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班级管理课题研成果报告
1《小学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郭敏唐秀梅《小学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课题,是陕西省2015年度教科研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SJHYBKT2015015—26)。自立项以来,课题组进行了认真扎实的的实践与研究。“班级学生自主化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小学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实验教师的班级建设能力得以快速提高,班级学生自主化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实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小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研究的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是重要前提。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人,归宿也应是人,教育的管理方式自然也应该不例外,应当以教师、学生的自主化管理为主。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同时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自主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2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模式,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才。“小学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自主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二、理论依据自主管理教育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而必然诞生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弘扬、培养受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促进受教育者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一是,一切为了人;二是,一切依靠人。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是与这两个含义相符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且依靠每一个学生实现发展。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符合唯物辨证法要求。毛泽东曾说:“唯物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多变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发展的内因是学生,教师是他们发展的外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符合现代教育观的。现代教育观的特点是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就是说,教育之所以能促进人的发展,不仅因为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进行“价值引领”的作用,更是因为有受教育者个体“自我建构”的作用。学生在自我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他们在接受教师“价值引领”的同时,学生还进行了“自我构建”,从而使学生和班级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在管理3中,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摸索,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特色。本课题主要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同时,应用大教学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综合应用这些理论,课题从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入手,更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让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发展,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实入手,见到实效”,这也是本课题的特色。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根据以上理论,我选择了“小学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研究”这一课题。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2、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3、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制度。4、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如何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真正做到自主管理。总结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5、形成符合本班实际的“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6、培养小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7、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活动当中、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四、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通过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人际环境,形成个体、小组自动自发、自主成长、富有个性的和谐班集体。班内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学会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约束自己,让自己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逐步向着班级奋斗目标前进。4通过研究促使班主任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形成一整套有质量的班级管理制度,把班主任老师从繁重的班级工作中解放出来。培养中学生在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中的自主参与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自身的素质。通过班级值周等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其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探索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自主管理程序与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学生自主管理具体体现为:在学校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其学习与生活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自主教育中提高民主意识和自理能力,逐步形成现代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在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下,学生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是成长与发展中的主人,有主动参与管理的热情,能积极地投入管理活动之中,并能在管理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经验总结法:研究“学生自主班级管理”过程中,及时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案例、论文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2、实验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以班级为主,强化信息反馈,加强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逐步完成实验结果3、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他人课题研究的方法,陶行知、魏书生等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班级管理的新理念。4、调查研究法:在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研究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因素,掌握学生心理,及时调整方案,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5、行动研究法:利用周晨会、中队活动,培养班级小主人,开展家校联系等手段促进“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研究,寻找促进“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56、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实例进行跟踪研究,揭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为课题研究的全面实施和经验推广提供借鉴。运用个案研究“学生自主班级管理”的差异性,对个别班级的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六、研究步骤与过程:启动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0月组建课题小组,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学习教育理论、召开开题论证会议、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步骤、设计并完善课题方案。本单位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加强实验过程的领导管理和指导,落实实验任务和方法,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1)对本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行为方面的调查。(2)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3)吸取经验,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4)上交各类班级建设中新理念、新方法。实施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5月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积累研究素材,整理有关总结,及时提升成果。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1)继续学习理论,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2)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研究。(3)整理有关总结。(4)收集、整理来自第一线的对于班级建设可行材料。总结、推广阶段:2016年6月-2016年9月运用经验总结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展示课题成果。重点进行研究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阶段成果为总结论文,申报科研成果评选并申请课题鉴定。(1)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3)课题成果展示,并请有关的领导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6七、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自2015年6月至今,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一)激发学生动机,调动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主观因素,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在一定意义上讲,自主管理动机制约着自主管理的方向、态度,影响着自主管理的方法和成果。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主动与家长联系,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2、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每学期初,教师要求学生明确一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把国家、学校、班级的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由于目标经过学生整合后切合学生的需要,切实可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管得主动。因此,目标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符合他们价值观,7适合学生的经验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3、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魏书生曾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还要采取一些措
本文标题:班级管理课题研成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31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