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企业偿债能力的实证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以企业的利润表为基础,进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以检验利润表信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为相关的信息需求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关键词】偿债能力财务风险利润表决策依据一、引言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目前理论界一般偏重于以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分析,而利润表则少有问津。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量属性具有复杂性,有些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有些项目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这种多属性的计量模式很容易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与混乱。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提供的信息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相反,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更有可靠性。由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在理论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决策有关与受托责任论,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基本达成一致的共识,对于企业财务报告,决策有用观优先,受托责任作为补充限制。基于上述情况的考虑,本文将从企业的利润表出发,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二、基于利润表的偿债能力实证分析(一)样本的选取本文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作为选择的范围,经过数据的处理与样本的挑选,最终随机选择了符合要求的10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其2010年的财务报表为研究的对象。(二)变量的设计在参照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筛选我们选取了五个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一个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1)x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润/销售收入。(2)x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3)x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利。(4)x4:营业总收入增长率=本年增加的营业收入/上年的营业收入。(5)x5: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增加的净利润/上年的净利润。(6)y: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三)模型的构建在借鉴以前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y=b0+b1x1+b2x2+b3x3+b4x4+b5x5+ε在该模型中,解释变量有五个,被解释变量有一个,待估参数6个,通过该模型对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从利润表的角度进行分析。(四)实证操作1.根据模型与数据进行初始回归,其结果如下:然后,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分别是3.330834、-0.750458、1.061386、0.226080、-0.162778、-0.220454,f检验值是0.278621,r2为0.054862,调整的r2为-0.142042,因而无法通过回归检测,根据回归分析的程序,造成拟合度太低,t检测值太小的原因也许有三个,即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模型存在自相关、异方差等原因。2.进行多重共线的检测并处理为了检测模型中的多重共线问题,我们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上面的检测结果来看,x1与x2的相关性较高,这很有可能是造成拟合度低的原因。因此可以把其中的x1剔除掉,再做回归。3.进行消除异方差的操作根据历史经验与现实情况,任何数据都存在异方差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进行消除异方差的操作,通过加权法,两边同时除以resid,结果为: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分别是0.861601、5.444765、0.199227、2.957950、3.618140,f检验值是36.51165,r2为0.853841,调整的r2为0.830456,经过消除异方差的处理后,我们发现模型的拟合度有极大的提升,t检测值也基本上通过检验。然而dw为0.160217,较低,通过查相关的对照表,我们发现,模型还在自相关的现象,因此,下面进行消除自相关的操作。4.运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自相关的处理有上面的dw值,我们可以算出ρ值。在运用广义差分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序列运算的变量设计,构建如下新的模型:gdy=b*+gdx2+b3gdx3+b4gdx4+b5gdx5+ε回归结果见表2。通过上面的运算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广义差分处理后得到的拟合度比较高,t检测值也较大,且dw为0.19476,通过查表可以发现处于接受域内。因而上面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最终我们可以返回剔除了x1的待估模型:y=b0+b2x2+b3x3+b4x4+b5x5+ε,并求出各个待求参数,最终求得:y=0.6+0.0182x2+0.0899x3+0.0577x4+0.0427x5三、结果分析本文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其一,在所获得财务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利润表信息进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其二,判断企业偿债能力时,我们应该更看重企业净资产的营利能力。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本文中选取的财务指标比较单一,不同行业的企业会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导致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强弱的指标会不一样,本文以流动比例作为所选样本的偿债能力的考核指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参考文献[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09).[2]陈晓,陈治鸿.企业财务困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应用[j].投资研究,2006:29-33.[3]吴澄.介绍两种预警企业破产的模型[j].航天工业管理,1997(02):42-44.[4]戴新民,魏立江.关于企业财务失败预警模型的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2000(17).[5]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04):31-38.[6]杨茵.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及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5(05).作者简介:赵海军(1975-),男,河南济源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分行公司部总经理。(责任编辑:陈岑)
本文标题:企业偿债能力的实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05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