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2010―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含答案)
第1页共47页2010—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2013年高考1.(2013北京卷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解析:A、存在平衡2NO2N2O4,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故正确;B、水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升高温度Kw增大,促进水的电离,故B正确C、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D、弱电解质电离存在平衡,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促进电离,但离子浓度降低,故氨水的浓度越稀,pH值越小,故D正确。答案:C2.(2013北京卷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乙烯的制备试剂X试剂YA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KMnO4酸性溶液B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Br2的CCl4溶液C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D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解析:A、B选项乙烯中的杂质为乙醇,乙醇可使KMnO4褪色,故必须用水除去。乙醇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故不需出去。C、D选项乙烯中杂质为乙醇、SO2和CO2。其中乙醇、SO2均可使KMnO4褪色,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尽管乙醇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但SO2在有H2O(g)存在的情况下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3.(2013大纲卷1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c(氨水)/(mol·L-1)0.10.01pH11.110.6t/℃2550100Kw/10-141.015.4755.0H2O2溶液MnO2冷水热水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除杂装置检验装置XY第2页共47页A.配制100mL1.0mol/LCuSO4溶液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答案:A4.(2013广东卷23,双选)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答案:AC解析:B项,Al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D项,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5.(2013海南卷6)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a-b-c-d-e-e-f-g-hB.a-e-d-c-b-h-i-gC.a-d-e-c-b-h-i-gD.a-c-b-d-e-h-i-f解析:装置顺序为:制氯气、除杂(HCl、水蒸气)、反应制备、尾气碱处理,注意洗气瓶中导管为“长进短出”。答案:B6.(2013江苏卷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浓盐酸KMnO4浓H2SO4饱和NaCl溶液NaOH溶液abcdefghi第3页共47页答案:B7.(2013山东卷1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D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解析: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需要用到酒精灯,A错;用盐酸出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需要进行过滤,需要用到漏斗,B错;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称量固体,C错;D中可以先进行置换反应,然后进行萃取、分液,D正确。答案:D8.(2013福建卷25)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甲:Mg(NO3)2、NO2、O2乙:MgO、NO2、O2丙:Mg3N2、O2丁:MgO、NO2、N2(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2)实验过程①取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②称取Mg(NO3)2固体3.79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NaOH浓溶液NaOH酚酞溶液Na2SO3酚酞溶液水N2KMg(NO3)2ABCDE第4页共47页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答案:(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它合理答案)(2)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它合理答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试管(3)①乙②2Na2SO3+O22Na2SO4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它合理答案)9.(2013广东卷33)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①完成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见图15),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Ae-NaOH溶液ABCD第5页共47页②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其原因是。(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作阳极。解析:(l)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采职向上排空气法,又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在收集装置后要有尾气处理装置(NaOH溶液);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③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通过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来判断,即把溴化钠溶液加入到盛有新制氯水以及四氯化碳的试管中,然后震荡,静止后可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生成了溴单质),从而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元素;(2)①因为电子的流向是从左侧到右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原电池:左侧烧杯内盛放ZnSO4电极用金属Zn,右侧烧杯内盛放CuSO4电极用金属Cu,即可实现Zn+CuSO4==ZnSO4+Cu;②由所给的电极材料可知,当铜片做电极时,铜片一定是正极,则负极是活泼的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的现象是电极逐渐的溶解;③以Fe和Cu做电极为例,如果不用盐桥则除了电化学反应外还发生Fe和铜的置换反应,反应放热,会使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转化掉使其不能完全转化为电能,而盐桥的使用,可以避免铁和铜离子的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高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电流;(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知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即Zn作为阳极。答案:(1)①C②HClO、ClO-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溴化钠溶液、震荡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溶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溶液变为橙色。(2)①;②电极逐渐的溶解;③装置15,可以避免铁和铜离子的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高电池效率,提供稳定电流;(3)Zn。10.(2013山东卷30)TiO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1)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s)+2CCl4(g)==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取TiCl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第6页共47页有关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其他CCl4-2376与TiCl4互溶TiCl4-25136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E中的试剂是。反应开始前依次进行如下操作:①停止通氮气②熄灭酒精灯③冷却至室温。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欲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2)工业上由钛铁矿(FeTiO3)(含Fe2O3、SiO2等杂质)制备TiO2的有关反应包括:酸溶FeTiO3(s)+2H2SO4(aq)==FeSO4(aq)+TiOSO4(aq)+2H2O(l)水解TiOSO4(aq)+2H2O(l)H2TiO3(s)+H2SO4(aq)简要工艺流程如下:钛铁矿硫酸矿渣―――→冷却(70℃)钛液I试剂A剩余的试剂A―――――→结晶过滤FeSO4·7H2O钛液II―――――→水解、过滤90℃①酸洗②水洗H2TiO3――――――→干燥、煅烧TiO2①试剂A为。钛液Ⅰ需冷却至70℃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收率降低,原因是②取少量酸洗后的H2TiO3,加入盐酸并振荡,滴加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加H2O2后出现微红色,说明H2TiO3中存在的杂质离子是。这种H2TiO3即使用水充分洗涤,煅烧后获得的TiO2也会发黄,发黄的杂质是(填化学式)。解析:(1)仪器A是干燥管,因为TiCl4遇到水蒸气会水解,所以E中可以用浓硫酸来隔离空气。对于气体的制取性质实验应该:组装仪器、检验气密性、加装药品。。。。。终止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N2。分离两种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应该用蒸馏。(2)①因为矿石经硫酸溶解后得到的Fe2(SO4)3,而后面过滤得到的是FeSO4·7H2O,所以试剂A是铁粉,把Fe3+还原为Fe2+。由于TiOSO4容易水解,若温度过高,则会有较多TiOSO4水解为固体H2TiO3而经过滤进入FeSO4·7H2O中导致TiO2产率降低。②加KSCN溶液无现象,加H2O2后出现红色,说明存在Fe2+。经加热后Fe2+氧化为Fe2O3而使产品发黄。答案:(1)干燥管;浓硫酸;检查气密性;②③①,蒸馏(2)①铁粉,由于TiOSO4容易水解,若温度过高,则会有较多TiOSO4水解为固体H2TiO3而经过滤进入FeSO4·7H2O中导致TiO2产率降低。②Fe2+,Fe2O390℃第7页共47页八、(2013上海高考卷,八)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二氧化硫有毒,并且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无论是实验室制备还是工业生产,二氧化硫尾气吸收或烟气脱硫都非常重要。完成下列填空:1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上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本文标题:2010―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815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