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素规划设计提纲目录园林规划设计概述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设计材料与用具快速设计用纸01拷贝纸、硫酸纸、复印纸快速设计用笔02铅笔、钢笔和针管笔、马克笔其他材料与用具03比例尺、直尺、丁字尺、三角板、橡皮、圆规、画板等学习目的与任务1.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功能,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特征,熟悉城市园林绿地的评价指标,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和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2.了解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和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了解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和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3.掌握园林美、形式美和园林布局的形式。4.熟悉园林静态空间艺术构图和园林动态空间布局方法,掌握园林色彩艺术构图以及色彩在园林中的运用。5.掌握园林造景的各种手法。绪论01概述园林规划设计这门学科其实是一门内涵丰富且实际应用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包括了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所以,用总结概括性的语言描述,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1文学家5植物学家2建筑师6生态学家园林规划设计师3艺术家4工程师概述1.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园:四周是围墙、范围,引申为建筑;上面是土,引申为山石;中间是井引申为水体;下面是芽,引申为植物。(见课本1)园林:由此可以将园林解释为“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运用山水地貌、建筑构筑物、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创作而成的绿色统一体”。规划设计:何为规划设计,“规”者,规则、规矩之意;“划”者,计划策划之意;“设”者陈设、设置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宏观)园林绿地设计(微观)概述2.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和对象3.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4.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5.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案例赏析1.德国体育公园案例赏析2.意大利25VERDE森林公寓案例赏析2.意大利25VERDE森林公寓案例赏析3.美国雅各布贾维茨联邦大厦广场案例赏析3.美国雅各布贾维茨联邦大厦广场案例赏析3.美国雅各布贾维茨联邦大厦广场案例赏析4.加拿大Poppy广场案例赏析4.加拿大Poppy广场案例赏析4.加拿大Poppy广场案例赏析4.加拿大Poppy广场案例赏析5.美国波特兰演讲堂前庭广场案例赏析5.美国波特兰演讲堂前庭广场案例赏析5.美国波特兰演讲堂前庭广场案例赏析6.山东烟台青龙山文化广场案例赏析6.山东烟台青龙山文化广场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毕业设计赏析园林规划设计概述02提纲目录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园林素规划设计概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1.概念:所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给类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适宜人居的城市人工自然系统。2.功能: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净化空气调节温度调节湿度净化水体净化土壤通风防风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3.分类及特征:(1)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方法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50137-2011)》,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2)各类绿地的主要特征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公园绿地综合公园街旁绿地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绿地之外了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其他绿地:对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附属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储藏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4.城市园林绿地评价指标:(1)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2)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3)城市绿地计算原则与方法(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人均绿地面积(3)城市绿地率(4)城市绿化覆盖率(5)城市绿地系统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5.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p11)(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综合考虑,全面安排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3.均衡分布,功能多样4.远近结合,创造特色(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形式和手法原则形式块状绿地布局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手法点线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6.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1)树种规划依据(2)树种规划的一般原则(3)树种规划的方法(4)树种选择原则(5)中国不同区域代表性树种中外园林概述第二节中外园林概述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中国日本朝鲜(受中国影响,以写意山水为主)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教堂园古希腊罗马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以规则式为主中外园林概述第二节中外园林概述中国四大园林: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中外园林概述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中外园林概述第二节中外园林概述1.中国园林发展阶段商周秦汉转折期生成期全盛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新兴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古典园林中外园林概述(一)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1200多年。(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中外园林概述(二)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转折期主要内容介绍(1)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变化的时代。(2)佛教和道教开始流行,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开始出现。(3)山水画、山水诗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山水园发展起来(“明月清风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4)出现了公共旅游的城郊风景点。(兰亭)(5)代表作: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中外园林概述(三)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园林全盛期的主要内容介绍(1)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臻于全盛。(2)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完全成型,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3)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相互渗透,并促进私家园林的发展。(园林开始具有诗画的情趣意境美)(4)寺观园林世俗化(5)文人园林兴起(辋川别业、庐山草堂)(6)园林中“置石”普遍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山居唐代写意山水园中外园林述(四)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园林成熟前期的主要内容介绍(1)园林持续发展而介于完全成熟的境地。(2)两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阶段。(3)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4)叠石、置石显示高超技艺。(5)景题、匾联广泛运用。(6)写意山水园的塑造,得以完成。艮岳平面图中外园林述(五)园林的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园林成熟后期的主要内容介绍(1)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颓废的倾向。(2)出现两个造园活动高潮:a明中晚期南北两京和江南一带私园的繁荣;b清代中叶清帝苑囿和扬州、江南各地私园的兴盛;(3)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4)公共园林较为普遍。(9)造就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明计成《园冶》)(六)园林的新兴期——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外园林概述2.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特点:(一)造园之始,意在笔先(二)相地合宜,构园得体(三)因地制宜,随势生机(四)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五)欲扬先抑,柳暗花明(六)起结开合,步移景异(七)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九)文景相依,诗情画意(十)胸有沟壑,统筹全局中外园林概述3.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一)日本庭园(1)日本气候温润多雨,山明水秀,为造园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日本民族崇尚自然,喜好户外活动。中国的造园艺术传入日本后,经过长期实践和创新,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园林艺术。(2)不同历史时期的日本庭园风格。(3)日本庭园的分类主要有林泉式、筑山庭、平庭、茶庭和枯山水。(4)枯山水式庭园(禅宗)枯山水概述:是日本为适应日本地理条件而建造的缩微式园林景观,现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无高山,丘陵,无河、湖、泊、溪的地理限制,使日本在园林艺术设计上探索精巧,细致,注重景观形式的象征和心理的感受,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用线条表示水纹,如一副留白的山水画卷。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因其无水而喻水,因无山无水而得名。寓意: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于极致——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中外园林概述(一)日本庭园1.京都金福寺枯山水庭院金福寺位于京都北郊,属南禅寺派,这里不仅是当地人们非常喜爱的赏枫之地,也是京都著名的枯山水庭园之一。金福寺的枯山水庭院主要由白砂布置而成,背靠假山,风格简单质朴,使观者内心平静,而待花开之时,砂石的洁白与杜鹃的艳丽又形成强烈的反差,美得炫目。中外园林概述中外园林概述(一)日本庭园2.京都妙心寺退藏院妙心寺是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大本山,与金阁寺、龙安寺不同,妙心寺是由大大小小46处塔头组成的寺院集群,面积广阔。妙心寺境内以桂春院、春光院、退藏院三院最为有名。特别是退藏院的枯山水“元信之庭”、是由当时著名的画家狩野元信设计的。庭园以景石组合及剪枝来表现立体,并用白砂绘作曲线,这是狩野派奠基人狩野元信所特有的风格。中外园林概述3.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其造园特点(一)日本庭园中外园林概述(一)日本庭园3.京都龙安寺石庭龙安寺是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的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创建于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闻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龙安寺的石庭是以油土矮墙围成的长方形庭院,地面铺着一层细白砂石,表面梳着极整齐的波纹,此外别无一物。一直以来,关于庭园中组石的独特布局大家众说纷纭。因石庭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因此凡是入园之人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静静地凝视眼前的景致,通过砂、石之妙趣来参悟布道者的深刻蕴意。以一草一木,一砂一石为佛陀,目之所及,心为之通。这样的龙安寺石庭代表着日本人探索世界的一种传统,追求平淡、含蓄、单纯、空灵,体现出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相通的禅宗美学
本文标题:园林规划设计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60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