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第二讲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2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灵魂”“血肉”“骨架”“细胞”第二讲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文章写作四要素文章写作人体构成一、主旨:(P23)(一)主旨:中心思想、基本观点、主要问题(二)作用:“意犹帅也,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决定着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所以:“意在笔先”(三)什么是好的主旨?鲜明正确集中主旨深刻(四)确定主旨的原则(P25)符合国家的法规和政策符合机关领导的意图单一鲜明,针对性强(五)主旨彰显的方法(P25-26)标题点旨开宗托旨篇末点旨呼应显旨转换揭旨小标题显旨说说下面应用文的显旨方法1.《2010年度工作总结》2.2010年7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快信息化发展,规范信息化工作,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戴高乐在英国伦敦向法国人民发表了《反法西斯广播演说》,最后,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西斯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对时局产生悲观的念头。(开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结尾)二、材料(P24)(一)概念和作用: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表现应用文的主旨所搜集或积累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或论据。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物质基础。主要用来证明文章的观点,使文章的观点言之成理、有说服力。(二)材料的种类1.从材料的形态看,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2.从材料产生时间看,分为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3.从材料性质看,分为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4.从材料来源看,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材料来源观察体验走访座谈(三)如何占有材料?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四)如何选用材料?(选择材料的标准P26)1.围绕主旨选择材料2.符合文体的要求3.选择典型、真实、新颖的材料(五)材料处理的方法(P27)类化法帅选法浓缩法截取法(六)合理使用材料的方法1.先亮主旨,后举材料2.先举材料,后亮主旨3.边举材料,边亮主旨三、思路和结构(一)思路(教材P30页)1.文章思路是作者构思和写文章时,有规律、有条理、有方向、连贯的思维过程的路线。2.思维对应用文书结构的作用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思路是文章的脉络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如果思路杂乱不清,文章结构就杂乱无章;如果思路不缜密,不清晰,文章结构就不严谨不清楚。要想把文章写的完整严密、条理清楚,必须理清思路。3、应用文书写作常用的思路递进思路并列思路比较思路归纳思路演绎思路总分思路因果思路(二)结构含义:对材料的组织安排和谋篇布局要求:1、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2、要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3、要做到层次清楚,思路清晰4、要适应不同文种的体式特点应用文的结构类型1.篇段合一式2.两段式3.三段式4.多段式5.条文式(1)章断条连式(2)条文并列式。6.总分式7.并列式8.贯通式9.表格式10.不成文式四、应用文的语言及表达方式(一)表达方式1.记叙(P54)记叙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事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应用文记叙的特征:①以记事为主,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②以概述为主,极少具体详细的叙述。③以顺叙为主,讲求平铺直叙。④以平实为主,极少华丽、渲染。⑤常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运用,如夹叙夹议等。二、说明(P52)所谓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关系、功用等属性,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的表达方式。1.应用文说明的特征1)常与议论、叙述结合使用。2)多种说明方式同时使用。3)更讲究说明的客观性、内容的科学性和语言的准确性2.应用文常用的说明方法1)定义说明2)举例说明3)分类说明4)数字说明5)比较说明6)图表说明1.营业税设置了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多属于高消费的范围,因此规定了5%至20%的税率。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说明B.分类说明C.图表说明D.定义说明B2.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544.3元提高至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708.6元提高到192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实际增长5.7%,是建国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说明B.数字说明C.诠释说明D.定义说明B3.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俄国的贝加尔湖,由于污染,湖中的水生物至少比50年前灭绝了一半。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说明B.分类说明C.比较说明D.定义说明C4.中年知识分子一般都是中坚力量,担负着较重的工作任务。他们平均每天工作和上下班路途时间为9小时20分,比同时调查的625名其他职工多4.8%。其中,大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比工人多15.4%。他们在校加班加点;校外要辅导、访问学生;回家要备课、批改作业。这段文字采用的说明方式是()。A.引用说明B.数字说明C.举例说明D.比较说明BD5.“连锁经营主要是指在零售业、饮食服务业中若干同行店铺,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统一管理等方式连接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这句话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说明B.分类说明C.诠释说明D.定义说明D三、议论所谓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就是讲道理的方式。1.应用文议论的特征①重数据、重材料,以正面议论为主,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②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如夹叙夹议。五、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表达思想、构成文章的基础。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应用文语言的要求准确语言要求平实简洁得体规范明确:明白、确切1.使用书面语言,不用或少用口语、俗语,不生造词语,不写错别字。2.避免表达歧义。3.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和句式的选择。4.注意表达逻辑准确。1.准确2.平实平实即平易、质朴、实在不夸张、不虚妄、不追求华丽深奥,而强调朴实得体。通俗、易懂、自然、朴素。“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3.简洁简洁就是简约、精当。“言约意丰”、“言简意赅”就是这个意思。写作时要做到“句中无余字,篇内无赘语”。4.得体得体:适合交际题旨和语境1.要符合作者的地位和身份2.要注意特定的场合3.要适合对象4.要符合应用文的语体要求5.规范①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混杂。如以下错误写法:农历初一至初7放假。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95.6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②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1世纪、90年代。星期则用汉字。如:“星期五。③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3、4天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应写成“七八种”。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二)应用文的语言特点1.适当保留了一些文言文词汇如“业经、兹将、近悉、顷奉、接洽、函达、稽迟、此复、尚希、恕不、查照、洽商”等词语。“顷奉惠函,谨悉一切。”(敬辞,刚刚接到)“情况紧急,不容稽迟”(拖延,耽误)“来信收到,详情知悉,勿念。”(全部)“望函告为荷”(承受他人恩惠所表示的感激行为)“业经了解,情况基本属实。”(已经)“逾期不予办理。”(超越、超过)“兹定于……”“兹有……”(现在)2.使用缩略词语如“经贸”,“海内外”、“五讲四美”、“入世”、“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等。3.常用单音节词如:“据有关规定”,“希参照执行”4.有固定的习惯用语如称谓词、引叙词、承办词、结尾词等.语气词(包括叹词)在应用文中基本不用,如“吗、呢、啊、呀、啦、哪、哇”等。5.常用数词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1)绝对数和概数2)平均数3)百分数4)对比数(三)应用文常用的专用词语1.称谓词涉及机关时,一般直呼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涉及个人时,要直呼对方的职务或“××同志”、“××先生”;在表述指代关系的称谓时,一般用下列专用词语: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单位简称。如部、委、办、厅、局、厂、所等。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单位简称。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文书。第三人称;“该”,使用广泛,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如“该厂”、“该部”、“该同志”、“该产品”等。“该”在文件中使用正确,可以使应用文简明、语气庄重。2.引叙词引叙词,即用于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具体内容的词。常用的引叙词有:根据、按照、为了、悉、近悉、惊悉、为……特……、接……、前接……、近接……。3.经办词经办词,即用来说明工作处理过程和时间的词。常用的经办词有:兹经、业经、前经、即经、复经、均经、迭经等。4.承转词承转词指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词或过渡用语。常用的承转词有:为此、据此、故此、鉴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总之等。5.祈请词又称请示词、期请词,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与希望。常用的期请词有:即请查照、希即遵照、希、敬希、即希、希予、请、拟请、恳请、烦请、望、务求等。6.商洽词商洽词,即征询对方意见或探询对方态度的词。常用的商洽词有: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妥当、意见如何、是否同意等。7.受事词受事词,是向对方表示感谢、感激时使用的词。常用的受事词有:蒙、承蒙等。8.命令词命令词,即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常用的命令词有:着令、着、特命、责成、着即、切切、毋违、不得有误、严格办理等。9.目的词目的词是直接交代行文目的的词语,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并加速办理。用于上行文、平行文的目的有:请批复、函复、批示、告知、批转、转发等。用于下行文的有:查照办理、遵照办理、参照执行等。用于知照性的文件,如“周知”、“知照”、“备案”、“审阅”等。10.表态词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函,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常用的表态词有:照办、同意、可行、不宜、不可、同意、不同意、遵照执行等。11.结尾词结尾词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常用的结尾词有:此致、此布、特此报告、为要、为盼、为荷、特予公布、特此函达、敬礼、谨致谢忱等。12.介词:常用的介词有以下几种:1.表示关联、范围的有“关于”;2.表示对象、关联的有“对、对于、将”等;3.表示依据的有“依据、根据、遵照”等;4.表示目的的有“为了、为”等;5.表示状态方式的有“按照、参照、比照、通过”等;6.表示处所、方向的有“从、向、在”等;7.表时间的有“自从、自、于、当”等;8.表示原因的有“由于、由”等;9.表示比较的有“比、跟、同”等;10.表示排除的有“除了、除”等。(四)模糊语言的妙用1.无法确定具体概念如:“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2.准确表达事物的客观属性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3.表述相对精确的概念如:“1991年新增人口数量149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数量。”4.客观事物的属性不明确比如:“非典型性肺炎”,“不明飞行物”,“水中怪物”等.5.拟写中长期计划、规划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6.文章内容的对象宽泛如:当
本文标题:第二讲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8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