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c第三篇安全生产技术
2020/2/24朱承杰1课程名称:第三篇安全生产技术姓名:朱承杰职称职务: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设计施工专业委员会单位:山东移动通信工程处电话:0531-82988008、15666018033Email:zhucj8008@foxmail.com2020/2/24朱承杰2第三篇安全生产技术(共有五章37节,151-236页)2020/2/24朱承杰3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共六节2020/2/24朱承杰4第一节电气事故的种类和规律2020/2/24朱承杰5一.电气事故的种类p153(一)电流伤害事故(二)电磁场伤害(三)雷击事故(四)静电事故(五)电路故障2020/2/24朱承杰6二.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一)触电事故的种类:l.电击2.电伤2020/2/24朱承杰7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器官损坏,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工作致人死亡的一种现象。电击在人体表皮往往不留伤疤。2020/2/24朱承杰8电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造成的局部伤害,往往在肌体表面留下伤痕。造成电伤时电流比较大,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电光眼等。2020/2/24朱承杰9(二)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2.低压设备触电多3.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设备触电多4.农村触电事故多5.中、青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多6.触电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7.单相设备、电气连接部位触电多8.误操作事故多2020/2/24朱承杰10单选题例—p154国内统计资料表明触电事故的规律:二、三季度事故较多,()最集中。A.1至3月B.4至5月C.6至9月D.10至12月2020/2/24朱承杰11多选题例---p153电气事故的种类包括()A.电流伤害事故B.电磁场伤害C.电路短路事故D.电流过载事故E.静电事故答案:A、B、E2020/2/24朱承杰12判断题例电气事故的种类包括:电路短路、电路断线、电路混线、电路故障。答案:(X)2020/2/24朱承杰13第二节p154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止触电安全技术措施2020/2/24朱承杰14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频率、持续时间、流经途径和人体的健康情况有关。现就其主要因素分述如下:(一)电流的大小(二)电压和人体电阻(三)触电时间(四)电流途径(五)电流频率(六)人体状况2020/2/24朱承杰15(一)电流的大小根据人体反应,可将电流划为三级: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2020/2/24朱承杰16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感觉轻微颤抖刺痛,可以自己摆脱电源,此时大致为工频交流电1毫安或直流电5毫安。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往往由于条件反射、可导致二次事故。2020/2/24朱承杰17摆脱电流通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人体反应增大,感到强烈刺痛肌肉收缩。但是由于人的理智还是可以摆脱带电体的,此时的电流称为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人可以忍受,但若时间过长,也会造成昏迷等严重后果。应当指出人体触电时间越长,摆脱电源的能力越弱。所以,一旦触电,若不及时摆脱,后果将越来越严重。当交流电流(有效值)达到2—3mA时,手指强烈颤抖,达到5—7mA时,手指痉挛,达到8—10mA时,手已较难摆脱带电体,手指尖至手腕均感剧痛。2020/2/24朱承杰18致命电流当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达到或超过2O-25毫安时,人开始感觉到麻痹或剧痛,呼吸困难。若电流继续增大,人体的感觉会更痛苦.甚至呼吸麻痹.心脏开始颤动。当电流达到100毫安时,只需三秒钟就会因心室颤动或呼吸窒息而死亡。如若电流达到300毫安时,持续0.1秒以上就可致人心跳、呼吸停止。这种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2020/2/24朱承杰19二.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防止直接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可采取绝缘、屏护、间距及标志等安全措施。2020/2/24朱承杰20(一)电气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种。(二)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简称间距。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要求。参阅175、185页(三)屏护:凡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除屏护装置与带电体良好绝缘外,还必须将装置接地或接零。配、变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所有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1.7米,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米。(四)标志: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2020/2/24朱承杰21三.触电急救(一)解脱电源(二)对症救治(三)人工呼吸法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2020/2/24朱承杰22第三节防止雷电事故p158一.雷电的成因二.雷电的危害三.防雷常识2020/2/24朱承杰23一.雷电的成因地面上空气受热后,包含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遇冷而成水滴下降,与继续上升的热气流相遇,于是互相摩擦形成两种带电荷的云团,叫做雷云,一种带正电荷,一种带负电荷,在大气中飘浮移动。当两团带不同电荷的云互相接近而放电或带电云团与大地之间放电,就产生闪光和轰鸣声,这就是“雷电”。2020/2/24朱承杰24雷电的危害雷云的电势(即雷云与大地间的电位差)大到1至10万伏,放电时间极短,电流强度很大,估计最大可达到15到20万安培,所以产生高热和强大的破坏力,可以在一瞬间击毙人畜。拔倒树木和电杆,焚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危害是十分剧烈的2020/2/24朱承杰25以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一般容易遭受雷击:1.旷野孤立的或高于20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2.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3.河边、湖边、土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4.地下水露头处、特别潮湿处、地上有导电矿藏处或土壤电阻率较小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5.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6.建筑物群中高于25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2020/2/24朱承杰26防雷常识1.个人防雷常识2.房屋和建筑物防雷3.电气设备的防雷2020/2/24朱承杰27个人防雷常识在遇雷雨的时候,人们不应该站在大树或墙脚下避雨,不要穿着湿衣服在空旷野外走路,可以在矮小的树下暂避.最好躲进有避雷设备或矮小的房子内,并在屋内脱下湿衣服,避开电灯、电话及电线等电气设备,避开水管、汽管等各种金属结构物。在野外乘车应迅速驶入干燥而安全的地带。2020/2/24朱承杰28房屋和建筑物防雷房屋和烟囱、水塔等,特别是高大的楼房和建筑物以及设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如乙炔发生站、氧气站、油库等)上,应该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由来.doc高大建筑物安设避雷针后,对附近较矮小的房屋建筑有保护作用,保护范围应根据计算确定。2020/2/24朱承杰29电气设备的防雷架空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可能受到直接的雷击而损坏;也可能受雷云的感应作用而产生过量电压以造成对地放电,沿绝缘磁瓶或其它绝缘体的表面放电叫做“闪络”、直接从绝缘体内部放电则叫“击穿”,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引起电气线路或设备的重大破坏。2020/2/24朱承杰30电气设备防雷采用避雷线和避雷器避雷线是一根架空地线,即用一根镀锌的铜线架设在顶部与输电线平行,并在这根避雷线上用导线接地避雷器是防止电气设备避免过电压损害的一种电器。2020/2/24朱承杰31通信工程防雷电通信工程防雷主要表现在微波和基站安装工程,详细情况见本篇第四章第七节(206页)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第五章第二节(209页)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还有(215页)第七节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两节。通信机房的防雷在建筑施工中考虑。2020/2/24朱承杰32第四节防止静电事故p160静电在可燃气中放电会引起火灾,静电在设备电路板上放电会引起设备损坏,故静电防护措施及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尤为重要。2020/2/24朱承杰33一.放电与引燃在相同带电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的引燃能力可大一个数量级。2020/2/24朱承杰34二.静电防护措施各种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的可能程度等予以研究选用。2020/2/24朱承杰35(一)基本防护措施1.减少静电荷产生2.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2020/2/24朱承杰36(二)人体及服装静电防护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或1区,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应穿无静电点燃危险的工作服。当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时,可穿棉工作服。2.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导电)鞋,以防人体带电,地面也应配用导电地面。3.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2020/2/24朱承杰37三.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一)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放电引燃的必要条件。(二)对于较为复杂的情况,则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选取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进一步的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后,作出相应的结论。2020/2/24朱承杰38通信工程防静电通信工程防静电主要在通信机房详见通信机房静电防护详见第四章第八节一节。(206页)2020/2/24朱承杰39第五节防火基础知识p162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消防管理和安全操作中,为了有效地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损失,必须首先对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着火机理、火灾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火灭火基本原理等消防安全基础知识有一个必要的了解,以便在掌握火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和消除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防火、灭火和控制火势扩大蔓延的目的。2020/2/24朱承杰40一.物质的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称为燃烧。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2020/2/24朱承杰41(一)燃烧的基本条件1.可燃物2.氧化剂(助燃物)3.温度(引火源)4.链式反应2020/2/24朱承杰42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硫等等。可燃物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从数量上讲,绝大部分可燃物为有机物,少部分为无机物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对于这三种状态的可燃物来说,其燃烧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气体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后是固体。可燃物是燃烧不可缺少的一个首要条件,是燃烧的内因,没有可燃物燃烧根本不能发生2020/2/24朱承杰432.氧化剂(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氧化剂。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通常我们所讲的氧化剂(助燃物)是指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此外,还有能够提供氧气的含氧化合物和氨气等。2020/2/24朱承杰443.温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提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反应的能量来源。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了解火源的种类和形式,对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火源主要有:(1)明火(2)电弧、电火花(3)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间接火源主要有:(1)高温(2)自燃起火2020/2/24朱承杰454.链式反应大多数的有焰反应存在着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即它们在燃烧前会裂解为更简单的分子。这些分子中的一些原子间的共价键常常会发生断裂,从而生产自由基。2020/2/24朱承杰46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燃烧必然发生。在各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2020/2/24朱承杰47(二)燃烧的类型燃烧按其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1.闪燃2.着火3.自燃4.爆炸2020/2/24朱承杰481.闪燃随着温度的升高,液面上蒸气浓度增大,就有可能在一定的蒸发温度下,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气
本文标题:c第三篇安全生产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9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