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3
《管理心理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40242802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选修)先修课程:课程内容:管理心理学是有关组织情景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便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管理过程中的有关心理学问题,明确个体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如何有效地进行激励;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群体效应、提高群体工作效率;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影响力、领导方式、自身素质,领导和管理的有效性;组织结构、组织效和组织变革等内容。把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结合,使学生能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于管理实践。《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0242802学时:36学分:2适用专业:全院一、课程的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和研究这门课程的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准确地了解人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掌握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运动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科。通过学习本课,将帮助学习者熟悉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础理论、人的个性、人的需要、人的期望、人的挫折、人性管理、以及激励行为、决策行为、领导行为、创造行为、人群心理。对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质和工作效率,加速管理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和研究这门课程的最终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本书是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目的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熟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熟悉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管理心理学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管理心理学一、什么是管理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一、管理心理学是未来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以物管理为中心过度到以人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二、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个体发展既取决于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个体的自我管理水平三、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科学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原则客观研究与理论指导相结合;科际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二、主要方法经验研究;实验研究重点、难点:管理心理学的内容;研究方法。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目的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起源;掌握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掌握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诞生管理学的诞生;管理心理学的诞生第二节管理心理学开创阶段一、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文化人二、对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借鉴与思考加强对人自身的研究;加强对现实人性的引导;必须汲取西方的合理内核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二、管理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重点、难点:重点:人性论;难点:西方经典各派人性理论。第三章个性心理目的要求:熟悉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含义;熟悉个性的形成和影响个性的因素;熟悉气质的特征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掌握性格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能力的概念和影响能力的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个性心理特征一、个性的概念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二、掌握个性的特点稳定性、后天性、可变性第二节人的气质一、气质的概念人先天具有的行为特点二、气质的分类方法西方的4分类法第三节人的性格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发展的特点完整;复杂;稳定;可塑三、影响性格发展的因素客观环境、教育第四节人的能力一、能力的概念二、能力的分类根据角度、水平、领域、创造性等方面三、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联系、区别重点难点:重点:能力的差异性;难点:气质、性格、能力的相互关系。第四章人的需要目的要求:熟悉人的需要和需要理论;熟悉人的动机、以及行为动机的测量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概念二、需求理论马斯洛;双因素;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第二节人的动机一、动机的概念二、动机理论重点难点:需求理论。第五章情绪情感与管理目的要求:熟悉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熟悉情绪与工作效率间的关系;掌握情绪与身体健康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情绪情感的概念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生物性社会性;情景性;冲动性。内容形式统一;可转化三、情绪情感的功能与作用传达;调节第二节情绪与工作效率一、赫布曲线二、叶克斯——多德森法则解释心理压力与工作难度、作业成绩的关系三、企业管理应重视职工情绪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创造不同工作氛围第三节情绪与身体健康一、情绪失调与身体疾病生活压力与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身体疾病二、情绪调节与身体健康正视与宣泄、不盲目攀比、对自己负责、良好习惯等重点难点:情绪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第六章社会知觉与管理目的要求:了解社会知觉的类型;熟悉几种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掌握归因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知觉偏差一、社会知觉概述二、社会知觉类型对他人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三、社会知觉特点协调与他人的活动;正确性需要参照意见;评价具有连锁性第二节企业管理应预防社会知觉偏差一、第一印象二、首尾效应三、晕轮效应四、定势效应五、刻板印象第三节归因与归因偏差一、归因与归因理论海德、凯利、维纳二、归因偏差与防范从产生的原因做起重点难点:重点:社会知觉偏差;难点:归因理论。第七章挫折与管理目的要求:熟悉挫折及其成因;熟悉挫折感的行为反应;了解如何进行挫折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挫折极其成因一、什么是挫折二、挫折成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第二节挫折感的行为反应一、攻击二、防御三、自我逃避第三节加强挫折管理一、消除挫折成因改善硬件;适当的目标任务;教育引导;改善管理制度方式;合理奖惩二、做好挫折处理工作及时处理;宽容态度;提高认识;改变环境;宣泄重点难点:重点:挫折感的处理;难点:挫折感的原因。第八章团队管理目的要求:熟悉团队的概念和价值;熟悉团队的特点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团队与价值一、团队概念分类二、团队价值提高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满意度;改善沟通;拓展技能;增强组织灵活性第二节团队建设一、塑造高效团队的途径规模;能力;角色;承诺目标二、团队及生命力强烈的归属感;相互协作;尽心尽力;全方位投入第三节冲突管理一、什么是冲突二、冲突产生的原因人格;价值观;资源;沟通;任务;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三、冲突的作用优点、缺点重点难点:重点:团队建设;难点:冲突的处理。第九章决策行为目的要求:熟悉决策行为的过程;熟悉决策行为的心理特征;掌握决策者的思维特征;掌握决策行为的具体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决策概述一、决策过程决策概念;决策过程;二、决策的心理结构感知;思维;意志;情感三、决策的局限性决策不是最优而是满意第二节决策者的心理特点一、决策者的智力特点智商;教育水平;经验二、决策者的个性特点独立性与依赖性;逻辑型与知觉型;利它型三、决策者的情感特点稳定;压抑;乐观四、有效决策者的决策风格高瞻远瞩;不满现状;敏感;催化者;机会论;创新;听取不同意见;讲实效第三节决策方法一、群体决策优点;缺点二、个人决策优点;缺点三、群体决策常用方法专家会议;德尔菲法;头脑风暴;电子会议四、决策技巧克服心理障碍;学会处理错误的决策;明智把握决策时机重点难点:决策的过程与思维特点。第十章领导行为目的要求:了解领导的概念和领导行为要素;熟悉领导者的功能;掌握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熟悉各领导理论的主要观点。教学内容:第一节领导的功能和条件一、领导的概念二、领导的功能沟通;决策;规划;组织;指挥;监督;授权;激励;开创;协调三、领导的权利法定权;感召权;专长权四、领导的基本条件和素养品德;个性;创新;博学;多谋第二节领导的行为和心理一、传统领导行为理论及缺陷品质理论;管理方格理论;成熟度理论二、领导方式的变革领导共享;连续性事件;团队获胜第三节领导艺术一、待人艺术对待下级的艺术;对待同级的艺术;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二、授权什么事可以授权;如何授权三、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任何工作都要问三个“能不能”;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会议效率;善于运筹时间重点难点:重点:领导艺术;难点:领导理论。第十一章组织行为目的要求:组织的内容和构成要素;组织的作用和种类;熟悉组织的三大特征和三个基本要素;了解组织结构;熟悉组织行为的发展和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概念二、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形要素;无形要素第二节组织结构及其模式一、组织结构概念二、组织结构模式直线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三、组织结构设计原则有效;统一指挥;高效;责权对称;系统整体;分工协作四、提高组织效率的方法工作设计;责任感;信息反馈第三节组织行为的发展及应用一、组织变革二、组织变革的动力内因;外因;阻力重点难点:组织结构的类型。三、课时分配章节总课时讲授作业或讨论实验备注第一章33第二章33(1)第三章33第四章33第五章33第六章33第七章33(1)第八章33第九章33第十章33第十一章33结语33(1)3636四、参考书目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2.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3.俞文钊.管理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4.程方正。现代管理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执笔:赵慧敏审核:李晖批准:心理学系2005.12管理心理学案例作者:竺溪顺元日期:2007-1-1218:06:00案例一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案例二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你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试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案例三一所学校领导决定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却出现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两位年轻教师的教案,条理分明、语言漂亮,可称一流,但教学效果不好;两位老教师教案简单、间用符号、不合规范,但他们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另有一位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份“板书设计”和一份“双基归类表”,而他讲课时用这两份“自行设计”的板书和图表,再加上教学参考书,教学效果非常好。以上情况使校长遇到了难题。试以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论述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案例四张校长上任后,大张旗鼓地强调竞争。他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学校就不能前进。于是在管理活动中开展各种名目的竞争。一开始,学校人心振奋,但时间一长,问题也就出来了。许多教师为提高教学成效,争占学生的时间;一部分教师热情减退;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为争先进,扯皮揭短。该校的王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提倡竞争以来,积极性很高,所教学生本学科分数上升。但其他教师都来找张校长,不愿与王老师同教一个班。以上的问题使张校长陷入了思考:该不该鼓励竞争呢?请分析教师竞争中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如何采用有效管理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案例五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
本文标题: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31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