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主要内容: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主要内容: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第一节会计假设一、会计假设的定义◆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假定。会计核算前提条件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二、会计假设的内容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2.持续经营假设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3.会计分期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4.货币计量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1.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核算停虚假经济业务停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2.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4.可比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6.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7.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原则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三、会计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第三节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一、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现付制,是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假定在5月实际收到货款。全部计算为5月份的收入。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本文标题:会计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2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