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四十四章-维生素类及矿物缺乏用药
第四十四章维生素类及矿物缺乏用药第一节维生素类第二节矿物质缺乏用药类第三节其他维生素类及矿物缺乏用药3维生素的发现在第一种维生素被发现之前,许多特定食物的一些特殊的预防疾病的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例如,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曾经指出,–动物肝可以防治夜盲症(维生素A)–用谷皮熬粥可以防治脚气病(维生素B1)4–18世纪,发现在食物中添加柑橘类水果可以防治坏血病。5维生素的发现1912年,波兰化学家CasimirFunk发现糙米中能够防治脚气病的物质(维生素B1)是一种胺。Funk称这种物质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vitamin,中文称为维生素或维他命。第一节维生素类定义: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微量低分子化合物。根据溶解度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脂溶性维生素:A,D,E,K一、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VitaminB1)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维生素。化学结构:由噻唑环和含氨基的嘧啶环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维生素B1(VitaminB1)【来源】﹡米糠,麦麸,黄豆,酵母,瘦肉和花生等食物中。﹡维生素B1药品多为人工合成。维生素B1(VitaminB1)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多种神经炎症,如脚气病(Beriberi)。“脚气”的意思是指绵羊,因为“患这种疾病的人,在走路时像绵羊一样膝部摇动和腿抬高”11维生素B1(VitaminB1)【药理作用】﹡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的作用。﹡焦磷酸硫胺(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参与身体的糖代谢。乙酰胆碱胆碱脂酶水解胆碱+乙酸维生素B1(VitaminB1)【临床作用】﹡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脚气病”,周围神经炎及消化不良。﹡肠系统疾病及胃切除后维生素B1的补充。﹡妊娠或哺乳期补给﹡甲状腺功能亢进、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维生素B1(VitaminB1)【不良反应】﹡毒性甚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注射给药偶见过敏反应,静脉注射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课本P344案例分析讨论维生素B1(VitaminB1)【用药注意】﹡一般不宜静脉注射,如注射使用应预先作皮试。﹡不宜与碳酸氢钠、氨茶碱等碱性药物配伍使用。维生素B2(VitaminB2)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最早是在牛奶的上层乳清中发现存在一种黄绿色的荧光色素。稳定性:在酸性环境中稳定,与碱或遇光易破坏。维生素B2(VitaminB2)【来源】﹡绿叶蔬菜、肝、蛋、肉类、酵母、黄豆中。维生素B2(VitaminB2)【药理作用】﹡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保护皮肤毛囊黏膜及皮脂腺的功能;﹡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生素B2(VitaminB2)维生素B2缺乏时,在临床上表现为眼、口腔、皮肤的炎症反应。可引起口角炎、舌炎、鳞屑性皮炎、视觉模糊等。20维生素B2(VitaminB2)【临床作用】﹡维生素B2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脂溢性皮炎”、“视网膜炎”等;﹡妊娠或哺乳期补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压力大状态的人,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B2(VitaminB2)【不良反应】﹡由于维生素B2微溶于水,肠道吸收也较有限,所以几乎无毒性。【用药注意】﹡大量服用时尿呈黄色,为正常现象。维生素B6(VitaminB6)维生素B6是一组含氮的化合物,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种形式。维生素B6(VitaminB6)【来源】﹡广泛存在于鱼肉蛋豆类及谷类食物中,人体肠道内细菌也可合成。维生素B6(VitaminB6)【药理作用】﹡构成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与辅酶A及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有关;﹡妊娠期间服用大剂量维生素B6,易导致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维生素B6(VitaminB6)【临床作用】﹡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防治异烟肼中毒;﹡减轻妊娠、放射治疗及抗癌药所引起的呕吐;﹡辅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等疾病;﹡治疗新生儿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维生素B6(VitaminB6)【不良反应】&【用药注意】﹡孕妇接受超量维生素B6,可致新生儿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烟酸,在体内转化为烟酰胺发生作用。二者统称为维生素PP。【来源】广泛存在于肝、肾、瘦肉、鱼、米糠、麦麸、谷类等食物中。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药理作用】﹡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作用;﹡参与糖和脂肪的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扩张末梢血管水平;﹡维护皮肤、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缺乏维生素PP时,糖和脂肪的代谢障碍,发生糙皮病:—轻度症状:疲劳、乏力、工作能力减退,记忆力差以及经常失眠。典型症状为“三D”症状:皮炎(dermatits)腹泻(diarrhoea)痴呆(depression)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临床作用】﹡防治糙皮病;﹡防治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用药注意】﹡维生素PP过量,导致皮肤发红,高尿酸血症,肝和眼异常。维生素C(VitaminC)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来源】﹡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VitaminC)【药理作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发挥递氢作用;﹡参与物质代谢;﹡促进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对毒物的解毒能力。维生素C(VitaminC)【临床作用】﹡治疗维生素C缺乏证,即坏血病;﹡辅助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心源性休克;﹡解毒、改善肝功能。维生素C(VitaminC)【不良反应】&【用药注意】﹡过量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体内会产生大量草酸,有可能导致泌尿系结石;﹡大量长期服用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坏血病。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VitaminA)【来源】动物性来源:–维生素A1(视黄醇)存在于海产鱼肝、乳脂和蛋黄中。–维生素A2(3-脱氢视黄醇)存在于淡水鱼肝中。植物性来源–维生素A原:植物中存在的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VitaminA)【药理作用】﹡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及正常的功能;﹡参与视觉细胞中感光物质的合成维持暗视觉;﹡参与氧化过程,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维生素A(VitaminA)缺乏维生素A时,导致夜盲症(雀目):维生素A缺乏,视紫红质合成减少,感弱光能力降低,患者暗适应时间延长,严重出现夜盲症。维生素A(VitaminA)【临床作用】﹡治疗维生素A缺乏证,即夜盲症;﹡防治佝偻病和软骨病;﹡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外用可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A(VitaminA)【不良反应】&【用药注意】﹡大量长期服用可致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维生素D(VitaminD)维生素D有多种,主要有维生素D2和D3。【来源】﹡维生素D3富含于鱼肝油、蛋黄、牛奶中。﹡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阳光或紫外线照射转化为可吸收的维生素D2。维生素D(VitaminD)【药理作用】﹡影响钙与磷在小肠的吸收,促进钙、磷在骨组织中沉着,使骨组织钙化,是骨骼发育不可缺乏的物质;﹡维持血钙、血磷的平衡。维生素D(VitaminD)缺乏维生素D时,钙磷代谢失常,影响骨质的形成,则导致佝偻病(儿童)和软骨病(成人)。维生素D(VitaminD)【临床作用】﹡防治佝偻病、骨软化症、婴儿手足抽搐症和骨质疏松,常与钙剂合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大量长期服用,可出现高钙血症,软骨组织钙化,胃肠道反应等,停药可迅速改善。维生素E(VitaminE)维生素E,与生殖功能有关,又称生育酚。【来源】﹡广泛存在于食用油、如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豆类以及粗粮中。维生素E(VitaminE)【药理作用】﹡维持正常生育功能;﹡抗氧化作用;﹡改善脂质代谢,改善末梢循环。维生素E(VitaminE)【临床作用】﹡治疗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男女不育症及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血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维生素E(VitaminE)【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不良反应轻微;﹡大剂量常见胃肠反应,偶见凝血时间延长等。
本文标题:第四十四章-维生素类及矿物缺乏用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707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