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站策划/UE > [初中化学]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人教版
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湿衣晾干C.大米酿酒D.燃放烟花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a(OH)2C.KClO3D.H2O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雪碧B.牛奶C.果粒橙D.豆浆5.硫酸铜(CuSO4)可用作游泳池消毒剂.CuSO4中S的化合价为()A.﹣2B.0C.+4D.+6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B.倾倒液体C.添加酒精D.过滤7.工业制取水煤气(一种燃料)的反应为:C+H2OCO+H2,其中的氧化剂是()A.CB.H2OC.COD.H28.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鸡蛋清7.6~8.0B.柠檬2.2~2.4C.西红柿4.0~4.4D.牛奶6.3~6.69.下列变化中氧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B.双氧水分解C.氢气燃烧D.氧气液化10.两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冰、干冰C.金刚石、石墨D.水、双氧水11.物质俗称与化学式均正确的是()A.干冰COB.食盐HClC.生石灰Ca(OH)2D.胆矾CuSO4•5H2O1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2KClO32KCl+3O2↑B.3CO+Fe2O32Fe+3CO2C.4Fe+3O22Fe2O3D.Mg+O2MgO213.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冶炼金属B.石墨作电极C.活性炭作除味剂D.金刚石切割玻璃14.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气泡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15.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C.氮气沸点比氧气高D.该过程为物理变化16.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撒布干冰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B.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C.水分子间的间隔D.水分子运动速率17.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搭建装置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C.收集气体后,先用毛玻璃片盖上集气瓶,后移出水槽D.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18.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19.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加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所得溶液颜色变浅D.溶质溶解度变大2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二、填空题(共20分)2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2)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会造成酸雨的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3)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2mol氢气中约含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2.(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与两者的(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2)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a,在导管口b处点燃,然后把干冷的烧杯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除了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外还有,a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23.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g/100g水.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Ⅲ.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一般方法是.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Ⅰ.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三、简答题(共20分)24.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有(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装置与另一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若采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应从端进气.(填“b”或“c”)25.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其物质的量为mol.(2)求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6.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吸收、检验和分离等,请回答下列问题:利用装置A(其中液体试剂足量)可以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首先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混合气体,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主要气体是,为了检验该气体,将导管按c﹣d﹣e﹣f﹣g顺序连接,B处观察到的现象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中A和C两处用到石灰水,其中A处石灰水的作用是;装置C中还应进行的操作是;一段时间后,断开AB装置,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逸出的主要气体是.上海市奉贤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菜刀生锈B.湿衣晾干C.大米酿酒D.燃放烟花【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大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a(OH)2C.KClO3D.H2O【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氧气是一种只有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所以它不是氧化物;B、氢氧化钙[Ca(OH)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氧化物;C、氯酸钾(KClO3)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它不是氧化物;D、蒸馏水的化学式为H2O,它含有H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学生应抓住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来判断,并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及相关概念.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氮气占78%,c表示的是氮气,“a”代表的氧气,故选项错误.B、氧气占21%,“a”代表的氧气,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占0.94%,“a”代表的不是稀有气体,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a”代表的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雪碧B.牛奶C.果粒橙D.豆浆【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雪碧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C、果粒橙属于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C错;D、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故选A.【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5.硫酸铜(CuSO4)可用作游泳池消毒剂.CuSO4中S的化合价为()A.﹣2B.0C.+4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CuSO4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X=+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B.倾倒液体C.添加酒精D.过滤【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倾倒液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添加酒精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按住胶头,挤压出空气,再插入被吸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工业制取水煤气(一种燃料)的反应为:C+H2OCO+H2,其中的氧化剂是()A.CB.H2OC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上海市奉贤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74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