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复习提纲)
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一、健康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正常状态。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健康的人的特征:充沛的体力;工作中自信、自尊,正确处理各种压力;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1、生理健康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2、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很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3、社会关系健康是指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一个人的健康水平处于变化之中。处于“生病——健康”的连续区域中,人的健康水平是会变化的。当人处于既没生病也不健康,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影响降低健康水平的因素有:病菌感染、营养不良、吸烟、酗洒、吸毒、空气污染、化学药品中毒、受伤、乱用药物、心情抑郁、焦虑不安、经常处于失望和压抑的情绪状态中、不参加集体活动等。提高健康的水平应做到:及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身体、心情愉快、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待人处世宽厚大度、与人交朋友、经常与人交流感情、尊重他人、经常帮助他人等。要过健康的生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来自细菌的威胁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形态。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某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如扁桃体炎。某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破伤风。例: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草食动物身上,亦感染人类。人类感染炭疽病主要有3条途径。第1种是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引起人的肠炭疽。第2种是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第3种是人类因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受染肺炭疽。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和免疫性。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有: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破伤风、霍乱、淋病等。可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如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抗生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由于药物对细菌的选择使具有对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使抗生素的效果已没有当初好了。2、来自病毒的威胁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其特点:形状小;形态多样;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病毒是另一类病原体,侵入人体也能使人生病。流感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约有1万种,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预防流感的方法有:对病人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流感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等。3、传染病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之所以能大量散播病原体,是因为病原体在他的体内,如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并繁殖,再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结核杆菌就寄生在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肺的组织中,大量繁殖后,就可随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散播出体外,传染健康人。再如蛔虫病患者的粪便中便有大量蛔虫卵,患者就是传染源,而蛔虫和蛔虫卵就是病原体。(2)传播途径:被虫卵污染了的蔬菜是把病原体(虫卵)从传染源(蛔虫病患者)转移到健康人的中间传播途径,这叫饮食传播。此外还有其他传染病的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未出过麻疹的儿童,没有对此病的免疫力,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1)控制传染源: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2)切断传播途径: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其实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3)保护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痢疾、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等。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血液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主要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癣等。主要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传染病,所以又叫接触传染病。注意隔离病人,做好个人卫生,不使用公用毛巾和脸盆等,不与带病原体的动物接触,最好不养猫、狗等宠物。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艾滋病、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牙肿。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三、身体的防卫对微生物的抵抗: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皮肤、呼吸道、口腔和胃等保护屏障能抵挡和杀死与人接触的大多数病菌;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对突破屏障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进行吞食和消化;第三道防线是对吞噬细胞不能吞噬的病原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消灭病原体。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作用。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只对指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可分两类,(1)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再由抗体来完成免疫反应;(2)细胞免疫:由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参与的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抗原,而是对多种抗原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抗原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对人体有重要性的抗原为各种病原体、蛋白质毒素等。抗体是一种特殊蛋白质,与相应抗原在机体内结合后,可以被吞噬、排泄而将抗原清除或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抗原是进入人体后能使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淋巴细胞都有免疫记忆功能,能在数年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抗原。特殊的防病措施。人工免疫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工自动免疫,接种抗原,依靠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另一种是人工被动免疫,直接注射免疫物质,获得免疫能力。计划免疫是卫生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它们获得免疫的一种方式。人体免疫的功能免疫功能异常会出现病变。如免疫能力过强,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免疫能力过低,会导致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四、非传染性疾病当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更是号称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是非传染性疾病。1、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其肿瘤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一般都被免疫监视所察觉消灭,也有漏网之鱼,就不间断地分裂,产生许许多多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特点: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形成肿瘤。它可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同点:都能不间断的分裂;不同点:前者局限于原发部位,后者能转移并侵犯新组织,从而在病人体内广泛播散。由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叫做癌。由于绝大多数的恶性肿瘤都是癌,因此人们将恶性肿瘤细胞叫做癌细胞。癌症致死的原因:在体内广泛扩散,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瘦衰弱,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癌的形成过程:(1)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是致癌的一个因素。(2)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霉变食品中黄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等都是致癌物质。(3)喜食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及偏食,都容易使人患癌。肿瘤的防治①防: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②治: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关键要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完整的治疗。2、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所致。动脉硬化:由于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类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壁堆积,使动脉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同时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3、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青春期高血压是青春期血压暂时性增高的现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须过早地使用药物降压,应科学地安排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和次数,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少吃盐,不吸烟,不饮酒,均衡膳食,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以防血压持续增高。4、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五、照顾好你的身体1、注意食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2、平衡膳食:要求食物种类齐全、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3、远离毒品。4、吸烟危害健康: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六、急救常识触电的急救1、脱离电源。2、急救者迅速关闭电源或拔掉插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的身体。3、用干燥的竹竿、木棍等不导电的东西拉开触电人身上的电线或电器。4、急救者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木凳)上,或穿上不带钉子的胶底鞋,用一只手(千万不能同时两只手)去拉触电人的干燥衣服等,使他脱离电源。5、高压电源在18米内也可致命,切勿走进,应通知消防队或电力公司。6、人在高处触电,防止脱离电源后从高处跌下。7、紧急救护。(1)如果触电人未失去知觉,应平卧静养,防止继发休克和心衰,由医务人员诊治。(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同时施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抢救应坚持不间断,包括在救护运送途中也不可停止。①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②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中风急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脑血管阻塞而使脑组织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而造成的损害。又叫脑卒中、脑血管意外。1、前兆:频频出现哈欠,突发头晕或神志改变、手脚麻木、嘴角或某一肢体抽搐、一侧或四肢无力、讲话困难或失语。2、急救措施:(1)镇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拨打120急救电话。(2)把病人轻轻放平头,抬高约15—30度并侧向一边,以免口腔分泌物及舌堵塞气道。(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用干净布包手指伸进口腔掏分泌物。冠心病急救法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分左右两条环绕在心脏表面,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时可引起心肌缺血。当劳累、饱餐、受寒和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骨后或胸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伴心慌、胸闷、心悸、压榨感甚至濒死感。1、立即平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1-2分钟即能止痛,或含服消心痛1-2片,5分钟奏效,如患者情绪紧张,可口服安定一片。2、若当时无解救药,也可掐内关穴(前臂掌侧横纹上2寸,两条筋之间)。3、先不要随意搬动,不要急于就诊,如不缓解,必须和急救中心联系。七、血型与输血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会发生凝集反应,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反应。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的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类型。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
本文标题: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71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