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诗经》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吟唱1、《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个什么位置?2、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3.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4.它的表现手法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整体感知一读:注意字音二读:注意节奏三读:注意情感波动有人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但如果不结,爱情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古代的婚礼习俗纳采:属意女方时,请媒人作媒。今称“提亲”。问名:男方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今称“合八字”。纳吉:遣媒人致赠薄礼。今称“过文定”或“小定”。纳征:正式送聘礼。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今称“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诗经——《国风·周南·桃夭》周南·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读完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huāfénzhēn花朵色彩鲜艳如火花朵怒放出嫁和顺、亲善夫妇果实肥大家庭叶子茂盛这首诗是做什么用的?或者说,这首诗该在什么时候唱?既然贺嫁,为什么不直接说,为什么要先写桃花、桃子、桃叶,然后才表达对女子的希望和祝愿呢?《桃夭》广为人知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把新娘形容得恰如其分,给人一种照眼欲明的感觉。(形象)2.不像一般贺婚诗那样,或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地讲“宜室”、“宜家”,希望女子温顺、和善。这表现了人们对女子的要求:内外兼修。1.写花,旨在说美貌重要。2.写实,旨在说传宗的意义。3.写叶,旨在说治家的种种。归纳课外拓展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运”“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出典这儿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内容大致分为六类: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2、农事诗3、燕飨诗4、怨刺诗反映当时的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硕鼠》、《南山》等5、战争徭役诗6、婚姻爱情诗作业背诵《周南·桃夭》,并将它改写为300字左右的散文。
本文标题:诗经周南桃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1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