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7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卷
2017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导学号56070049)要论近三十年来,最“上进”的物件,那非手机莫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手机是商务人士才拥有的“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手机一□成为人手一部或者多部的重要之物。手机不离手,成为一种常态:走路看手机撞.到电线杆.上、坐车看手机坐过站,吃饭用手机拍照把手机掉菜里,躺着刷朋友圈手机砸脸上……我们不禁产生一种疑问:手机是拿在手上的,还是长在手上的()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沃B.袄C.妖D.跃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zhuànɡɡānB.zhuànɡɡǎnC.chuànɡɡānD.chuànɡɡǎn答案:A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B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世界级课题,________“城市蔓延”的问题一直是规划师挥之不去的“痛点”,无论何种设计,都不能阻止快速城市化的“粗暴”________,有人认为,城市对耕地的占用将使世界在20多年后不能供给全部人口粮食,而城市的无序化会使这一矛盾________。A.规避扩张加剧B.回避扩张加速C.规避扩大加速D.回避扩大加剧答案:A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工匠精神”是一个古朴的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焕然一新....。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A.焕然一新B.精益求精C.脚踏实地D.粗制滥造答案:A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导学号56070050)A.为满足自己虚荣心,有的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工具。B.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在短短几个月里持续发酵,引发了韩国政坛的震荡。C.与其他的写作技巧相比,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画面刻画让人更加感到悚然心惊。D.数字化时代,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能否很好的传承。答案:B7.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要深挖井,才能出甘泉。[来源:Z§xx§k.Com]B.没有求知欲的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永远飞不起来。C.故乡是一个人最初的滋养之地,也是一个人运行的支点。D.风吹老了树林,吹瘦了河流,吹散了村里那些熟悉的面孔。答案:D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听说你要乔迁新居,若定好日期,届时我一定光临..。B.我叫小雨,今年芳龄..20岁,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领奖。C.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成功。D.您曾多次索要我的墨宝..,不好意思。有暇一定写好奉上。答案:C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想要人知道所说的是鹿,就精心画一只鹿。②人们习惯了这种图画之后,就把原来画的复杂图画简化成一定的图案符号,人们见到这个符号,也就知道它所代表的是什么了。③这些图画是非常生动逼真的,人们一看便知道画的是什么。④上古人常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画在所居住洞穴的石壁上。⑤有时还同时画几件东西来表示一件事情。A.④②③⑤①B.④③①⑤②C.①③⑤②④D.①⑤②④③答案:B10.下列各项表述中,与其他项意义都相反的一项是()A.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很难还原历史的真实。B.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并非不易还原历史的真实。C.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难道容易还原历史的真实吗?D.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不易还原历史的真实。答案:B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导学号56070051)(1)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__。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答案:(1)抱布贸丝来即我谋(2)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本大题6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①四库②,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轭省记。通籍③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④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选自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有删改)注:①七略:书目名。②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内府藏书。③通籍:指做官。④素蟫:蛀蚀书籍的蠱虫,以其为银白色,故曰“素”。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汗.牛塞屋使……出汗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C.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已经D.其切如是.这样答案:C13.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判断句。B.“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是定语后置句。C.“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表示被动关系。D.“为一说,使与书俱”,“使”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来源:Zxxk.Com]答案:C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认为帝王和富贵人家虽然藏书丰富,但真正读书的却不多。B.作者通过回忆自己早年借书不得的经历,劝勉黄生专心读书。[来源:Z&xx&k.Com]C.文章通过正反对比等方法,多角度论说了借书与读书的关系。D.文章借“书非借不能读也”阐明了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渴望得到的道理。答案:D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积藏,子辈和孙辈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大不相同。【参考译文】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你没有听说过藏书的人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他祖父和父亲积藏,子辈和孙辈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景。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的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大不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有幸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6~17题。(6分)(导学号56070052)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手法精妙,韵味无穷。B.颔联讲究对仗,如“风花”对“云月”,“误入”对“长临”。C.颈联的“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鸦鹊的活泼欢乐。D.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答案:D17.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句化用温庭筠、韦庄诗意,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不凡。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他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三、本大题3小题,共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历史记忆的真实度历史是一种记忆,和所有的记忆一样,都不可能是对过去某个时刻发生的事情的完全复原(记忆心理学)。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绝对的“历史真相”是不可得的。历史记忆中的信息和过去历史事件的符合程度,就是历史记忆的真实度。它永远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只要其程度是足够高,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信史”,作为历史研究的素材,如果真实程度中等,也可以用来做一定的参考。如果真实程度非常低,这种信息一般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什么叫做真实呢?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引入一个概念:“历史记忆的硬核”,所谓历史记忆的硬核,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的客观信息,主要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和行为给物质世界带来的结果。历史记忆的硬核,是可以通过物质世界的证据来证实或证伪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同位素碳14的检验,去鉴定某个青铜器的年代。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历史上哪一年人们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如果所采用的技术可靠性足够,对这些历史记忆信息,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硬核部分,所谓“历史的真实”就是指历史记忆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基本相同。但历史记忆中还包括非硬核的部分,如对历史人物心理的解释,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对人类行为的因
本文标题:2017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2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