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酒、月意象对比
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酒、月意象对比A目录1、人物介绍2、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意象对比3、李白、杜甫诗歌中的酒意象对比4、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比•(一)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二)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人物介绍对比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意象A意象意象一词,作为美学范畴,其义概而言之,指人的主观情意(包括意识、情感)与外在物象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学)史上,最常出现的美学意象有松、竹、梅、鹤等,这些客观物象在艺术创作中早已有了不可更易的固定内涵,它们已成为人们某些主体情意的固定象征物。一、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水,作为一种包容性极大的自然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出现得极为频繁。在其1000余首诗作中,共出现“水”字476个(未包括与水相关的江、河、湖、海等);写到江(江水)60次;河(黄河)41次;波(波涛、波澜等)74次;海(沧海、沧溟)64次。•李白诗中还有不少篇章,都是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写到水的,遍观李白诗歌显现出水的美学意象的那部分内容,可以把它分成三个不尽相同却有相互关联意义的类,即:时间意识,忧郁情结,生命观照。A(一)时间意识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如孔子所唱“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1)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为东流水。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古风之十五》(2)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古风之十六》(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以上诗句,都通过水表达出一种意念,即历史、时间如大浪淘沙,在茫茫岁月面前,一切都会变动,消失,逝而不返,永恒与静固是不存在的,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无情的,无法更改的。不论是“功成身不退”,“自言度千秋”的高堂公侯,还是睥睨一世,山呼万岁的帝王霸主,均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冥然消损。(二)忧郁情结•在前面分析“时间意识”的举例中,我们已可以读见那潜藏于字面之下,词义之外的隐隐愁绪。世事既如水,万般皆成空,从道家的思想出发,凭此足以销磨千古英雄气。•(1)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觞(shang),欲行不行各尽。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思君不可见,愁见江水碧。——江行寄远》(4)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水,泪下不为雍门琴。——《猛虎行》在这些诗中,水的意象不再象征时间,转而成为愁绪、愁苦、愁怨与愁闷的象征。“水”由观念的象征物(时间意识)一举转变为情绪的象征物(忧郁情结),而这忧愁的情绪又恰是由对时间的观念认识而孕化出来的。这些例子中,有的写离别之愁(《金陵酒肆留别》),有的写相思之愁(《江行寄远》),有的写对战乱导致人民身遭涂炭的悯恤之愁(《猛虎行》),前二者是人之常情,可谓是伴随着人类的降生便与之俱来的一种情感,后者是每一个凡具有同情心与正义感的古代诗人志士,必会有的仁慈之情。它们都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产物。忧愁郁结,化而为人性之一部份,而这种压抑的情线又不同别的感情如悲、喜、怒……它一经酝酿成形,如抽丝一般,不绝如缕,恰似长流之水,缠绵不尽。所以,古人(李白为其典型代表之一)便很自然地把它们一并转换为同一种美意象一“水”。(三)生命关照•面对时间,生命的流失和忧愁情绪的郁结,人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缓解其对人的压抑和困扰。一种是激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情怀,此为积极的入世方式。另一种是采取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态度,此为消极的出世方式。•在李白身上,中国文化的这两种传统都深厚有加。而“对水”来说,除了它的绵延不绝,终古如斯的特征外,它恰恰还具有摧枯拉朽、激扬冲荡与至柔无形,清澈澄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品性,因此,李白自然也时常以“水”来作为自身这种矛盾与交战的心态的象征。•(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2)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些诗歌与他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壮气派与人生胸襟何其一致。(3)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4)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这些诗句又恰似他那“假如鸥夷子,散发掉扁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寂寥心境和虚无意识的写照。这两种借同一客体,展现他在人生长河中返观自身生命力的潮汐涨落时所兴起的兴叹吟咏。A二、杜甫诗歌中的水意象杜甫所作的1400余首诗中就有350多首直接写到水,若再加上与水有间接关系的篇章,则数量更多。在杜甫的诗歌中,一种是以“水”为兴,托物寓意,抒发对国家、社会、现实的忧思;另一种是借“水”来感叹历史、人生。(一)寄托社会现实意义的“水”意象•杜甫一生都挂心政治、忧心社会,他常常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社会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写下许多借“水”以感时事的诗,如《长江二首》,诗句虽不离长江,但却寄托了对国家统一的无限向往:(1)众水会涪(fú)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yì),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长江二首》其一(2)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长江二首》其二杜甫作这二首诗针对的是发生在永泰元年(765)闰十月的郭英义与崔旰(gàn)的争斗,当时唐王朝久经战乱,朝纲弛废,藩镇割据势力正逐步形成,杜甫对此十分忧心。他借吟咏长江来表达自己的立场:逆常理而为的人必亡无疑,如同江水飞翻阻比不了人的归心一样,割据一方的盗贼也阻比不了国家统一的步伐。在此,“水”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它寄托了杜甫对家国的关切,从而具有了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价值。(3)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三川观水涨二十韵》(4)平生江海兴,遭乱生局促。驻马问渔舟,踌躇慰羁束。——《南池》(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三首分别作于杜甫的壮年、中年和暮年的诗不约而同地体现了杜甫强烈的社会意识,他是以其特有的洞察力将这些自然意象与社会政治这一重大主题联系起来,使自然审美与社会审美完美地相结合。所以,物质的“水”在杜诗中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杜甫的主观审美情感,具有了社会现实的意义,表现他独具个性的审美情趣。A(二)寄予深邃历史人生意味的“水”意象1、时间意识(1)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成都府》(2)往来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龙门》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经历过的人、事、物都会如过眼烟云般转眼成空,所有的一切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损。因此,杜甫以“水”来比喻时光的流逝。2、愁绪情结(1)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忆弟二首》其一(2)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3、生命关照然而,杜甫并非只是悲观地看到人生的无常、岁月的无情,而是由水流不息想到了永恒,由水流的源源不绝想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过去的岁月和人生在滔滔的长江而前毫无抵抗力量,随之一去不回,个体生命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是如此渺小。但是,这“不尽”的长江水又仿佛是源源不绝的新生力量,催生着新的生命,在它们的推动下历史、人生必定一往无前、永无比境,诗的意境也由此而变得开阔、雄浑。李杜诗中的酒意象A一、诗歌中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很多总是和酒联系在一起的,以酒入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以酒为意象始于《诗经》,至盛唐发展成为洋洋大观。盛唐士人爱酒、嗜酒,诗酒风流是盛唐的一大鲜明的时代特征。诗人借饮酒赋诗作为精神寄托与韬晦免祸的手段,也借酒来表达对人生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感慨,常常让人感到消极和无奈。1、诗酒的数量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我曾经就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四百多首中作了一个初步统计,凡说到饮酒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作为一个对照,我也把李白的诗和一千五十首作了初步统计,说到饮酒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李白与杜甫》)二、李杜诗酒对比2、诗酒的作用(一)通过酒诗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与豪放情怀李白的许多诗歌中都表达了他欲安天下济苍生的远大理想。《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来”,其《南陵别儿童入京》写道“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口争光辉”,更抒其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其豪情壮志,溢于笔端,那种自信的风格,至今犹为世人敬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总幻想能实现其“奋其所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建立“济苍生”、“定寰宇”的大事业。(二)通过酒诗来张扬自己率真逍遥的个性1、借酒浇愁、愁绪难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2、精神与宇宙相融,寻求自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3、旷达乐观:“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春日独酌其二》4、不得重用的愁苦:“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龙山饮》(三)通过酒诗排解心中的愁苦借酒销愁,古已有之,曹操就曾在他的《短歌行》中高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满怀报国热情,准备大展鲤鹏之志,但是社会现实残酷地粉碎了诗人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此时,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的最大安慰。诗人在坎坷曲折中蹒跚而行,把酒当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打发日子,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1)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三首(其一)》(3)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月下独酌(其四)》(4)感叹欲叹息,对酒还自倾——《岘山怀古》(5)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四)酒诗突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1.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逝水,海色明组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郡东石门送杜甫》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3、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尽手杯。——《送殷淑》4、昔口绣衣何足荣,今宵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明月,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一)借酒浇愁1、亲友离别之愁:正宜且聚集,恨此当离樽。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别李义》2、羁旅漂泊之苦:向晚波微绿,连空岸却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漂泊犹杯酒,踟蹰此释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又呈窦使君》3、仕途不遇之悲: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曲江二首》4、国事日非之痛: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5、年华老去之忧: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九首》(二)把酒言欢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
本文标题: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酒、月意象对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79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