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国外二甲双胍不良反应报告综述[1]
专题论坛SpecialForum27药品评价2011年第8卷第1期二甲双胍是临床最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药品说明书载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头痛,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为大便异常、低血糖、肌痛、头晕、指甲异常、皮疹、出汗增加、味觉异常、胸部不适、寒战、流感症状、潮热、心悸、体重减轻等,可以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但是极少引起贫血,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罕见。在临床实践中,因其被广泛使用,不良反应的报告也日趋增多,现就近年来国外有关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报告作如下综述。1.二甲双胍过量使用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和肾损伤Lacher等[1]报告了一名15岁女孩在服用38.25g二甲双胍(0.55g/kg体重)企图自杀后出现了乳酸酸中毒和肾损伤。女孩服用二甲双胍1~2h后表现为嗜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为9/15,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水平为6.4mmol/L,血糖166mg/dl,pH7.29,血清碳酸氢根17mmol/L,碱剩余-10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3h后,GCS评分为7/15,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8.7mmol/L,血糖49mg/dl,pH7.2,血清碳酸氢根15mmol/L,碱杨晓晖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年,主编《实用中医肾脏病学》、《当代心脑肾肝胆病医方集成》等著作15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等奖励多项。Adversereactionofmetformin:foreignliteraturereview国外二甲双胍不良反应报告综述杨晓晖1张力2邓媛瑗1华国栋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61中图分类号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09(2011)01-0027-06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不良反应专题论坛SpecialForum28药品评价2011年第8卷第1期剩余-15mmol/L,肌酐最高值为2.4mg/dl,二甲双胍的血药浓度为165mg/dl(治疗水平2mg/L)。服用二甲双胍5~6h后,女孩接受了两次血液透析,血清乳酸降至4.4mmol/L,二甲双胍浓度减为14mg/L。Shenoy[2]报告了一名48岁男性患者,有酗酒史,每日3次服用二甲双胍,每次500mg,已8年,因严重呕吐和腹泻腹痛1天急诊,检查发现患者呈昏睡状态,呼吸困难,频率20次/分,心率92次/分,血压110/74mmHg,血氧饱和度为9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33×109/L,中性粒细胞81%,血小板297000/ml,碳酸氢根7.0mEq/L,肌酐2.9mg/dL,尿素氮16mg/dl,阴离子间隙33,血糖288mg/dl,血清渗透压315mOsm/kg,乳酸25.0mmol/L,血乙醇5.9mg/dl,动脉血气:pH6.85,PCO2和PO2分别为17和133,血氧饱和度95%。经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后,乳酸性酸中毒得以改善。Brassoe等[3]报告了2名女性患者,在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期间出现了乳酸性酸中毒,其中1人死亡。患者1:67岁,患有高血压病,10年来一直每日3次服用二甲双胍500mg,入院时患者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实验室检查pH6.66。碱剩余-29.8mmol/L,血清乳酸为26.2mmol/L。患者肌酐、钾离子偏高,钠离子偏低,阴离子间隙偏高。经抢救后酸中毒逐渐纠正,患者的乳酸和肌酐降低,但是肝药酶升高,出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一般状况改善较慢,突然出现意识丧失,CT扫描显示大范围脑出血,患者死亡。患者2:72岁,17年来一直每日2次服用二甲双胍500mg。入院时呕吐、腹泻腹痛、无尿,实验室检查pH6.72,碱剩余为-29.3mmol/L,乳酸21.3mmol/L,肌酐884mmol/L,阴离子间隙偏高。治疗后代谢性酸中毒纠正,乳酸逐渐恢复正常,肝功能检查显示淀粉酶轻度升高,除外心梗。患者昏迷,CT示大范围脑梗死,随访时患者严重残疾。2.贫血2.1巨幼细胞性贫血Fujita等[4]报告一名67岁女性患者,每日服用2次二甲双胍,每次250mg,10个月后,患者确诊巨幼细胞性贫血。检查示:血红蛋白10.7g/dl,红细胞2.61×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为120.3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为41.8pg。维生素B12水平为131pg/ml。于是立即停用二甲双胍,并肌肉注射和口服甲钴铵。3个月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治愈,未再复发。2.2溶血性贫血Meir等[5]报告一名68岁女性患者每天服用3次二甲双胍,每次850mg。2周后出现了极度乏力,血红蛋白从一周前的12g/dl下降至8g/d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96dl,网织红细胞11%,血清铁、转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均正常,而铁蛋白偏高。血清胆红素降为35mmol/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正常上限,库姆斯试验(Coombstest)为阴性。停用二甲双胍后,输注2U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升至11g/dl,并保持稳定2个月。出院1个月后检查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动显著降低。2.3溶血性贫血并黄疸Lin等[6]在1998年报告了首例服用二甲双胍出现的溶血性贫血和黄疸。患者46岁,二甲双胍用量为500mg每日3次,10天后患者出现了乏力不适和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非结合胆红素、LDH升高,但转氨酶正常。血红蛋白为11.7g/dl,红细胞比积为37.6%,平均红细胞体积104fL,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5%。停用二甲双胍后,黄疸好转,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后恢复二甲双胍500mg/d,血清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升高,5天后停用二甲双胍,血清胆红素又恢复正常。3.维生素B12缺乏/吸收不良Liu等[7]报告了2名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时出现了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患者1:82岁,2型糖尿病病史20年,多年服用二甲双胍1g,每日2次,同时服用法莫替丁,出现了进行性下肢乏力和记忆减退。检查时发现患者下肢肌力下降,反射消失,震动觉和本体感觉丧失。患者呈共济失调步态,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为9/30。检查结专题论坛SpecialForum29药品评价2011年第8卷第1期果示血红蛋白10.3g/dl,维生素B12为97pmol/L,叶酸正常。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并开始维生素B12治疗,步态、腿部力量、MMSE和血液学异常均改善。患者2:女性,年龄不详,8年来一直用二甲双胍,近两年来出现了腹泻。血红蛋白为9.4g/dl,维生素B12为125pmol/L,希林试验示消化道吸收不良。二甲双胍停用,腹泻和血液异常好转。Gilligan[8]报告了一名63岁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剂量不详)已有5年,呕吐恶心3年。检查发现维生素B12为109.7pg/ml。红细胞压积较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患者有中度大红细胞症。希林试验结果为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用磺酰脲药物替换二甲双胍后,又口服维生素B12两个月,复查希林试验提示维生素B12吸收正常。4.促甲状腺激素减少Vigersky[10]首次报告了4位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过程中出现了TSH减少,全部患者同时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患者1:58岁男性,服用控释二甲双胍100mg/d治疗8个月,血清TSH下降,从1.6~1.9mU/ml降至0.11mU/ml。二甲双胍停用6个月后TSH升至基线水平。约2个月后患者复用二甲双胍1500mg/d,约1年后TSH为0.11mU/ml,于是用罗格列酮替代二甲双胍,TSH正常。患者2:67岁女性,用二甲双胍500mg/d治疗2型糖尿病,2个月后TSH由0.64mU/ml降至0.31mU/ml。将二甲双胍增至1000mg/d后,血清TSH减为0.17mU/ml(患者预后不知)。患者3:66岁男性,服用二甲双胍100mg/d,治疗2型糖尿病,6个月后TSH从1.30mU/ml降至0.14mU/ml。减少左甲状腺素后,其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从1.65减至1.06ng/dl(患者预后不知)。患者4:57岁女性,服用控释二甲双胍500mg/d治疗2型糖尿病,3个月后TSH由1.91mU/ml降为0.39mU/ml。停用二甲双胍5、14周后,TSH分别为0.54mU/ml、1.17mU/ml。5.皮肤病变Burger[11]报告了首例使用二甲双胍致多形性红斑病例。患者58岁,4年来一直服用二甲双胍500mg每日2次治疗2型糖尿病,出现了皮疹。停用药物3天后患者于急诊就诊,检查发现患者胸、背、颈部,手掌和四肢外侧出现瘙痒性痛性皮疹。用苯海拉明和炉甘石洗剂治疗2周后好转,未再出现其他并发症。6.碱中毒Bryant[12]报告了首例服用二甲双胍发生的碱中毒病例,患者84岁,3天前用二甲双胍(剂量不知)治疗2型糖尿病,到急诊后,患者失去方向感,意识丧失,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血压为169/90mmHg,心率120次/分,库斯莫(Kussmaul's)呼吸,频率24次/分,血氧饱和度99%,血糖307mg/dl,pH7.66,PCO212mmHg,PO2123mmHg,乳酸3.7mmol/L,肌酐和尿素氮分别为1.3mg/dl和42mg/dl,CO2为13mEq/L,阴离子间隙为14。临床毒理学家推测诊断为二甲双胍毒性,建议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其他药物除了二甲双胍以外继续使用。第二天患者感觉良好,未有任何主诉,检查示精神状态恢复至正常基线。随访时患者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电解质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7.低血糖Zitzmann等[13]报告了首例二甲双胍致老年患者低血糖。患者79岁,女性,使用喹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近3年,才开始服用二甲双胍850mg每日2次。在服专题论坛SpecialForum30药品评价2011年第8卷第1期用二甲双胍以前,患者没有出现过任何低血糖症状。服用二甲双胍2个月后,因恶心、眩晕怀疑脑血管缺血和意识不清逐渐加重就诊,入院时患者困倦昏迷,血糖为2mmol/L,HbA1c4.6%,钾离子3.34mmol/L。腹部超声和CT检查提示双侧肾实质囊肿和肾下极有一个梗死灶。输注葡萄糖液后,患者意识马上恢复,不到1h患者苏醒。1.5h测血糖为15.7mmol/L,3.5h测为5.7mmol/L。第二天,患者空腹血糖值为3.8mmol/L。8天内低血糖没有复发。8.消化道不良反应8.1腹泻Foss[14]报告一名49岁患者,5年来一直每日3次服用850mg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逐渐出现慢性腹泻,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服用洛哌丁胺2个月后,腹泻加重,每日排便3~4次,同时伴有尿失禁、恶心和腹部痉挛,阿托伐他汀停用后腹泻依旧存在。3个月后停用了二甲双胍,腹泻于3天内好转。7个月内没有再出现腹泻。8.2消化道出血Burrull-Madero[15]报告一名44岁男性患者,6个月以来患者一直服用二甲双胍1.7g/d治疗肥胖,因严重下消化道出血住院,停用二甲双胍后,对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6天后出院。1年随访中患者没有再出现消化道出血。8.3急性胰腺炎Ben等[16]首次报告一名21岁女性患者,过量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服用二甲双胍45g(53×850mg)2h后出现了呕吐和上腹部持续疼痛。10h后出现腹部轻度压痛,血压120/60mmHg,心率68次/分。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pH6.96,PO2136mmHg,PCO215mmHg,碳酸氢根3.4mmol/L,血氧饱和度97%,离子间隙37mEq/L,实验室检查:钠离子145.4mmol/L、钾离子4.98mmol/L、氯离子94mmol/L,血糖1.3mmol/L。按低血糖和乳酸性酸中毒治疗,2h后血压为90/40mmHg,心率114次/分,腹部压痛未有缓解。血糖25mmol/L,白细胞计数46.3×109/L,怀疑为胰腺炎。实验室检查示脂肪
本文标题:国外二甲双胍不良反应报告综述[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30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