病均能导致各种机体功能障碍,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能力减退,逐渐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部分地直至完全地依赖于别人的照料。因此,有学者提出用功能状况的评价作为老年人健康的核心评价指标。3.老年人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老年人的健康包含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健康。虽然身体的老化不可停止或逆转,许多慢性病也无法治愈,但老化和患病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可以减轻的。因此,对老年人而言,健康的评价更强调包括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价。脊椎老化演变老年康复保健的目的WHO提出,老年康复是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以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康复、保健、护理等服务。老年康复工作的目的,主要不是单纯地为了延长生命,而是要延长老年人的有活力的、健康的预期寿命,使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能力(无伤残)或改善生活质量,通过终生努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老年病管理老年急诊中间照料个案管理多学科团队临终关怀长期照料老年综合症老年评估老年康复老年康复是老年医学的重要部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分支核心:多学科整合管理目的:达到功能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生活的自主独立性。方法:以器官为靶向,全方位,多学科参与康复医学及护理在老年病中的地位1.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组成一个统一体。美国Rusk蹭说过:应当使康复的观点和基本技术成为所有医院医疗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应当使之成为所有医师的医疗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2.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受限的病伤残者以及老年人当中的活动受限者。残疾包括身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目前两者共存者逐渐增多且有逐年老年化的趋势。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原则来指导老年康复工作,把康复护理列为临床常规护理内容之一,以利于老年患者身心功能障碍的防治。老年康复护理目标人群出现多种潜在病因导致的疾病不明原因残疾不明原因新残损迅速恶化的残损、残疾、残障照料者难度加大,逐渐难以应付需要长期照料老年康复护理策略(美国老年医学会)老年病人医疗服务机构均应提供老年康复服务采用多学科方式社区保健应当提供老年康复服务根据病情提供不同的康复项目加强老年康复科研工作需要康复疾患卒中----神经康复COPD----呼吸康复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痴呆,MCI----认知康复骨关节疾病----肢体功能(运动)康复视听感觉器官、括约肌、吞咽等功能康复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收治部门康复人员角色急病老年专科病房其它内、外科为辅加入多学科团队配合病情稳定康复单元门诊、日间康复为主组织多学科团队领导老年康复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慢性慢性康复地点医院康复院护理院门诊家庭医疗风险高中低稳定稳定康复护理需求复杂、多变中普通中普通预期结果需要进一步康复回归社区回归社区回归社区恢复多学科治疗3h/天,5天/周1-3h/天,5天/周1-3h/天,5天/周1-3天/周1h/天看医生老年医生团队康复医生、治疗师、康复护士照料者宣教针对性向病人和家属宣教老年康复护理的理念与一般康复护理理念之比较老年康复护理的理念与一般康复护理理念之比较老年康复护理的内容1.评估老年病人衰老的变化及功能状态:对老年人作4方面的评估:全身体力评估;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患病脏器、神经系统或肌肉骨骼的功能状态;心理、社会状态。了解患者是残疾后发生伤病还是因伤后致残,了解患者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或退变可能对残疾康复的影响。2.开展预防性及治疗性的康复训练:老年人因外伤、疾病,退行性病变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为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防止或减少可能发生的功能障碍,进行预防性的康复。如:胃溃疡愈合期的老年患者,为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肢体功能下降,可在跑步机上运动,或打太极。对功能障碍已形成的老年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殊的康复锻炼以恢复和发挥残余功能与代偿功能,尽可能保留其生活自理能力,此为治疗性康复。根据护理评估所得的资料,详细分析功能障碍或可能发生功能障碍与个人体质、家庭、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如:偏瘫老人,从训练手的抓、握及腿的伸、曲功能,到训练自主吃饭、站立,最后能行走,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3.心理护理康复训练需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老年患者本来心理较为脆弱,容易对疾病的恢复或残疾的训练丧失信心,又因康复短期效果不明显,常导致老年患者不愿参加康复治疗。护士应及时、正确发现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开展心理护理,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冷静、全面的分析康复的意义、目前的困难、共同努力的方向,减轻其压力,消除其烦恼,使老年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4.营养支持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与脱落,消化功能差,进食偏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疾病、创伤后的康复,自理能力的恢复,都需要合理的营养来保障。因此应进行营养支持,强调经口补足,宜选择易消化、适量纤维素、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5.调适环境调适周围环境让老年患者能适应功能改变的状态。老年患者虽经康复治疗及护理,但仍有不可逆功能性缺陷,无法适应周围环境时,则需对环境作出必要改造,如改造居住环境的布局、设施、改造公共设施和社会环境,使残疾者方便出行,顺利回归社会。有效康复的保障筛选患者和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明确康复需求明确急性康复,亚急性康复和慢病康复。明确康复地点,医院、康复院、门诊或家庭制定康复短期目标从康复技术到社会家庭的支持,建立起持续康复方法积极随访老年康复护理的程序1.评估评估老年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家庭状况、患病过程、治疗方案、康复过程、目前功能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有无并发症。2.计划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配合康复治疗计划,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制订康复训练护理措施。3.实施护理人员应按照康复计划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及娴熟的护理技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落实计划的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预防为主、功能锻炼、整体康复的原则,注重老年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上的全面、整体的康复。4.评价康复计划实施后,要根据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情况对康复效果进行整体评价。如康复效果明显,可继续进行。如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等异常情况,应修订康复计划。护理人员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判断其病情及心理状态,不断完善计划,采取有效的手段,达到康复目的。康复护理程序老年评估ComprehensiveGeriatricAssessment目的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能力重点功能,能力(步态,平衡,移动)范围身体,认知,心理,社会方面方法KatzandBarthelIndex,(量表)Timed«UpandGo»testandBergBalanceScale.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GeriatricDepressionScale效果决定于辨别靶目标的能力目标维持或改进生活质量康复护理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老年人由于老化、疾病、伤、残,常会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日常生活能力,为改善或恢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或评价康复效果都必须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内容饮食动作的训练1维持坐位平衡训练:先坐起,坐稳,可先以靠背支撑坐稳,然后再训练无靠背的自行坐稳。再由坐在靠背椅上到坐在凳子上,并学会在坐位作前后、左右改变重心练习。2抓握餐具训练:开始先抓握木条,继之用匙、筷子、刀叉等。方便饮食的各种餐具3进食动作训练:先模仿进食,训练手部的协调动作,然后准备易被拿取的食物,练习进食。4咀嚼和吞咽训练:吞咽苦难者在意识清楚并能喝水时,可以试行自己进食,先从糊状食物稀粥开始,继之半流质、从小量过渡到正常饮食。穿脱衣的训练偏瘫患者穿衣,先穿患肢。脱衣时,先脱健肢。如患者活动受限,穿脱衣困难,需设计特殊服装。如前面宽大,或前面开合式衣服。必要时可用拉链、按钮、搭扣、松紧带等。清洁、修饰动作训练根据老年患者残疾程度,尽量训练洗漱、梳头、入厕等个人卫生活动。对偏瘫者的训练,以新的研究观点认为,尽可能对有感知觉的偏瘫侧及早的训练,防止影响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及产生肌肉废用性萎缩,因此患肢与健肢同时接受训练为好,健肢可适当帮助患肢完成动作。必要时可设计辅助器具,如改良牙刷。移动动作训练当老年人因某种功能减退引起了移动障碍时,尽早、尽快地通过借助手杖、拐杖等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动,可达到防止费用,恢复患肢的功能的目的。1.床上移动:偏瘫老人,可将双手交叉在一起,上肢伸展,先练习前方上举,并练习伸向侧方。在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向翻身侧,同时屈曲的双腿倒向该侧至侧卧位,然后反向到仰卧位。再向另一侧翻身。偏瘫床上移动训练偏瘫床上移动训练2.立位移动:当患者能平稳站立时,即可训练。扶助行走训练时先将双腿保持直立平衡状态,行走时一脚迈出,身体逐渐前倾,重心前移,双脚交替迈出。重心左右移动训练重心前后移动训练患侧前迈小步训练3.运用助行器训练:适用于需要用拐杖辅助行走的老年病人,在实际用拐前需训练肌力及平衡功能,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步法,训练用拐杖行走。常用的助行器4上下楼梯的训练1)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偏瘫者健手扶栏,先将患上肢伸向前方,用健足上蹲一级,然后患足踏上与健足并齐。下楼时也是健手扶栏,患足先下降一级,然后健足再下与患足平齐。2)扶拐上下楼梯训练:先将拐杖立于上一级台阶上,健足蹲上一级,然后将患足跟上与健足并齐。下楼时先将手杖置于下一级台下,患足先下,然后健足下。上楼梯训练下楼梯训练轮椅训练使用轮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方法由患者自己选定,尽量使患者残存的功能发挥作用。②反复训练,循序渐进,多练习肢体的柔韧度和力量。③开始应有人保护,以免发生危险。④使患者经常改换体位,在易发生压疮部位置以软垫。⑤选择合适轮椅。常见老年康复技术物理疗法1.直流电疗法:是指应用电压50—100V的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骨折、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疾病。2.低、中频脉冲电疗法:是指应用频率1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和应用频率在1000—10000Hz之间的中频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帕金森、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痛、锻炼骨骼肌等。能刺激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有镇痛、镇静、解痉挛作用。3.高频电疗法:应用频率≥1
本文标题:老年康复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634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