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概念:求真务实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物质文明)核心概念:市场经济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核心概念:民主政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精神文明)核心概念:先进文化必修课的基本框架消费交换分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生产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四环节)(生产关系)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含义课程整合生活与消费劳动、生产经营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生活主题生活的体验生活的创造生活的保证生活的“舞台”生活内容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分配如何发展学科知识消费的意义劳动的意义财政的意义经济建设的意义价值观消费者劳动者管理者建设者经济生活框架设计思路教材按“消费――生产――分配――市场”来设计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及其类型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货币价格消费)知识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知识点一、关于商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与物品、劳动产品的关系P4★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对吗?物品劳动产品商品思考: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什么是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有用性自然属性)、价值(劳动、社会属性)P5★二者(使用价值与价值)辩证统一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3、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的类劳动。4、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因为它们有价值.“商品——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活动频繁范围扩大种类增多难度加大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商品—商品”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吗?二、关于货币二、关于货币1、货币的产生过程:不是同商品同时出现的。W1-----W2W-------W1、W2、W3……W1-------一般等价物------W2W1------货币-------W22、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的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含义和本质P5货币的基本职能决定现体?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含义、形成原因、价格及其与价值的关系、表现形式含义、商品流通及其公式;表现形式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职能(作用用途)4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5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6、货币的职能(5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其他————(现实中的货币)基本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基本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应为足值金属货币)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名称交换方式公式产生时间特点物物交换物与物直接交换W—W货币产生前买卖同时进行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W-G-W货币产生后买卖在时空上分开注意:流通手段(货币职能)商品流通(商品交换的阶段)6、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卡——电子货币三、关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思考: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为什么?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太多,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纸币发行太少,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物价下跌)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含义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提示: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客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2、货币流通规律:公式P7思考:解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方法抑制通货膨胀的方法控制纸币发行量和信贷规模采用适度从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抑制通货紧缩的方法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四、关于信用工具1、关于结算2、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3、信用卡的含义及用途4、支票(同城)、汇票(外埠)5、外汇的含义、汇率的含义、外汇的兑换信用卡含义: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1、使用信用卡有什么好处?特点:集存、取、贷、消、结、查于一体。持有者:方便、安全、可透支收款方:节省大量清点、收付等工作银行:节省大量工作,可收取手续费。外汇和汇率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汇价)表示为: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币值稳定,主要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它表现为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汇率的变动与进出口的关系(假定其他条件不变)①本币汇率升高等同于外汇汇率下跌,有利于扩大进口,即不利于扩大出口。②本币汇率下跌等同于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扩大出口,即不利于扩大进口本币升值本国产品的价格升高可以买到更多的外国产品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第二课价格知识点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内容和表现形式一、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商品价格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升高价格降低商品过剩供过于求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第二课价格知识点一、关于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时“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1、供求影响价格供求时“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而言,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1、商品的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个别劳动时间对具体商品生产者的影响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亏本)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盈利)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惟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增多(正比)增多(正比)减少(反比)不变不变增多(正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的影响单位时间生产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减少增多不变增多不变增多劳动时间缩短对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的影响二、关于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1、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正比)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劳动者的意义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总是与时间成反比)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生产率或个别时间无关)6、*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三、关于价值规律(重点:重在应用)1、价值规律的内容P14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原则在经济活动中是如何贯彻的?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怎么样?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四个概念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两个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一个原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四、关于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点)P15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3点)P1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3需求量的变动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摩托车助力车电动车这三种产品价格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如何?互补商品汽车价格汽车需求汽油需求汽油价格下降增大增大上升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生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价格下跌价格上涨生产缩小生产扩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时间产品数量价格第三课消费知识点一、关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P17当前收入1、居民收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2、物价总体水平: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物价物价水平的变动会引起消费量的变化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二、关于消费的类型与消费结构1、按交易方式不同分:(1)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2)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3)租赁消费2、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3、按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如教育)享受资料消费4、消费结构的含义P19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6、了解恩格尔系数的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划分贫困与富裕标准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食用支出额/消费总支出额消费结构:——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三、关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观1、几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2、理智消费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取金钱,如何使用金钱,体现出不同的金钱观(金钱是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的媒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本文标题:经济框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55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