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习题
第1页共4页《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干种子细胞C.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D.洋葱表皮细胞2.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作是一层半透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部分是()A.细胞核B.原生质层C.细胞质D.液泡膜4.盐碱地载种植物,其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低,原因是()A.土壤溶液PH太小B.土壤溶液浓度较低C.土壤中缺肥D.土壤溶液浓度较高5.下列四项中,除了哪项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的渗透系统的理由()A.纤维素分子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C.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6.假定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7.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A.xyzB.yxzC.zyxD.zxy8.将紫色胡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深,分析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B.生物膜在高温时失去选择透过性C.高温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D.高温使细胞内形成有色物质9.新鲜鱼、肉用盐渍不易变质,其作用是()A.食盐水有杀菌作用B.浓盐水中含水少,细菌无法生存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10.细胞膜的生理特点是()A.是有一定的流动性B.有保护内部的作用C.一种半透膜D.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1.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12.脂类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细胞膜上有搬运脂类物质的载体蛋白C.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糖蛋白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13.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B.蛋白质通过细胞膜C.水分子通过细胞膜D.K+通过细胞膜14.用呼吸抑制酶处理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量不变的一组是()A.Na+、氨基酸和葡萄糖B.O2、H2O和甘油C.K+、氨基酸和葡萄糖D.K+、Ca2+和氨基酸15.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鲜蒜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间隙第2页共4页300200100YX磷酸盐050100150200时间/min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的功能16.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上的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17.原先栽种于缺磷培养液中的植物,对磷酸盐的摄入情况如图所示。图中Y代表当有空气通入磷酸盐溶液时对磷酸盐的吸收情况,X代表当有氮气通入磷酸盐溶液时对磷酸盐的吸收情况,那么以下的哪项最能说明此种情况()A.空气的加入提高了磷酸盐的氧化速度B.氮的加入阻止了磷酸盐的吸收C.主动运输的初始阶段之后跟随着一个被氮抑制的缓慢护散D.在氮存在条件下,快速护散的初始阶段之后是主动运输18.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100粒浸入红墨水中,2h后用刀片将其纵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下列对此检测原理的最正确解释是()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即不会被吸附和吸收B.如果胚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选择吸收作用19.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细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20.红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都是协助扩散21.要使细胞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胰岛素22.大分子蛋白质能够通过的结构是()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B.细胞膜和液泡膜C.选择透过性膜D.细胞壁和核孔23.用一定量α射线的处理棉花后,发现棉花不再吸收K元素了,这是因为()A.α射线杀死运载K+进入细胞的载体B.α射线改变控制了K+载体合成的基因C.α射线破坏了控制了K+载体合成的酶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产生能量24.食物中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B.消化后的物质才溶于水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5.物质进入细胞都要通过细胞膜,不同的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图表示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不同情况。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癌细胞吸收赖氨酸的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由此可见癌细胞吸收赖氨酸的方式是()A.①B.②C.③D.均有可能二、非选择题26.(8分)用2摩尔/升的乙醇和2摩尔/升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第3页共4页(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细胞液水势。(2)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水势将,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中。(3)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乙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逐渐进入细胞中,引起细胞胞液水势。(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27.(13分)对某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该海藻的离子浓度。(1)K+和Cl-进入细胞的转动方向是__________,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___________。(2)Na+和Ca2+、Mg2+进入细胞的转动方向是______,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______。(3)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Cu2+、Mg2+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4)海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共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28.(9分)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A代表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__。(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__。(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_________________。(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6)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Na+的流动过程是编号_____。29.(12分)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达到平衡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为什么?。(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0.(8分)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满足2个条件,即“半透膜和溶液浓度差”,请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几组试验,推理证明这2个条件缺一不可。实验设计:(说明设计思路)提示:可从右图中的1、2、3方面展开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BBDD6BDBCD11DACBD16CBBBA21BDADB二、非选择题26.⑴渗出变小⑵不变2mol/L的蔗糖溶液清水⑶乙二醇降低⑷大型液泡27.⑴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载体ATP供能主动运输⑵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主动运输⑶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⑷载体的种类的数量28.⑴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⑵选择透过性⑶一定的流动性⑷b、c、d⑸ba⑹c29.⑴具有[③]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⑵②的溶液浓度大于①的浓度。⑶原生质层,④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甲图中的③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而丙图中的④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⑷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复原现象。⑸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原理同上题)。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⑹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出现萎蔫现象。30.⑴有半透膜,无浓度差,无渗透现象⑵全透膜,有浓度差,无渗透现象⑶密封膜,有浓度差,无渗透现象⑷有半透膜,有浓度差,有渗透现象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42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