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胃癌(GastricCarcinoma)•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概述•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特点:三高(发病率高30-70/10万、复发转移率高50%、死亡率高30/10万)三低(早诊率低10%、根治切除率低50%、5年生存率低≤50%)流行病学•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肿,发病率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我国也属于胃癌高发区•胃癌多发于40岁以上,41-60岁约占2/3,男女比例约2:1病因•一、外因:饮食土壤、水源吸烟、饮酒精神心理因素•二、内因遗传因素:据统计胃癌患者家族中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的4倍血型:A型•三、疾病因素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病理•好发部位:胃窦58%,贲门20%,胃体15%,全胃或大部分胃7%•早期胃癌:据形态分为隆起型(Ⅰ型/息肉型)、浅表性(Ⅱ型/胃炎型)、凹陷性(Ⅲ型/溃疡型)•中晚期胃癌:Bormann分型:Ⅰ型(结节或息肉型)Ⅱ型(局部溃疡型)Ⅲ型(浸润溃疡型)Ⅳ型(弥漫浸润型)组织学类型•腺癌(多见):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粘液癌(印戒细胞癌)•特殊类型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未分化癌转移途径•淋巴转移:胃大弯—胃小弯—胃周围淋巴结—远处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即Virchow淋巴结)•直接蔓延:直接侵及肝、脾、胰、横结肠等•血行扩散:肝(最常见)、肺、胰、骨骼等•腹腔种植:直肠周围及卵巢临床表现•症状:上腹疼痛:起初隐痛后加重,饭后无间歇期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精神萎靡、乏力其他:贲门癌可见吞咽困难,幽门部癌可见梗阻,肺转移者可见咳嗽呼吸困难,肝转移者肝区疼痛黄疸,骨转移者骨痛•体征:上腹部压痛、硬质肿块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触及肠壁外肿块腹水辅助检查•胃镜+病理活检(最有效)X线钡餐:中晚期阳性率90%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超声或CTPET诊断•早期诊断是根治的前提•重点检查人群:40岁以上,特别是男性,近期伴消化不良,呕血和黑便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酸缺乏,有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x线钡餐提示溃疡增大者,发现2cm的息肉者治疗•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化学治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手段,一旦确诊立即手术•根治手术:胃大部切除+淋巴结清扫•姑息手术:姑息性切除、短路手术化疗•胃癌的化疗有效率较低,早期癌不化疗,只能作为辅助疗法,在术前、术中、术后使用化疗原则•早期胃癌不伴有任何转移者,手术治疗,不需化疗,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及全部进展期胃癌均需化疗•根据肿瘤病理组织类型、部位、病期等因素选用化疗药物,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多采用联合用药化疗方案,单药只适用于需化疗的早期胃癌,以及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胃癌患者•晚期胃癌采用化疗为主,或术后辅助化疗,在术后3-4周开始预后•治疗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未经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1年左右。•如侵及粘膜层,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累及粘膜下层,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5年存活率约70%预防•改变食物储存方法,少食腌、熏食品,防止高盐饮食,戒烟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良好心态•健康查体,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历分析•男性,74岁,主因反酸、嗳气,伴上腹部憋胀3月入院•现病史:3月前出现反酸、嗳气伴上腹部憋胀感,餐后明显,空腹时减轻,未予诊治。1月前上腹部隐痛、憋胀感加重,持续不缓解,行胃镜+病理活检示:考虑低分化腺癌,神经内分泌癌•既往史:既往体健•个人史:吸烟40年,1包/天,已戒烟6年•实验室检查:CA19—9c—PSACA242均偏高•初步诊断: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手术?化疗?放疗?•根治性手术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但该患者放弃手术治疗,故给予全身诱导化疗•XELOX方案(奥沙利铂200mg,卡培他宾1500mgd1—14)化疗一周期第一周期化疗前第一周期化疗后心得体会•对于早期胃癌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应是首选治疗,但也应该强调术后辅助化疗以及联合用药的重要性•个体化原则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胃癌.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