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编辑本段][名称]拉丁名: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Mast.)Kitamura中文名:普洱茶(野茶树)拉丁科名:Theaceae中文科名:山茶科英文科名:puerTEA[编辑本段][简介]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云南普洱茶(江城月圆茶生饼)[编辑本段][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地处思茅、红河、西双版纳三个市州结合部,与越南、老挝接壤,是云南省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素有一眼望三国之称。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全县国土总面积3544.38平方公里,辖6乡2镇47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1.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93万人。县城勐烈镇海拔1119米,距市政府驻地思茅145公里。江城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康平乡狮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李仙江出口处的土卡河寨子)。属低纬度山地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江城于1954年5月18日成立自治县。老、少、边、穷、山、战、农集中体现了我县的基本县情。老:江城是革命老区,1929年就有共产党员进入江城开展革命活动。少:居住着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4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1.3%。边:是云南省惟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国境线长183公里(其中:中老段116公里,中越段67公里)。[编辑本段][历史沿革]远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茶叶栽培、加工、销售便初具规模。茶叶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普洱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在茶叶交易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普洱地区建立商会,商贸昼夜互市。茶叶的栽培、加工、商贸,还促使茶文化飞速发展,为普洱地区打造出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一千多年前,普洱茶便少量远销至吐蕃(西藏),逐步成为以奶酪、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消除油腻的生活用品,故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和“一日无茶则泻,三日无茶则病。”之说。历代统治者为了廉价购买战马,采取严格控制茶叶商贸,以茶换马的方式间接控制、治理边地。茶叶因此成为紧俏商品,于是,普洱茶的栽培、加工、商贸得到空前的发展。清乾隆九年,普洱茶因被定为“贡茶”而更是名扬四海,乃至《红楼梦》、《本草纲目》、《战争与和平》等名著名典也收录了普洱茶之名。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的演变,乃至成为人们喜爱的饮料,追其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品饮、利用、开发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史留下绚丽夺目的一页。追本溯源,世界各国引进的茶种,采用的茶树栽培方法,茶叶加工的工艺,茶叶品饮的方式,以及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道茶德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传播出去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作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存在最原始的野生大茶树,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普洱在茶叶栽培、加工、茶质检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演变出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茶文化。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开发,云南已赋予普洱茶更多、更深的内涵。如今,普洱茶不再是单纯的解渴饮品,如果您想更深一步地了解普洱茶的今天、更深一层地了解普洱茶的功效、或是多了解一些饱含茶韵的茶马古道,那么,请您走进——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编辑本段][分布]主要产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海、勐腊、思茅、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澜沧江流域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与兴盛之地,这里有中国首次发现,并证明中国是世界茶树发源地的“勐海南糯山800年栽培型茶树”,以及勐海巴达1700年野生古茶树。澜沧江到了西双版纳,江面骤宽,如巨龙穿行在神秘的热带雨林中,“九龙江”是西双版纳过去对这条大江的美称。九龙江两岸,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在山间马帮的铃声中创造了不少普洱茶的奇迹。现在的十二大古茶山,明确地是:江北六大茶山,“攸乐山”茶山、革登茶山、倚邦茶山、莽枝茶山、易武(慢撒)茶山。江南六大茶山,南糯山茶山、佛海(勐海)茶山、勐海勐宋茶山、布朗山茶山、巴达茶山、景洪勐宋茶山。[编辑本段][分类]一、以树种分类乔木灌木二、依制法分类生茶熟茶三、按存放方式分类1.干仓普洱茶: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为佳。2.湿仓普洱茶:通常放置于湿气较浓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放5-10年佳。普洱茶依树种分类1.乔木: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古称大树茶。2.灌木: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现称小树叶茶。依外形分类介绍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1.饼茶:蒸压成扁平圆盘状,有点像派或比萨那样。古六大茶山多以357g(就是老重量单位:七两)压成一饼,七饼一包,喻为七七四十九为多子、多孙、多福。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3.砖茶:蒸压成形状像砖块一样的长方形紧压茶,大部分的砖茶都销往西藏及蒙古等地,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普洱茶依制法分类1.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熟,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采用此种制法。2.熟茶: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普洱茶的冲泡艺术及品饮普洱茶在众多的茶类中,除了它的品质外,还以其饮法独特、功效奇妙而著称。普洱茶多以泡饮为主要方法;煮饮普洱茶,则是为了充分利用泡后的残茶再进行煮饮,并辅之以调料(葱、姜、盐、糖等)。一、洗茶、泡茶:1、先用沸水烫热茶具,放入茶叶;水沸后关火,沸水醒茶(使茶叶渐渐展开)、洗茶(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它同时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的重要任务。)2、沸水洗茶。第一次冲泡速度要快,冲入的沸水马上就倒出,因为它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然后用此洗茶的沸水来烫杯,之后倒掉不要。一般生普洱茶洗1次,熟普洱茶洗2次。3、头道。倒沸水冲泡3-5秒钟,出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让汤色清亮。然后就可以倒入各个小瓷碗,温了就可以喝了。4、2-4道茶,每泡5-15秒钟,然后三泡茶都不需加温,因为茶叶渐渐开展。时间泡长汤色太浓不好看,味也不好喝,当然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人喜好来决定。5、5-N道茶,每增加一泡即增加5-10秒钟,以此类推,泡至无味为止。二、关键点:1、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1/5,最好将茶饼、茶砖、茶沱拨开后,暴露空气两周,再冲泡味道更棒!2、一定要用沸水洗茶和冲泡。3、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4、每泡间隔10-20秒,降温等到第四泡再加温,而后再三泡以上。老茶则可以每二泡加温但间隔要更久。5、另外,也可以一起泡几道,茶汤并在一起喝,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三、定点冲泡法(茶艺)(考究点)分为10个步骤:1、“孔雀开屏”,即向客人展示茶具;2、“温壶涤器”,即以沸水冲洗茶具;3、“普洱入宫”,即撮茶入碗,投茶量为茶碗之1/4;4、“游龙戏水”,即以铜壶之沸水呈45度角快速冲入盖碗,令茶随水流翻滚而洗涤,充分释放其真味;5、“淋壶增温”,即以碗中茶汤淋洗公道壶;6、“祥龙行雨”,即以铜壶之沸水由低至高冲入盖碗;7、“出汤入壶”,即将碗中茶汤拂去浮沫后倒入公道壶(第1-3泡,5-10秒钟,每增加一泡即增加5-10秒钟,);8、“凤凰点水”,即将茶汤以“凤凰三点头”之势倒入公道壶中;9、“普降甘霖”,即将壶中茶汤均匀地依次倒入品茗杯(碗)中(以七分满为度);10、“齐眉敬奉”,即将品茗杯(碗)呈园状放置于托盘中,然后举杯齐眉一一奉敬。四、茶具。1、壶: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沙壶。2、杯或碗:试茶一般也以瓷盖碗为佳,闻其香气。但在饮用如普洱毫峰之类嫩度高的名茶时,则应选透明玻璃杯,这样,冲泡时芽尖矛顶水面而后徐徐下沉,如雨后春笋,芽影水光相映交辉。品饮名优茶,还必须讲究。3、另外,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生茶,那样会闷熟茶叶,影响你品饮生茶的特有风味。为了上班时方便泡茶,也可以用飘逸杯泡茶,因为杯中就有过滤网了,下面那层如公道杯一样。(此内容从下载)[编辑本段][优质普洱茶特征]散状的普洱熟茶,常采用单级的定级方法,依次为:宫廷、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一般而言,优质普洱茶在七个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质、形、色、香、味、气、韵七品俱佳。判断普洱茶的七个指标之一:质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优质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点,普洱茶的其他美德就无从谈起。各产地由于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又各有特色,例如西双版纳的易武、临沧双江勐库、思茅澜沧的景迈山等所产的茶,应该都是普洱茶中之极品,但各自的特点却很鲜明。“质”的标准包含以下几个范畴:1.产区:优质普洱茶的原料首先必须是云南大叶种,最主要的传统普洱茶产区为云南的临沧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其他如德宏、保山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茶。这三个大产区的茶各有特点个性,喜欢哪一种全凭个人爱好。2.时序:以采摘时间为依据。春茶、夏茶、秋茶(茶农们又称秋茶为谷花茶)。三种茶中,台地茶以春茶为上,秋茶次之;而老树茶春茶、秋茶各有千秋春茶韵胜,秋茶以气足。不管什么茶树,夏茶最次。另一对重要的概念就是老茶与新茶的问题;在漫漫岁月的流逝中,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茶品丰富多彩的变化,加之饮茶人面对时间长河的心理感动,使得品饮老茶成为难得的享受。一般而言,老茶又分古茶、号级茶、印级茶等,时间上比较通行的分法是:古茶100年左右,如当年清宫贡茶遗留;号级茶为50、60年以上(各老茶号生产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于1949年前后统统烟消云散;印级茶以1952年佛海茶厂恢复生产以来的各色茶品。这种分法有一定道理,但由于这些茶除了古茶之外,其他大都在储藏过程中基本上都有入仓处理的历史,其地点又基本集中在亚热带高温高湿地区的港台范围,所以对以后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普洱茶存放成老茶的口感风格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真正未来的老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地方肯定有不同的风格,但“越陈越香”的基本品质是不会变的,具体各地的怎样,有待于天南海北的爱茶者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北京一位茶友有句很好的话:好茶从自己存起。对于新茶,有些观点认为,生普要存放10年左右才能喝,熟茶要一、二年后才行。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生普存放10年,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在汤色滋味上以熟普为标准,潜意识里仍然是认为熟茶才是普洱茶的偏见;事实上,品饮生普、熟普的最大区别,就是熟茶养怡健,生茶精气神。当然二者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喝熟普对醒酒、养胃护胃、降脂减肥、调理三高作用十分明显,生普除了兼备熟普功能外,更能给人心理上的美感享受。但是,作为新茶的生普熟普,并非要十年八年和一、二年后才能喝。普洱茶的关键是原料基础,原料好的生普,当时做好刚从石磨上取下,有何不能喝呢?有何不好喝呢?并且浓浓的山野阳光味沁人心脾;存放一年后,有了变化;再有一年,又有进一步变化,如此下去,年年新境界,岁岁出新效,真是一件美好的享受。因此,家庭存茶(鉴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实际),如果以一家七口人算,每年的同一批次的茶每人开汤一饼,时间以50年
本文标题:普洱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5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