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地理差异空间单位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位置)特征、面积、形状、边界(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区域具有层次性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依据:_________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气候和地貌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举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A、相对一致性差异B、绝对一致性相对一致性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CAD巩固练习读右图,回答4~6题。4.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5.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BC6.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左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C知识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不同区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差异复习思路方法突破: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水系:矿产资源:植被:土壤:人口、科技、城市交通、通信、政策农业:工业: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发展水平、结构、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等。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等。种类、数量、组合状况类型、肥力状况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流速等。组成、地势、地质构造等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知识点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异同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它农业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农业工商业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工业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以农业生产为主,商业贸易落后示意图法记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回答1~3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BD巩固练习3.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B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A5.下表是2012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a242.41.557.5b156.742.318.2A.内蒙古、江苏B.广西、黑龙江C.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B6.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A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画一幅关联图,表示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参考图示如下:(2012·重庆文综,1)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第1题。考向一区域与区域差异(3年7考)A.林海雪原B.奇山秀水C.椰风海韵D.大漠孤烟解析据图可知影视城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西侧,邻近沙漠,大漠孤烟是其外景特色。林海雪原是东北地区景观,奇山秀水多在南方山区,椰风海韵为热带海边景观,故应选D项。答案D1.上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2012·四川文综,2)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第2题。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解析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出现了山地针叶林,体现的应是高寒气候下的自然景观。答案B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3.[2012·安徽文综,34(1)(2)]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1)描述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图中Ⅰ区为耕地快速减少区,在图中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武汉市所处的平原、湖区。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是因为生态退耕还林;武汉市所在的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应是城市化和退耕还湖的结果。第(2)题,图示区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泥沙易淤积、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可针对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答案(1)Ⅰ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4.[2012·浙江文综,37(3)]根据图文资料(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析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大,且位于华北平原,光照条件相对较好,但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短缺,盐碱地分布广,洪涝、低温冻害影响大。开发中应注意解决水资源短缺、盐碱地、洪涝、低温冻害等问题,并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答案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蒙古包江南水乡广州骑楼因纽特人的冰屋【想一想】不同地区居住建筑景观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西北平顶房云南的丽江古城的斜顶屋客家土楼福建客家人的圆形土楼防御功能傣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为上层比较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和蚊虫。云南的吊脚楼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冬暖夏凉陕西窑洞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西亚的房子藏族“不对称”大袍1.(2009·宁夏文综,6~8)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1)~(3)题。【对点演练】(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解析(1)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海岸,虽然位于赤道地区,但因受高原地形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2)甲国纬度高于乙国,热量少于乙国。甲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阴雨天多,天空云量多,光照条件比乙国差。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3)甲国为发达国家,种植鲜切花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答案(1)B(2)A(3)D图4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2015江苏卷)•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故答案选C•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A.安全防御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D.就地取材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屋顶有宽檐,围墙上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就是安全防御,故答案选A。1.我国北方有些民居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C2.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人民生活方面的比较,错误的是()A.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居民则以面食为主B.北方过去农村住房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垒墙,南方旧式居民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C.南方房屋的层高比北方小,屋顶坡度也比北方小D.“南船北马”是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色C巩固练习3.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8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