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ɡuīlǜzhèndìnɡkuānchǎnɡyánɡyìchóngshānjùnlǐng()()()()()hóngshuǐlǎnduòtuījiānmóhūzhǎnxīnxíjī()()()()()()二、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4分)1、小猫已经学会淘气,耍个没完没了(leliǎo),但是跌倒了(leliǎo)马上起来,再跑再跌。2、这数(shǔshù)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shǔshù)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去。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随()而安不可思()绿树成()()不相让腾云()雾从()不迫气()雄伟身材魁()骨肉同()()然大悟()疲力尽受益()浅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8分)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齐头并进,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__。2、四面荷花三面柳,。3、待到重阳日,。4、孤帆远影碧空尽,。5、,西出阳关无故人。6、没有大胆的猜测就。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1、绿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学校北边的院墙。(缩句)2、我感激我的启蒙老师。(改为反问句,意思不变)3、他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被字句:把字句:4、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白公鹅。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属于它。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六、修改病句。(5分)1、跑完800米后,感到四肢酸痛。2、节日的校园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3、这足球的主人是四年(6)班小刚买的。4、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时时在我耳边回响。5、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七、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狼说:“好,我放了你。不过你得告诉我,为什么你们松鼠这样欢欢乐乐,总在树上蹦蹦跳跳,而我总是闷闷不乐?”()一只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不小心跳到一只睡觉的狼身上,狼猛地跳起来,要吃掉松鼠。()狼把他放了。松鼠上了树,对狼说:“你老闷闷不乐,是因为你凶恶。我们欢欢乐乐,是因为我们善良,不做坏事。”()松树请求说:“放了我吧!”()松鼠说:“你先放我回到树上去,我才告诉你,要不然我实在怕你,讲不出来。”八、(一)、根据《古诗两首》回答问题。(14分)1:解释下列词题:__只缘:_____不识:____横看:__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一诗中哪句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请把《游山西村》补充完整。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6、《游山西村》作者,(朝)著名诗人。本诗蕴含的哲理是_。7、《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二)认真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选段,按要求答题。(分)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坚定()()清晰()()崛起()()欺凌()()2、我会用“抱负”造一个句子:3、第1自然段在文在是段,起到的作用。4、朗读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A、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B、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5、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词语。(1)“有志者”的意思是_,“效”的意思是_,“周生”指_,“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2)“静静地”看出周恩来。6、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词。(1)大声叫好。()(2)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7、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思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什么?8、“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抱负和胸怀”是指9、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应该怎么做?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岔路失羊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chuī)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1、结合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老:A、陈旧的B、年岁大C、经历长,有经验D、跟“嫩”相反E、长久F、经常,总是G、极,很H、加在称呼上(1)又不是老师您的()(2)老是东一鎯头,西一棒槌的。()(3)他老远就和熟人打招呼。()(4)这是一座老房子了。()2、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2分)3、读句子,回答问题。(3分)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闷闷不乐”?)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十、习作。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我们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想象一下我们未来的教室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以《未来教室》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字数在400字左右。答案四、4分)1、严格2、严肃3、严厉4、继续5、连续6、陆续7、只要„„就„„8、即使„„也„„五、(5分)1、爬山虎爬满了院墙。2、我怎能不感激我的启蒙老师呢?3、学习上的困难被他克服了。他把学习上的困难克服了。4、不但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白公鹅,而且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属于它。六、(5分)1、跑完800米后,我感到四肢酸痛。2、节日的校园里,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3、这足球的主人是四年(6)班小刚。4、老师那亲切的教导时时在我耳边回响。5、我们必须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七、(5分)31524八、1、坚决动摇清楚模糊兴起覆灭欺负扶助2、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远大的理想,才能不断向前,功成名就。3、过渡承上启下4、B5、有志向的人仿效周恩来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向周恩来学习6、正在认真思考,不急于表明自己的观点6、喝彩铿锵有力7、他在想为什么而读书8、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9、提高能力,适应将来的生存发展环境。(增长见识,学会认识处理复杂问题)(修身养性,培养健康积极的个人品格。)九、1.HFGA2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就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3.闷闷不乐:心里不高兴,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扬子“闷闷不乐”是因为他从众人岔路追羊这件事,想到了求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学习不专一,就不会有收获。(或者摘抄原句)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西一棒槌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4、告诉我们寻找真理不易,世上的事理是复杂的,如果选择不正确的方向,就会像在岔路上找羊一样,难以找到真理。如果我们只是凭着三分激情来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过了以后就不去再巩固,那么我们将一事无成,如果我们选好一门就去坚持不懈地钻研,精益求精,就一定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成就。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12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