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税收相关法律1--3
第三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第一编行政法律制度【本章简介】本章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平均分值在7分左右。首先,本章内容几乎每年都会考查综合案例题。其次,本章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听证部分,需要与行政许可法部分的该项内容进行对比。最后,该部分也有程序性的要求,需要记忆和总结。第一节行政处罚概述一、行政处罚的概念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相对方(外部向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解释: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规范的相对人→行政制裁→具体行政行为。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基本内涵是处罚依据法定、处罚种类法定、处罚主体法定、处罚程序法定、处罚形式法定、处罚职权职责法定。提示: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2.处罚公开、公正、过罚相当原则【例题·多选题】合理行政原则要求税务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做到过罚相当,即作出的处罚应符合()。(2011年)A.设定该处罚的法定目的B.合法通行的行政先例C.情理和客观规律D.程序公正观念E.比例法则『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处罚过罚相当原则。过罚相当,要求立法所设定的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相适应,作出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处罚轻重适度。即重过重罚、轻过轻罚,准确适用依法从轻、减轻处罚规定,作出的处罚符合设定该处罚的目的,相同情况相同处罚;处罚应采用最必要的方式,处罚符合比例法则、合乎情理且有可行性、符合客观规律。对于选项B,我国一般不强调遵循先例,但“合法通行”的行政先例应当是有参考价值的,这也是相同情况相同处罚的一个保障,建议选上。选项D体现的是处罚公正原则,与题干不符。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1)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既非意味着可以以罚代刑,也非意味着可以以教代罚。(2)行政机关未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即作出行政处罚的,并不直接导致行政处罚程序违法,不会导致行政处罚行为的无效或撤销。【分析】责令改正并非行政处罚的必要程序,属于行政命令。【链接】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如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意见,该行政处罚程序违法。4.保障相对人权益原则(无救济即无处罚原则)具体包括:(1)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享有陈述权、申辩权;(2)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3)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5.监督制约、职能分离原则(1)对违法行为的调查与审理分离;——查审分离(2)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罚缴分离(3)听证主持人与调查检查人员分离;(4)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处罚决定应向所属行政机关备案。6.一事不二罚(款)原则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分析1】“一事”:不同违法行为罚款两次是可以的。【示例1】某食品加工厂食品卫生有问题被行政处罚,其中卫生局以违反《卫生法》中关于食品卫生的规定,处以5000元罚款;工商局以无证经营食品加工为由处于1万元罚款,符合规定。【分析2】“不再罚”:(1)一个行为触犯一项法律,(罚款)只处罚一次;(2)一个行为触犯多项法律,可分别进行行政处罚,但罚款只能一次。【示例2】甲乙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对甲乙罚款50元,之后想想不合适,又罚款100元,不符合。【示例3】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工商法规和城市管理法规,工商机关处以2000元罚款,城市管理法规规定由市政部门处以3000元罚款,同时去罚款,不符合规定。【示例4】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工商法规和城市管理法规,工商机关处以暂扣执照,城市管理法规规定由市政部门处以3000元罚款,同时处罚,符合规定。【例题·单选题】甲从美国回国携带应向海关申报的物品而未申报,海关认为甲的行为构成走私,没收了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海关的上述处罚是()。A.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物品的处罚B.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二罚的原则C.错误的,只能在没收和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D.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1000元的处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一事不二罚原则是指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但是可以依法给予两种以上的行政处罚。本案中,海关对甲的走私行为进行处罚没收了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属于对同一个违法行为给予两种行政处罚,并不违背一事不二原则,选项B正确。第二节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一、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二)行政处罚的分类人身自由罚最严厉的处罚主要形式为:行政拘留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20日。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暂停生产经营,要求整顿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执照不是行政强制措施财产罚罚款区别于罚金,罚金属于刑事责任。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区别于没收财产,没收财产属于刑事责任。训诫罚警告二、行政处罚的设定创设权注意问题规定权法律各种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由法律保留下位法应当在上位法规定给予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对已有处罚作出规定行政法规限制人身自由除外可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地方性法规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除外可设定暂扣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可设定吊销其他证照的处罚,可设定吊销个体户的执照的处罚部门规章警告;罚款罚款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地方性规章罚款限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规定注意:对于部门规章可设定的罚款指:(1)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2)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①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②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得超过10000元;③超过上述限额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总结】行政处罚的设定权见下表:行政拘留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罚款警告其余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限)√×地方规章××√(限)√×其他规定×××××【例题·单选题】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与规定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江苏省人大制定的《江苏省旅游业营业管理条例》无权创设吊销个体旅馆营业执照的处罚B.南京市政府颁发的规章只能对上位法创设的处罚作出具体规定C.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就某一违法行为设定给予1-5万元罚款,南京市政府的配套实施规章中不可以将该罚款幅度规定为5-8万元D.南京市政府规章中设定的罚款数额应当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处罚的设定。选项A错误。地方性法规有权设定吊销个体户执照的处罚。选项B错误。地方规章除了有规定权以外,还有设定权。选项D错误。地方规章的罚款数额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决定。第三节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及适用一、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行政机关1.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相对权力集中: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补充1】派出所可以作出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补充2】税务所可以作出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补充3】证监会可以作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受委托的组织有相应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在法定权限内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人员+组织+技术)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该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且不能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实施行政处罚。【注意】行政处罚委托的是组织,行政许可必须委托的是行政机关。二、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一)行政处罚的管辖级别管辖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注意】国务院下属部门(海关、税务、工商等除外)、乡政府、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等除外)一般不具有行政处罚权。地域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注意】海关行政处罚由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也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海关管辖。指定管辖两个以上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机关对同一行政违法案件都有管辖权,双方又协商不成的,应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协商→上级指定)【例题·单选题】根据《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海关行政处罚案件管辖机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08年)A.必须由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B.必须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海关管辖C.必须由违法行为人住所地的海关管辖D.可以由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也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海关管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处罚的管辖。《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3条第1款规定,海关行政处罚由发现违法行为的海关管辖,也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海关管辖。(二)行政处罚的适用不予处罚无责任能力者不处罚(1)不满14周岁(小于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时;(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情节轻微者不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过时效者不处罚(1)一般处罚时效:行为发生之日或终了之日起2年(2)税务处罚时效:行为发生之日或终了之日起5年;(3)治安处罚时效:行为发生之日或终了之日起6个月。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人不重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改错者不重罚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胁从者不重罚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立功者不重罚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例题·多选题】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适用的规定包括()。(2007年)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初次违法的,不予处罚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C.被行政处罚后在1年内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从重处罚D.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E.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正确答案』BE『答案解析』AC选项没有法律依据;选项D违反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在理解前表时应注意:【注意1】从轻:在法定处罚范围内的低者,如50%-5倍的罚款时,罚50%叫作从轻。减轻:低于法定处罚范围的最低限,如50%-5倍的罚款时,罚30%叫作减轻。【注意2】条款中并未规定从重处罚的情形。【注意3】初犯并不会导致从轻、减轻、不处罚。(三)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1)《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解释:①“违法行为”不是指违法行为人;不是人没找到,而是事情没被发现。②“未被主管行政机关发现”,如,打架斗殴没有被公安局发现,偷税漏税没有被税务局发现,违法经营没有被工商局发现。2)《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3)《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提示: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例题·多选题】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适用的规定包括()。(2007年)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初次违法的,不予处罚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C.被行政处罚后在1年内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从重处罚D.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E.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本文标题:税收相关法律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01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