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达芬奇《蒙娜丽莎》19世纪末讽刺达尔文进化论的作品现代派美术家作品《LHOOQ》网络红人“小胖”英国喜剧明星“憨豆”四幅作品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文艺复兴•达尔文进化论引出的争议•现代派美术作品——否定经典权威,荒诞•网络时代的恶搞之风艺术创作是社会的反映,建立在相应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112页)这是因为A艺术创作是时代的产物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C艺术创作都是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D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马远:《雪滩双鹭图》郑板桥《竹石图》注意定点透视,重视物象,着重刻画,敷色多重,追求色彩的表现力中西方绘画的比较:1.方向:中国的绘画沿着写意的方向发展西方的绘画沿着写实的方向发展2.表现技巧:(油画)西方:不求形似,以墨代彩,随意而作,表现自我中国:(水墨画)一.新古典主义美术(1789----1815)1.社会背景:①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②资产阶级对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的追求(国内:各派势力争夺,社会矛盾尖锐;国外:反法同盟威胁着国家的安全)(需要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2.代表及作品:(法)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法)安格尔《泉》③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3.特点:①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②艺术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强调艺术形式的严整与和谐,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4.影响:①对法国大革命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②对于促进西方美术走向高潮起了开路先锋作用二.浪漫主义美术(1815----1830)1.社会背景:①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②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2.代表及作品:(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3.特点:③美术技巧上: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重色彩轻素描①思想内容上:重感性,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②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满现实,追求理想世界,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三.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起)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地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1.背景:2.代表及作品:(法)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罗斯)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特点:③美术技巧上: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追求形状和色彩的逼真①思想内容上:以社会现实生活为素材,着重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②艺术表现形式上: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对艺术中陈腐的题材进行斗争印象派:广义:发端于绘画,扩展到雕塑、音乐、电影等领域。四.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前期印象派(19世纪后半期)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1.前期印象派(19世纪后半期)⑴背景:不关心主题思想,反对保守陈腐的思想借助光学领域的成就,强调---瞬间印象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光学的进步①客观因素:②主观因素:⑵代表及作品:(法)莫奈:《日出.印象》(法)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日出·印象》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的景象。《打阳伞的少女》(法)莫奈莫奈《阿尔让特依的帆船》莫奈《圣阿德雷斯的阳台》②在美术技巧上: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⑶特点:①在内容上: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陈腐保守的主题思想。主要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自然风光2.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矛盾尖锐⑵代表及作品:(荷兰)凡高:《向日葵》(法)塞尚(法)高更凡高《向日葵》系列画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当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在他笔下,向日葵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有生命的生命体。⑶后期印象画派的特点:④吸收了包括中国水墨画的写意风格①强调个性的抒发②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③画风开始向现代派演变,强调主观表现比较后期印象画与中国写意画:1.西方:后期印象派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对一些非本质的东西加以模糊化,它们把画中的景物和事件处理得非常模糊,近乎写意;是油画。2.中国: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作品含蓄的意境;是水墨画。五.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以来)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③科技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探索创新精神)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战争的幽灵)1.背景:②伴随着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不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是把双刃剑)2.代表及作品:(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镜子前的少女》《戴帽的女人》《格尔尼卡》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3.特点:③在技巧上: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①在思想上: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个人主义),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种各样复杂心理(虚无主义)②在形式上:深受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同时吸收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大胆地运用各种新材料小结:理性(新古典主义)追求真实(现实主义)瞬间印象(前期印象派)---------------------------------客观再现感性(浪漫主义)个性抒发(后期印象派)完全自我(现代主义)--------------------------------主观表现
本文标题:第23课美术的繁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4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