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年全国MPAcc案例大赛参考范例
评分批次:2014年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MPACC大赛名称:初赛第一阶段团队编号:767标题:KrispyKremeDoughnuts,Inc.案例分析关键词与摘要:摘要:针对KKD公司上市后股价暴涨到2004年暴跌的现象,本报告通过对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加以分析,解释KKD市值降低的表面原因。在深层次问题上,通过对KKD公司激进的特许经营权会计处理过程的研究,推测其以“出售—回购”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和报表粉饰。同时,在公司的经营战略上以PEST分析方法描述KKD所处宏观环境,并结合space分析方法确认其进攻型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但是实施存在问题,最后得出KKD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的原因是盲目扩张、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关键词:特许经营权,盈余管理,经营战略,内部控制正文:1KKD公司市值降低原因分析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资料,KKD将特许经营商所付的利息记为利息收入,以此提高利润,将特许权回购的成本记为无形资产,并且不予摊销。本文认为KKD公司特许经营权的激进会计处理被曝光只是一根导火索,人们被这一消息惊醒,开始思考KKD公司是不是值得这么高的股价。对于KKD公司市值降低的原因本文将从经营状况入手分析。如图1.1所示,KKD公司自上市以来业绩一直稳步增长。公司净利润从1999年的600万美元上升到2003的5700万美元,但是在2004年,公司亏损却高达1.57亿美元,同时2005年也巨亏1.35亿,槽糕的财务业绩让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彻底丧失了信心,纷纷抛售股票,直接造成了股价的暴跌。图1.1KKD公司销售收入与净利润变化图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公司为什么会在2004年和2005年发生如此大规模的亏损呢?首先,营业收入的下降是降低公司盈利的主要原因。从图1.1我们可以看出,公司2004年会计年度营业收入只增加了6%,同比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而2005年公司销售收入大降24%,2006年更是进一步降低。资料显示,公司营业2004年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新增门店较多,新增了39家门店,其中包括35家公司直营店和5家特许加盟店。其中,加盟店在2004年度仅仅增加了5家,对比2003年度增加了39家同比大大减少,这直接造成了以售卖甜甜圈生产设备的子公司KKM&D销售收入的降低。2005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继续大规模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销售收入的进一步放缓,公司工厂店的平均周销售收入同比2004年下降了14%,为了应对销售收入的下滑,公司关闭了73家经营不善的门店,其中包括47家直营店和26家加盟店,而特许加盟店的倒闭以及销售额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子公司KKM&D公司销售收入的下滑和公司特许经营费收入的下降。其次,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公司的成本费用也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公司2004年营业收入只增加了6%,但是营业成本却增加了21%,而这一部分成本大部分来自于工厂店大量的固定和半固定成本,这对公司利润率和盈利能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导致公司的营业利润下滑较为明显。公司直营门店的增加意味着公司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这也导致2004年会计年度折旧额的上升。资料显示,2004年公司的折旧额达到了3200万美元,同比增加了近950万美元。公司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确认了两笔高达1.6亿和550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和租赁终止费用,直接导致了这两个会计年度的巨额亏损。而另一方面,公司许多特许经营店由于经营不善、生产效率低下,导致销售收入下滑,存在确定的财务困难,于是公司在2004年和2005年将特许经营的应收账款分别计提了两笔1080万和520万的坏账损失。除此之外,虽然KKD在2005年关闭了许多经营不善的店,但他们还是将许多区域开发者的特许加盟店转化为了直营店模式,以求获得更多的利润。新店的扩张需要高昂的人力成本,2005年的年报中也显示,高昂的人力成本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经营成果。综合以上的原因,KKD公司由于盲目扩张、经营不善造成营业收入下降、营业成本增加,导致了其在2004年和2005年发生大规模亏损。同时,KKD公司通过采取激进的会计方式处理特许经营权的回购进行报表粉饰。最后,华尔街日报的曝光、证券分析师的不看好、SEC的跟进调查,都让KKD事件进一步聚焦和升温,导致投资者彻底丧失了信心,疯狂抛售股票,从而引发了股价的暴跌。然而,KKD公司对特许经营权的激进的会计处理方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盈余管理手段和动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导致了企业经营不善和业绩下滑,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2特许经营权的盈余管理分析由于特许经营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兴的经营模式,而特许经营权根据其属性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也属于无形资产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因此在国际会计准则以及GAAP准则中对于特许经营权所能产生的一系列交易,包括特许经营权的出售以及回购等会计处理并没有十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而KKD公司正是利用准则的漏洞。《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应在使用年限(通常小于20年)内系统地分摊其应折旧金额,虽然存在予以驳回的假定(即当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超过20年),但也应该对其使用年限进行估计后摊销该无形资产,并对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损失。因此,对于回购特许经营权记入无形资产后不予摊销这样的做法,本文认为KKD采用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存在其他意图。根据以下几点事实依据我们对KKD回购特许经营权过程进行推断探究:(1)2002年至2004年KKD大量回购特许经营权并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且不予摊销。公司采用此种方法事实上是想通过“出售—回购”的方式对报表进行粉饰。(2)KKD2002年到2004年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的无形资产在不断增加,2004年一度达到1亿7450万美元,无形资产总额不仅在2004年占其固定资产总额的近40%,而且KKD资产总额的增长也主要靠无形资产的增加和物业设备的增加,如图2.1.(3)在案例中提到2004年5月份收购密歇根连锁公司后留任首席执行官离职并补偿其500万美元,并计入为购回的特许经营权不予摊销的资产目录,同年8月KKD首席运营官卸任值得怀疑。(4)按理KKD要求收回特许经营权是作为特许人的权力,而特许加盟商经营不善导致其关门也是自食其果,但是KKD收购密歇根连锁公司时却答应提高特许权收购价格。即使KKD为品牌着想关闭业绩不佳的特许加盟店,但是其当年已经业绩下滑,附属产业咖啡店关门已受重创,此时提高价格收购有待斟酌。(5)约翰S.格拉斯(CIBC国际市场分析师)也同样认为其记入外购商誉夸大了资产,而这些应该摊销,同时应该消除掉1亿7千多万美元的回购特许经营权。(6)KKD靠三种方式赚钱。65%的收入来源于其所有的106家店,他们面向公众直接销售甜甜圈。另外31%来自于向186家特许加盟店销售混合面粉、制作甜甜圈的机器以及半成品甜甜圈。剩下的4%是公司颁发特许经营权的收入。尽管最后一项的收入很少,但其(在扣除公司一般管理费用之前)营业利润率高达74%,而前两项收入的营业利润率仅为百分之十几,所以操作特许经营权能够较大程度影响利润。图2.12002-2004年主要资产增长折线图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对于KKD回购特许经营权做出如下的推测:KKD将收购价格的85%计入无形资产项目“回购的特许经营权”。这个项目随着时间流逝并不进行摊销。这表明KKD回购了产生利润的商店却不能将其成本全部反映在账面上,这对收入来说是必然的提高。如果它摊销了全部的成本,这将触及它的利润底线。KKD通过出售—回购特许经营权,不仅有利于进行营业收入的增加,而且在回购的时候有利于其资产的增加,而整个出售和回购过程中,忽略金额较小的管理费用等,基本上KKD可以通过出售特许经营权进行盈余管理,并且经回购特许经营权增加无形资产粉饰报表。同时,对于KKD的主要营业收入成份分析,根据“出售—回购”的猜想,通过原价出售设备等增加营业收入并在收购公司时折价回收设备进行盈余管理。具体分析如图1.2,假定KKD出售给特许加盟商的特许经营费以及特许权使用费等费用W元,出售的产品机器设备等E元,在回购特许经营权时理想情况下按出售价格W元回购特许经营权,如若回购特许经营权对其设备回收价格应该予以折旧回收,假定折旧额为R元,回收设备价格为(E-R)元。图2.2KKD回购特许经营权交易猜想如图2.2所示,在整个回购过程中,每一次出售特许经营权和设备就可以为企业当时的财务报表增加营业收入,即①账务处理应为:借:银行存款W+E贷:其他业务收入——特许经营权W——设备E这个盈余管理直接增加当年的利润。再进行特许经营权的回购会计处理,即②过程为:借:无形资产W贷:银行存款W表2.1KKD“出售—回购”报表影响表项目银行存款无形资产出售特许经营权和设备W+E——当期报表影响确认收入,提高利润回购特许经营权—WW回购设备—(E-R)——总计RW“出售—回购”销售影响无形资产增加,设备折旧额R可能以其他方面价值归还受许人,甚至高于R价值以满足某方利益(关联交易部分)。(1)盈余管理——利润和无形资产增加这样通过资金的流入流出进行盈余管理,再通过无形资产的增加并且不予以摊销处理,粉饰了报表上资产的总额,如若对特许加盟商进行收购,会计处理时不仅在之前对设备已经进行了收入确认,增加了利润,而且若纯粹的进行空壳交易,还应将实质上的新设备进行折价处理回收,推断其通过确认存货中的设备公允价值,将其出售获得营业收入进行当年的盈余管理,对于有可能是全新设备回购时候,按市场监督KKD应该予以折价收购,而被操作的公司必然不会亏损给KKD做大利润,所以才想KKD提高回购经营权价格,有可能是(W+R)元,甚至说有可能存在关联交易现象提高收购价满足某方利益(这部分在后续分析)。这样说来这个盈余管理过程中,除去各种管理费用等杂项,特许经营权购买方只是将资金在KKD公司周转了一下,便于KKD进行当年盈余管理,而且帮助KKD增加不摊销的无形资产进行资产负债表粉饰。(2)盈余管理——操纵成本降低在案例中,我们注意到,特许加盟商在最初购买特许经营权时并未全额支付给KKD设备、配方、特许经营费,尚欠的几百万美元以应收款项的形式存在KKD的账上。也就意味着,该部分尚欠的特许经营费,无论在最初作为KKD的收入入账时,还是KKD重新购回该特许权时,这部分金额都未以银行存款的现金形式出现过。通过这样的做法,KKD降低了盈余操纵的成本。在KKD回购该特许权时,特许加盟商对于该部分应收款项的占用仅以利息的形式进行了偿还,同时KKD将该利息作为利息收入入账,额外增加了其当期的收入。不合常理的是,作为回报,KKD答应提高支付给特许加盟商的特许权收购价格。也就是说,KKD作为支付对价冲销特许加盟商尚欠的应收款项时,又给其额外支付了一部分回报。我们完全可以对此提出合理的怀疑:资金从特许加盟商给KKD后又重新给回了特许商,该部分KKD额外支付的回报很可能是将特许商支付的利息返还特许商。通过这样的处理,KKD的利息收入增加了,计入无形资产的特许经营权也增加了,这种处理方法背后的盈余管理动机可见一斑。3公司经营环境与战略3.1PEST宏观环境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受到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的变化就会被竞争对手所淘汰。开放的市场环境给予了KKD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活跃的资本市场为KKD创造了丰富的现金流来发展壮大,当然战略错误的公司也是会被自由市场所淘汰的,决策失误就会引来竞争对手的扼杀。从战略环境系统结构来看,宏观环境子系统是决定战略环境系统结构的重要因素,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都是在宏观环境基础上进行的。如图3.1.图3.1企业战略管理环境系统结构(1)政治法律环境美国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对于企业的规范化制约和指导制度十分完善,应该说在美国政治法律环境下,企业能获得全球较好的财产专利保护,保障了公平的市场竞争。(2)经济环境蓬勃的市场经济环境,强大的消费能力,完善的经济体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给美国企业良好的发展平台。也正是这样的经济环境给KKD较好的投资融资环境。(3)技术环
本文标题:2014年全国MPAcc案例大赛参考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7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