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十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高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考点分析、命题特点Ⅰ卷1、基本常识STS题2、离子共存、离子反应3、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4、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重要反应5、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6、无机信息迁移题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A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Fe3+、Mg2+和NH4+,其中c(H+)=10-2mol/L,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SO42—B.NO3—C.SCN—D.CO32-A题干信息•无色溶液•透明溶液•强酸强碱溶液•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跟Al反应产生H2的溶液•pH=0的溶液•C(HCO3-)=0.1mol/L的溶液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HS-、Cu2+、Cl-B.Na+、HS-、OH-、K+C.K+、CO32-、Br-、AlO2-D.H+、Cl-、Na+、SO32-C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Al3++3HCO3-=3CO2↑+Al(OH)3↓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2ClO-+SO2+H2O=CaSO3↓+2HClOC.硫化亚铁中加入盐酸S2-+2H+=H2S↑D.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H2↑+2OH-A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D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最终出现浑浊的是()A.氢氧化钙饱和溶液B.苯酚钠饱和溶液C.醋酸钠饱和溶液D.氯化钙饱和溶液B右下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B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和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B)HCl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B下列对溴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晶体,熔点较高B.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跟浓硫酸反应是制取溴化氢气体的常见方法D.其工业制法之一是将金属钠跟单质反应AⅡ卷无机推断题(框图题、叙述型推断题)结合实验的综合题以化工生产为背景的综合题结合计算的综合题信息迁移题推断题的解题方法•顺推法•逆推法•论证法•筛选法•尝试法框图题的一般解题思路读题审题分析突破纵横推进验证解答难点是分析突破,找出解题的突破口解题的突破口有以下几方面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征2、特殊的反应现象3、特殊的反应类型4、特殊的反应条件5、数据处理结果下图(1)~(11)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下以下空白。(1)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2)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产物J是含A金属元素的胶状白色沉淀,I为NaCl溶液,D是淡黄色固体单质。试填写下列空白:(1)L的化学式为:。(2)F的化学式为:。(3)写出J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所示:已知:①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请填空:(1)甲是,乙是。(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质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度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右上表格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H的分子式是。(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须注明反应条件)是。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推断:①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②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③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④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1)元素X是,Z是。(2)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两两结合构成化合物X、Y、Z,X、Y、Z之间也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X是由a和b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a、b、c元素形成的单质(仍用a、b、c表示)和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未配平):①b+c→Y;②a+c→Z;③X+Y→m;④X+Z→c+n;⑤Y+Z→c+n。(1)上述反应中,最有充分理由说明该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反应编号)。(2)如果m是一种无色粘稠油状液体化合物,则X、Y、Z的化学式分别是、、。(3)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2SO2SO2H2SO2SO3SO2O2ABCXXSO2SO3SO2O2NH3O2NO2NOO2CH4O2CO2COO2O2CCOCO2CCH2OCO2COH2OPCl2PCl5PCl3Cl2CO2CO2COO2(酸或碱)ABCO2O2DH2OH2SSO2SO3O2O2H2SO4H2ONH3NONO2O2O2HNO3H2OCH4COCO2O2O2H2CO3H2ONaNa2ONa2O2NaOHH2OO2O2CCOCO2O2O2H2CO3H2OSSO2SO3O2O2H2SO4H2OA(或A和B)催化剂△C(或C和D)4NH36H2O5O24NO催化剂++△+2SO3O2△2SO2催化剂+2KCl2KClO33O2↑催化剂△O2↑2H2O22H2O催化剂+强酸强碱气体B气体CA△(NH4)2CO3、NH4HCO3(NH4)2SO3、NH4HSO3(NH4)2S、NH4HS+单质A碱化合物B化合物C酸△3X2+6NaOH(浓)5NaXO+NaXO3+3H2OX2+2NaOHNaXO+NaX+H2O△3S+6NaOH(浓)2Na2S+Na2SO3+3H2O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3Cl2+6FeBr22FeCl3+4FeBr33O2+2H2S2SO2+2H2OCl2+H2OHClO+HClS+2H2SO4(浓)3SO2+2H2O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4NH3+6NO5N2+6H2OH2O2+2HII2+2H2OSO2+2H2S3S↓+2H2OH2O2+2H2SS↓+2H2O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①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②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中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硫代硫酸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某厂技术人员设计了以下生产流程:(1)请你从中选择最为合理的生产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由原料制S的转化率为75%,制SO2的转化率为90%,SO2制Na2SO3的转化率为95%,则用于制S和Na2SO3的原料的质量比为多少时,才能最多地制得Na2SO3?(其他消耗不计)由H2和Cl2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充分反应后,通入l00mL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图甲表示某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通入气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溶液的导电性随通入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请分析,推算并填空:(1)图甲表示溶液中离子的变化曲线。(2)对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当通入混合气体体积大于V2时,引起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的主要阴阳离子是。(3)当n=0.02mo1时,光照前的混合气体中H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HCl+NaOHNaCl+H2O②Cl2+2NaOHNaCl+NaClO+H2O③ClO-+Cl-+2H+Cl2↑+H2O④H2+Cl22HCl①阅读下列材料:过氧化氢(H2O2)又称双氧水,它是一种二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还弱,且易分解。作为一种经典化工产品,工业上早在100多年前便开始生产。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双氧水近年来更受到人们的青睬,并称其为绿色氧化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成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醇析法的生产工艺过程如下:在0℃~5℃下往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先加入H2O2和稳定剂(MgCl2和Na2SiO3),经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异丙醇,过滤分离,即得到过碳酸钠晶体。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双氧水的结构式,电离方程式。(2)双氧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性质.(填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下同);双氧水能使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双氧水的性。(3)你认为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4)已知过氧化钠与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反应,但可以和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过程(5)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稳定剂能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8)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A.MnO2B.H2SC.CH3COOHD.NaHCO3二、复习和应试建议1、回归课本2、查漏补缺3、适量练习4、认真审题5、答题规范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十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94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