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桩机施工方案(管桥钻孔灌注桩)
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沙洞线(S342路口—沈张路)DN800给水管道改造工程位于常熟辛庄镇及尚湖镇。工程建设内容为铺设DN800球墨管1074米,DN800钢管3136米,其中钢管桥管908.5米。本工程的建成将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应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1.2工程地质概况地基土构成、特征一览表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层顶标高(m)层底标高(m)土层描述①a杂填土0.40~4.401.80~4.940.54~3.37杂色,松散,含砖块、碎石及等少量生活垃圾,回填时间约10年;局部地段揭示,最大揭示厚度达4.40m(梅北路附近)。①b素填土0.60~5.401.00~5.39-1.89~3.09黄褐、灰黄色黏性土,松散,欠固结,含植物根茎,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地段夹少量碎石等,土质不均匀,最大揭示厚度达5.40m(智周路附近)。回填时间约10年;全线基本连续分布。①c坑底淤泥及浜填土0.40~0.70-0.88~0.00-1.38~-0.40灰黑色,松软,欠固结,含腐殖物,味臭,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地段夹少量碎石等,土质不均匀;部分原河道填垫地段分布为暗浜填土,现状河道河床表层揭示为淤泥及淤泥质土。①1粉质黏土0.40~3.900.10~3.09-2.99~1.55灰黄色,软塑,局部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部分地段缺失。①2淤泥质粉质黏土1.00~18.00-2.99~3.00-18.48~0.02灰黄色,欠固结,流塑,灵敏度较高,局部夹薄层粉土,夹腐殖物,味臭,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不均匀;大部分地段分布。①2C粉土---灰色,松散,很湿,局部夹粉质黏土,含云母,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标高变化大,主要分布在K9+180~K16+000地段。②1黏土1.10~8.70-18.17~1.40-21.57~-4.38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结核,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土质较均匀;分布不连续。②2粉质黏土0.40~11.4-18.48~-4.38-25.01~-6.18灰黄色~灰色,流塑~软塑,局部夹薄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或粉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不均匀;部分地段分布。②3粉土夹粉砂0.50~14.00-25.01~-3.99-27.61~-8.58灰黄色,稍密,很湿,夹粉砂较多,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含云母,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部分地段缺失。②3a粉质黏土---灰褐色~灰色,软塑~可塑,局部夹薄层粉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不均匀;部分地段分布。③1粉质黏土0.60~5.30-21.08~-16.98-22.80~-20.11灰黄色,局部青灰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部分孔揭露为黏土,局部夹少量姜石,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土质较均匀;部分地段揭示。③2粉质黏土0.60~7.40-25.38~-12.19-27.53~-17.00灰黄色~灰色,软塑~可塑,局部夹粉土、粉砂、淤泥质土薄层,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土质较不均匀;部分地段揭示。③3粉砂夹粉土1.00~4.60-27.10~-22.71-28.10~-26.82灰黄色,很湿,中密~密实,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含云母,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土质不均匀,部分地段揭示。二、编制依据根据常熟中法水务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的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所列要求,在严格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按市政工程施工与组织的一般程序,编制本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2.1所涉及的图纸、文件如下:2.1.1本工程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标前会议纪要。2.1.2现场踏勘情况和我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队伍素质、机械设备、财务实力及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2.1.3常熟通港国际物流快速通道沿线给水管道迁建改造工程(标三)施工组织设计。2.2所涉及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如下:2.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102.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2.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l20—20122.2.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3.19《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199-20102.3.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行业规范、标准。三、施工流程管桥施工顺序:施工前准备→排架搭设→钻孔灌注桩施工→墩台身及墩台帽浇筑施工→钢管焊接→钢管安装→与两侧管道碰通→防撞设施安装→防爬刺安装。四、排架搭设排架搭设具体见附图:是是否否否是五、钻孔灌注桩:第一节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定桩位埋设护筒设备材料进场钻进成孔清孔换浆吊放钢筋笼下导管、清孔沉渣是否满足要求?钢筋笼模具、支架制作台钢筋笼制作是否合格?钢筋笼存放1.25P≤1.35处理泥浆试块制作标养抗压试验否第二节钻孔灌注桩设计要求2.1本工程施工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设计图纸说明要求进行。2.2本工程围护桩施工前场地先平整。2.3桩身砼强度为C25。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桩顶处和桩身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2.4非均匀配筋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及埋设时,应确保钢筋笼的安放方向与设计方向一致。2.5灌注桩施工时应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留有钢筋锚固长度,该长度为900。2.6灌注桩应进行二次清孔,第二次清孔后的沉渣厚度应≤200,桩身混凝土灌注应在二次清孔后20分钟内进行,并应连续灌注直至桩完成,做好每根桩的成桩原始记录。2.7宜采取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砼12小时后才可进行邻桩施工。2.8非均匀配筋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及埋设时,应确保钢筋笼的安放方向与图纸一致。第三节施工准备3.1技术及安全交底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3.2施工放线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及设计提供的测量基准点,首先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工作,放线结束后会同监理人员共同验线,确认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3.3挖设循环系统本桩基工程为湿作业工艺,现场应布置泥浆沟。按照转盘式钻机钻进成孔要求,钻机施工前需挖设泥浆池及泥浆循环沟以备钻进时泥浆护壁使用。泥浆池应≥20m3,泥浆池按二级过虑设置。第4节钻孔灌注桩施工挖设泥浆循环系统设备安装就位是否合格?测导管埋深安放球胆水下混凝土灌注提导管起拔护筒由于该管桥经过盐铁塘,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搭设木桩排架架机钻孔。排架搭设长度为河岸两边各12米,宽度为11米。4.1埋设护筒根据桩位预埋护筒,护筒内径比设计桩径大100mm左右,高度0.8~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埋设误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应保持垂直;埋设护筒的孔口要大于护筒直径200mm以上,周围需用黏性土从下往上填满捣实。经测量人员用仪器复核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开钻。4.2钻机就位及校平校正钻机就位时,要做到机座平稳,转盘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得大于20mm。还必须做到“三点一线”,即天车中心,回转器中心与钻头中心线在同一铅垂线上。4.3.1循环泥浆性能注入孔口泥浆:比重=1.20~1.25;排出孔口泥浆:比重=1.25~1.35。4.3.2钻进成孔工艺操作要点(1)钻机就位确保准确,钻杆要求垂直,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经检测无误后方可开钻。(2)开始钻进时先轻压慢转,当钻头正常工作后,逐渐加大转速及调整钻压。(3)钻进过程中应细心观察进尺及出渣情况,根据出渣种类及多少适当控制进尺速度,向孔内及时注浆保持液面原来水平,必要时向孔内加入部分粘土,待一段时间后再钻。(4)钻进时如孔内出现坍孔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并保持泥浆液面高度;必要时向孔内输送性能符合要求的泥浆,提高孔内浆压,以抑制继续塌孔。(5)及时清理孔口沉渣,避免泥浆漫流,做到文明施工。4.3.4及时换浆和排渣,保证泥浆净化为提高钻进效率和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换浆和排渣,确保泥浆性能指标满足钻进成孔需要。4.4终孔验收及质量验收4.4.1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采取空转不进尺,以大泵量高质量净化的新泥浆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底沉渣符合设计要求为至。4.4.2终孔验收当钻至持力层设计深度并满足有效桩长要求后即可停钻,桩孔终孔后,由钻机班长、质检员提请总工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对其桩径、孔深、垂直度及孔底沉渣等各项指标依据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签署意见。达到标准后进行下道工序。4.4.3桩孔质量标准(1)孔径允许偏差:≤50mm;(2)垂直度允许偏差:0.5%;(3)孔底沉渣:≤200mm;(4)桩位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4.5钢筋笼制作与吊放4.5.1钢筋笼的制作方法要求(1)钢筋笼规格及配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2)进场钢筋规格符合要求,并附有厂家的材质证明,现场按批次及见证取样规定送试验室进行原材料及焊接试验检验。(3)笼子制作严格依设计进行,允许偏差符合现行规范、规程规定。钢筋笼外径和主筋位置用固定钢模定位制作。(4)主筋配筋时,满足每个断面接头数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错开分二段搭接焊接,接头间距不小于850。(5)箍筋搭接焊及帮条焊的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6)主筋与加强筋间点焊焊接,箍筋与主筋点焊。(7)笼子成型后,经过总包方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5.2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如下:(1)主筋间距:±10mm;(2)螺旋筋螺距:±20mm;(3)钢筋笼直径:±10mm;(4)钢筋笼长度:±100mm;(5)主筋保护层:±20mm。4.5.3钢筋笼的吊放(1)钢筋笼吊放时值班工长、质检人员、安全员及机台班长必须在场,并由值班工长统一协调指挥。(2)钢筋笼较长时用桩机架分段起吊,用电焊连接各段钢筋笼,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吊入孔,应保证平直起吊。(3)笼子吊离地面后,利用重心偏移原理,通过起吊钢丝绳在吊车钩上的滑动并稍加人力控制,实现平直起吊转化为垂直起吊,以便入孔。(4)各起吊点应加强,防止因笼较重而变形。起吊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密切配合。(5)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遇阻碍要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不得强行下放。4.6第二次清孔砼灌注导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第二次清孔,测定孔底沉渣符合设计要求后,正循环注入稀浆进行换浆,直至孔内泥浆比重达到1.20~1.25范围后方可停,并立即灌注水下砼。4.7混凝土浇灌(1)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混凝土,按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规范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2)灌前导浆管安装必须加密封圈,连接坚固,不漏浆。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控制在0.30~0.50m之内。(3)灌前必须放好隔水塞或灌注盖板。(4)初灌时,先安放隔水塞或灌注盖板,用8#铁丝悬挂在初灌斗上,将混凝土注满初灌斗,剪断铁丝后连同混凝土车内的混凝土一次灌入。初灌量应保证埋管0.8m以上。同时,初灌斗容量不小于0.50m3。(5)灌注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检测记录工作,随时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口返水情况,及时检测孔内砼面高度。提升和拆除上端导管时应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2.0m,不宜大于10m。(6)灌前控制好孔底情况,灌注过程中控制好埋管深度,灌注将要结束时,控制好最后一次混凝土灌量,超灌高度应≥0.50m。灌注完毕后,应缓慢拔
本文标题:桩机施工方案(管桥钻孔灌注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5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