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区政办发〔2011〕24号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崆峒区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西郊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崆峒区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三月十四日-2-崆峒区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推进我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国优”创建成果,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人口政发〔2010〕59号)和省、市人口委的具体要求,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市人口委的具体要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立足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计生“两户”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全面实施“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促进全社会和相关部门资源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相衔接,激励与制约并举、多层次结合、全方位融合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的社会氛围,确保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基本原则(一)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方筹-3-集资金,将利益导向所需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统筹计划外出生社会抚养费,重点向“313惠民工程”倾斜,形成长效保障机制。(二)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集中财力、物力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事、办实事。各部门在研究出台有关配套优惠政策时,要与人口和计生部门会商,充分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照顾和重点倾斜。(三)奖惩并举,激励为主。综合运用奖惩措施,对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加大奖励力度,确保“313惠民工程”落实到户、到人。对计划外生育的家庭要依法落实制约措施,对超生的党员、干部、职工严格落实党、政纪处分。三、目标任务以“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和市、区制定出台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为主要内容,抓好加分、资金和惠农政策等三项奖励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区独生子女领证户、农村二女节育户(包含结扎户和新农村示范村放环户)和响应国家号召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都能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一)落实奖励政策。一是对当年农村二女节育户夫妇一次性奖励3000元,并一次性办理不低于1200元的养老储蓄。二是对当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与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合同的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夫妇,一次性办理不低于1200元的养老储蓄。三是育龄夫妇双方系我区农村常-4-住居民,只生育一个女孩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由区政府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四是农村育龄夫妇在其独生子女16周岁以内申请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自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年满16周岁为止,每月给予不低于1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五是农村“两户”子女,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被录取到本科、大专院校后,凭省招办和学校录取通知书由区政府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六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夫妇符合国家奖励扶助政策的,在其年满60周岁时,每年每人给予72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七是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夫妇符合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政策的,每年每人给予960元或1200元的特别扶助金,直到亡故、子女数发生变化或康复为止。八是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夫妇符合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政策的,一次性给予1000到4000元的救助金。九是在“生育关怀行动”中,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进行救助,每个家庭一次性给予300到500元的救助金。十是农村“两户”子女,在区内初中升高中(含职业高中)时总分增加10分,省内高考录取时加10分。十一是区内农村“两户”子女在招考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总分增加10分。(二)落实优待政策。政治优待。一是优先把计划生育户中的优秀分子推荐给党组织,推优入党。二是在农村征兵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其子女入伍。三是优先推荐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员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青团代表-5-候选人。四是评选劳动模范、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各类先进个人,优先推荐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员;教育优待。一是教育部门将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村“两户”子女全部纳入政府助学金救助范围,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二是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招考、调动、安置就业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农村“两户”家庭子女给予优先照顾;生产优待。一是扶贫部门对农村“两户”优先发放扶贫贷款,落实帮扶资金,安排扶贫项目和技术培训。二是农牧部门在农村产业化工作、农业科学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中,优先照顾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结扎户,优先提供优良品种和信息,优先安排资金、项目。三是科技部门在科技下乡和各类技术培训工作中,优先为计生“两户”提供种植、养殖业的技术信息服务。四是工商部门为农村“两户”免费办理营业执照,并减免登记费。五是林业部门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免费提供林业技术培训和林业信息服务。六是妇联在评选“五好家庭”、“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好媳妇”等活动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农村“两户”家庭倾斜。七是共青团在实施“希望工程”助学活动中,优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困难学生进行救助;生活优待。一是社保、民政、农牧、林业、建设、国土部门在惠农政策按人均落实资金或项目时,独生子女领证户按照2个子女数对待,农村二女节育户按照3个子女数对待;按户落实资金或项目时,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在户均基础上提高30%。二是水务部门在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优先安排农村独生子女领证-6-户、二女结扎户家庭,安排比例不低于80%;在农村人饮工程自来水入户项目中,将实施地的农村“两户”全部纳入其中,并减免100%的入户费用。三是扶贫部门在全省确定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中,对农村独女领证户按5000元的标准安排扶贫项目,独男领证户按4000元的标准安排扶贫项目,二女结扎领证户按3000元的标准安排扶贫项目。在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时,对农村计生“两户”在资金安排上给予照顾。四是民政部门优先将农村“两户”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一般家庭提高30%。五是建设部门在“危房改造”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两户优先安排,在城市廉租房分配中优先安排独生子女领证户;就医优待。一是农村“两户”家庭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二是卫生部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二女结扎户家庭,优先享受医疗救助政策,并免缴参加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三是卫生部门对农村“两户”实行就医免收挂号费。四是民政部门在农村医疗救助和救灾款发放中,优先向计生“两户”倾斜,为农村“两户”按照医疗救助规定,提高救助标准,给予医疗救助。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11年3月1日-3月31日)。组织准备,宣传动员。召开专题会议宣传部署工作,制定下发《崆峒区创建全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通过进-7-村入户、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第二阶段:组织实施(3月31日-5月底)。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西郊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区直各相关部门立足实际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活动。第三阶段:评估验收(6月1日-7月底)。在省市检查验收之前,区上将抽组力量对各单位创建活动进行评估验收。五、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负起“一把手”责任,把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内容,亲自督促落实、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落实利益导向政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进一步靠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三)严格考核,务求实效。区上将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纳入全区人口计生目标年度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圆满完成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任务。附:“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内容-8-附:“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313”计生惠民工程,即实施三项制度,落实一个文件,抓好三项奖励。“3”是指国家“三项制度”(全国计划生育家庭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工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1”是指省上76号文件(2007年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的《关于惠农政策中进一步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通知》甘政办发〔2007〕76号)“3”是指加分奖励、资金奖励、惠农政策奖励等三项奖励政策一、加分奖励(一)省内大学录取时加10分(2005年教育部对甘肃省高招委《关于上报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性照顾项目的请示报告》的复函(教学司函〔2005〕32号)(二)初中升高中、中专录取时加10分《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三)事业单位招考加分(市、州制定的农村“两户”子女在招考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总分增加10分以上)。-9-二、资金奖励(一)特困救助(2005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办法》甘政发〔2005〕44号);(二)独生子女父母1000元奖励(《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三)3000元奖励(甘人口委知字〔2005〕39号文件规定);(四)成才计划资助(市、州建立“成才基金”,资助考入大中专院校的“两户”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三、惠农政策奖励(一)新农合优惠(2009年省政府制定下发的《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甘政发〔2009〕97号);(二)新农保优惠(2009年省人口委和人社厅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积极参与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甘人口委〔2009〕80号);(三)农村低保优惠(省人口委办公室制定下发的《关于认真落实〈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甘人口委〔2006〕77号);(四)整村推进项目奖励(2005年省财政厅、省人口委、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实施“少生快富”项目扶贫工程试点的通知》甘人口委发〔2005〕51号);-10-(五)基层惠农政策奖励(各地出台的其他惠农政策奖励)。主题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实施方案抄送:区委、人大、政协办公室。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3月14日印发(共印60份)
本文标题:利益导向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5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