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图画文学教学目的:理解图画文学的含义,掌握图画文学的特征,了解图画文学的基本形式,能够指导儿童欣赏图画文学。教学重点:图画文学的特征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节图画文学的含义和发展一、图画文学的含义和作用(一)含义1、定义:指单纯用图画,或以图画和文字相互映衬的形式来表现相应内容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故事类作品,属于幼儿文学。)(儿童文学按年龄阶段分哪三类?)2、图画读物(图画书)分为文学类图画书和知识类图画书,图画文学属于前者。3、图画文学是由有插图的读物演变而来的,但两者有区别:有插图的读物以文字为主体,插图是辅助图画的意义不连贯插图居次要地位图画文学以图为主图画有很强的表述性,意义连贯图画占主要位置4、图画文学的作用(1)能满足儿童(主要是幼儿)的阅读欣赏需求,有利于对儿童进行智力(主要是想象力)的启蒙。(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2)有利于消除儿童在听故事时有可能产生的困惑。(因其具有直观性)(3)图画文学是“亲子共读”的最好材料,有利于亲情的连接,有利于进行温馨的文学启蒙。二、图画文学的历史与发展1、图画文学的出现,是以儿童的进一步被发现和进一步被认识为前提,并伴随着印刷技术和插图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2、明嘉靖年间的《日记故事》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图画故事书。3、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的长篇童话《河马幼稚园》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最早也是最长的童话图书故事。4、解放后,我国的图画文学呈现出中国式的发展特点:以教育为旨归的助读作用,文学推广和普及作用,文、图分家的创作形式等。5、今天的图画文学显现出的特色:玩具化、自创化(儿童和家长一起自己参与创作)、综合化(内容上和形式上)。第二节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及基本形式一、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一)可视性(塑造形象的外在特征)视觉语言(图画语言):画面(色彩、构图)图画文学以直观的、浅显的、有趣的图画故事使儿童领略到文学的精彩。显示充满趣味的、动态的、具体的、鲜明的造型特质,使作品吻合儿童的生活感受和阅读兴趣,这是图画文学作家共同的艺术追求。(二)跳跃性(文意表达方面)绘画对作品意义的表达会由于其凝固静止的绘画特征而出现跳跃。跳跃性给图画文学带来三种可能的效应:在画面组接中实现情节的完整性和结构的整体性;故事的流动感;带来画面的语言空白。跳跃性特征的作用:实现故事传达中的鲜活,激发小读者的创造性。(三)夸饰性(表现特征)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实现夸饰的途径便是对卡通、拟人、特写、夸张、漫画等手段的灵活运用。夸饰分为不变形的夸饰(用拟人、特写手法)和变形的夸饰(用漫画、夸张手段)。图画所表现的“趣”是图画文学的生命,夸饰能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四)明朗性(色彩运用方面)明朗,是指图画故事画面的色彩与内容的协调与适宜。色彩的明朗性,一方面要以形象的鲜明感为孩子们提供多样的色彩,另一方面,色彩不仅要协调,而且要与故事内容相适宜。(换言之,图画文学作家要根据故事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色彩、笔法来构成明朗清晰的画面。(五)简洁性(语言运用上)图画文学中的文字不是对图的解释、说明和补充,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图画文学是以图为主,所以文字应尽量简洁。二、图画文学的基本形式(一)纯粹用图画显现故事没有文字出现。特点:故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用画面的跳跃性表现情节的连续性。(二)图文结合显现故事一文一图或一文数图。(三)连环画是图画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图、文格外富于诗意创造的精美的连环故事书。比较多的连续画页和比较详尽的文字叙述。第三节图画文学的欣赏指导与作家链接图画文学是开启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文学熏陶和美感教育材料,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学会如何进行欣赏指导,以充分发挥图画文学的作用。一、图画文学的欣赏指导儿童进行图画文学欣赏的规律:视——听——解——创。(感知画面——接受字音的传达——了解字意——对感知、聆听和字意的综合和想象而构成整体故事)1、指导观图(角色、动作、表情、情节、环境、故事的轮廓)2、指导儿童拓展想象的空间,引导儿童进入艺术的再创造,填补叙事“空白”。(设问、提示、启发)3、指导儿童发现图画故事的第二空间,获得意外的乐趣。(指导儿童发现和理解主画面上的细节,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4、指导儿童说图大概轮廓——加上细节——融进环境描述和人物心理描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二、作家链接(自己看)
本文标题:图画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0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