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笔记
1第一章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作用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2.地域性、3.实用性、4.创造性、5.时代性、6.开放性高中地理课程的功能高中地理课程设置与设计思路必修课(地理123,各6学分36课时)和选修课(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要求;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地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1.继承性、2.实践性、3.多样性、4.创造性地理教学方法的作用:1.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2.有效的方法能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3.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标准1.以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实习的方法2.根据各种教学方法所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方法职能分类:讲授方法(讲述法、讲解法、朗读法)、引导方法(问答式引导、研讨式引导、辅助式引导)、直观方法(地理象征图示直观方法、形象直观方法)、逻辑方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练习方法(问答练习法、作业练习法、实践操作法)、复习方法(提问法、总结法、串讲法)、成绩考核方法(口头考核、书面考核)3.根据各种方法在形成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类:地理教学的一般方法:直观方法和逻辑方法;地理教学的专题方法:普通专题方法和特定专题方法。4.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特点分类:讲解-演示法、复现法、问题讲述法、局部探索法、研究法2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1.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2.谈话法——问答式谈话法、启发式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板书、笔记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方法:1.地图法2.“纲要信号”图示法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方法:1.程序教学法2.自学辅导法3.发现法4.“读议讲练”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1.练习法2.实习法地理教材探究第三章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第一节课堂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构成要素:1.集中注意;2.引起兴趣;3.建立知识间的联系4.进入课题导入技能基本要求:1.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3.具有科学性和简洁性;4.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导入的基本类型:1.复习导入;2.演练导入;3.“生活”导入;4.直接导入;5.设疑导入。第二节地理课堂提问技能基本过程:设计问题、引入问题、陈述问题、倾听问题、评价问题3功能: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3.增进师生的交流;4.获取反馈信息,随时调控教学;5.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问的基本类型: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分类:1.回忆提问;2.观察提问;3.理解提问;4.应用提问;5.评价提问根据问题的内部联系分类:1.总分式提问;2.递进式提问提问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1.提问要有启发性;2.问题要难易适中;3.科学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4.提问形式要多样,鼓励学生发问。提问技能训练的主要方法:1.激趣法;2.设置陷阱法;3.铺垫法;4.迁移渗透法;5.发散法。第三节地理课堂语言技能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功能:1.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是实现地理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2.能够激励学生形成地理学习动机;3.对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感染力;地理课堂教学对语言的要求:1.教学语言表达形式的要求:语音、音量、语速、语调2.教学语言表达内容的要求:用词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逻辑严密;主题突出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分类:一般教学语言和地理专业语言描述性语言和论述性语言地理教学语言的作用:1.教学语言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2.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最主要的手段;3.教学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4.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范本。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训练训练技巧:1.不断地汲取知识养分;2.掌握正确的表达技巧;学会科学地控制气息、掌握一定的共鸣技巧、进行吐字训练3.语言要有个性特征;4.教学语言要带有感情色彩。4心理障碍克服法:1.心理稳定法;2.呼吸调整法;3.自我暗示法;4.脱敏法地理课堂教学体态语言的形式及使用技巧表情语、目光语、身势语、手势语地理课堂教学体态语言使用原则1.整体协调原则;2.审美性原则;3.可接受性原则;4.最优搭配原则。第四节地理课堂教学的结束技能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功能:1.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2.巩固强化,使学生把握关键;3.获得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4.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类型:1.总结型;2.悬念型;3.比较型;4.趣味型;5.考查型结束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1.紧扣教学目标;2.高度概括,重点突出;3.揭示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4.方法灵活多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5.具有激励性和启迪性;6.首尾呼应,相对完整;7.适时适度,紧凑合理。第五节地理课堂教学的组织技能地理课堂教学组织功能:1.组织和维持学生注意力;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地理课堂教学组织的构成要素:1.提出要求;2.安排程序;3.指导和引导;4.鼓励和纠正地理课堂教学组织的类型:1.管理性组织;2.指导性组织;3.诱导性组织。地理课堂教学组织技能训练原则: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2.注意方式,把握时机;3.明确目的,教书育人;4.灵活应变,因势利导。5第六节地理课堂教学的“三板”技能地理板书的功能:1.明确思路,突出重点;2.构建框架,增强记忆;3.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2.整体性;3.启发性;4.美感性。板书技能训练的原则:1.处理好板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处理好板书与讲解的关系;3.处理好板书设计与运用的关系。地理板图、板画的基本特点:1.简便实用;2.用笔简练,绘制迅速;3.讲绘同步,记忆深刻;4.讲练结合,发展能力。地理板图、板画的基本类型:1.地图;2.示意图;3.模式图;4.剖面图地理板图、板画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2.简速性;3.美观性地理板图、板画技能训练的原则:1.重视课前设计;2.与教师语言配合,边讲边绘;3.正确示范,讲练结合。第四章地理教学媒体的使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地理教科书、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黑板、地理标本等现代地理教学媒体:电声类、电光类、影视类、计算机类地图、图表的使用:(要求)1.选图恰当,紧扣主题;2.挂图位置得当,便于教学;3.指图准确,语言恰当;4.用图讲解方法得当。电教媒体的使用:(好处)1.展示真实地理事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地理表象;2.改进地理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4.设计多种学生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过程。第五章地理教学评价第一节地理教学评价概述地理教学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系统地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地理教学评价的目的:1.检测地理教师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是否端正;2.推动地理教师探讨地理教学规律,研究地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方式和途径;3.评价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4.科学地鉴定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创造条件。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2.建构主义思想与教学评价——强调人的主题能动性,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63.后现代主义与教学评价——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主张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第二节地理教学评价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多主体性原则;5.客观性原则;6.指导性原则。第三节地理教学评价的分类按照功能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作用:○1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2强化学生的学习;○3帮助学生改进地理学习。终结性评价作用:○1为学生评定成绩;○2预测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并确定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起点;○3使学生明确自己整体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学习动力产生重要影响。按照基准分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按照目的分类:激励性评价、甄别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按照表达分类: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第四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淡化评价的奖惩功能。2.强化师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不仅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更应成为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学评价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创造性的评价第五节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写与实施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既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也要关注教师的专业素质,引导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从而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师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1.学生学习的表现指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师教学行为指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材内容的处理与转化;学习环境的营造与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3.教师基本素质指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4.教学特色指标教学评价方案的实施1.过程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2.结果评价7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理课堂教学第一节地理课堂教学的概述地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优点:1.地理教学按照规定的课程标准、教材等进行,教学要求便于统一;2.课堂教学容量大,便于普及教育;3.易于贯彻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4.易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互帮互学的精神。缺点:1.地理课堂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精神;2.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课堂教学的作用:1.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地理教学任务;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3.为地理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时间和环境条件,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4.便于进行地理教学质量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导入新课;4.学习新教材;5.巩固新教材;6.布置作业。地理课堂教学的类型:1.新授课;2.绪论课;3.综合课;4.观察课、实验课;5.练习(复习)课;6.检测课第二节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1.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所选内容的基础性;3.所选内容的思想教育性;4.所选内容的地理性;5.所选内容的现实性;6.所选内容的智力价值;7.所选内容的比例适合性;8.所选内容数量的合适性。地理教材的主要作用:1.学生学习发展的依据;2.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保障。研究地理教材研究地理教材基本步骤:1.教材分析阶段2.运用教材进行教学阶段地理教师研究地理教材的基本条件:1.坚实的专业知识水平;2.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3.有正确的教材分析方法。8研究地理教材的主要方法:1.整体分析法:背景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教材的整体教育功能分析2.局部分析法:内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教育功能重难点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43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