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丹麦医药产业及丹麦对华投资情况概况
丹麦医药产业及丹麦对华投资情况概况【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人才门户更新时间:2006-09-04】【来源:丹麦经商处】丹麦医药产业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丹麦是欧洲医药工业联盟(EFPIA)的成员国。医药工业是丹麦赚取外汇的主要行业,其工业生产总值的90%供出口,出口额占整个工业出口额的60%。2003年,该行业的贸易顺差占丹麦总贸易顺差的41.3%。鉴于出口在丹麦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便从其进出口情况开始,对丹麦的医药工业及主要医药企业作简单介绍。一.医药工业进出口情况(一)出口2003年,丹麦医药出口额为344亿丹麦克朗,比上年增长10.9%。医药工业的出口比率(出口值/工业产值)比丹麦工业整体水平的60%要高得多。该行业出口增长速度也大大快于丹麦整体出口增长速度。欧盟是丹麦药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03年,该市场吸呐了丹麦医药出口的51.8%;亚洲市场吸纳了11%,南北美国家吸呐了17.1%。2003年,丹麦的医药产品出口到17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国家为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0个国家,出口至这10个国家的药品总额占丹麦药品出口总额的76%。2003年,丹麦出口至我国的药品总额为3.71亿克朗,占丹麦医药出口总额的1.2%。表二、丹麦医药十大出口国及对我国的出口(单位:百万丹麦克朗)资料来源:丹麦统计局(二)进口2003年,丹麦医药进口额为114亿丹麦克朗,比上年增长6.5%。表三:丹麦药品逐年进口情况(单位:百万丹麦克朗)资料来源:丹麦统计局2003年,丹麦进口的医药产品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但大部分来自欧盟国家和其他西欧国家,占其进口额的94%。进口国别也相当集中,主要是德国、英国、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等,这五国占其进口额的59%。2003年,丹麦从其10大进口国进口的药品占其药品进口总量的86%。2003年,丹麦从我国进口药品额为5300万丹麦克朗,比2002年下降30.9%,占其进口总量的0.5%左右。表五、丹麦十大药品进口国及对我国的进口额(单位:百万丹麦克朗)资料来源:丹麦统计局相对于整体进口而言,丹麦的药品进口增长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三)贸易平衡从九十年代开始,丹麦医药工业贸易顺差与年俱增。1990年,该行业顺差只有45亿丹麦克朗,而2003年顺差达到了231亿丹麦克朗,比1990年增长了五倍多。2003年,丹麦总贸易顺差为559亿丹麦克朗,医药工业的贸易顺差占总贸易顺差的41.3%。2003年,医药工业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和爱尔兰。2003年,丹麦医药工业对我国的贸易顺差为3.18亿丹麦克朗。二、丹麦医药工业的投资与科研开发医药工业是欧洲的优势产业,为确保其行业领先地位,各国政府及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都相当可观,丹麦也不例外。1999年,丹麦在医药工业上的投资为23亿多丹麦克朗。表六:工业部门的投资额(单位:百万丹麦克朗)资料来源:丹麦统计局和欧洲制药工业一样,丹麦制药业也是吸收就业的一个主要领域。2000年,丹麦医药工业从业人数为1.5万多人。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各医药公司不断调整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增加科研开发经费(R&D)支出,开发新产品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优势。2000年,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所属的50家会员公司的R&D支出为610亿丹麦克朗,相当于该行业总产值的15.2%。科研开发经费主要用于临床实验和质量控制方面。研究成果除了自用外,还进行有偿转让。2000年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会员公司在许可转让方面的收入超过110亿丹麦克朗。表七: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会员公司用于制药方面的科研开发经费(单位:百万丹麦克朗)资料来源: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三、丹麦主要医药企业及其对华投资合作情况(一)诺和诺德公司(NovoNodiskA/S)成立于1923年,2003年总资产343.94亿丹麦克朗,员工人数18000余人,在丹麦企业中排名第14位。该公司主要业务为生物制药,产品主要有胰岛素、生长性激素和妇女保健激素等。在胰岛素的研制、生产方面,该公司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先后推出了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高纯胰岛素、人体胰岛素和胰岛素注射笔,提高了糖尿病治疗和控制水平。诺和诺德公司总部设在哥本哈根,在68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产品销往179个国家。99%的产品在丹麦以外销售,大部分产品在丹麦生产,除此之外,在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南非和巴西有生产厂。诺和诺德公司致力于健康保健治疗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尤其在胰岛素的研制和生产方面成绩显著,占全世界胰岛素市场份额的47%,占美国治疗糖尿病产品市场的7%,欧洲市场的34%,日本市场的25%。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诺和集团的产品便销售到了中国。1994年诺和诺德开始在中国建立了分支机构,1997年在北京成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同年在天津设立了产品分装厂和质量控制中心,然后相继在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和香港建立了分支机构。2003年一座新的分装工厂在北京建成,建成后的年生产能力将为2000万个单位,能提供中国市场所需的所有胰岛素产品和装置。目前,集团在华雇员人数已超过400人。(二)康乐宝公司(ColoplastA/S)成立于1957年,2004年资产总数为56亿丹麦克朗,员工6000余人,2003年在丹麦企业中排名第65名。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是研制、生产医用护理产品,产品主要有四大系列:造瘘护理、大小便失禁护理、伤口护理、皮肤护理、义乳。该公司在德国、法国、瑞典、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21个国家都建立了子公司,在匈牙利、斯洛伐克、以色列和斯洛文尼亚等六个国家设立了办事机构。1995年在珠海成立了康乐宝(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设立办事处,在全国近20家医院设立造口门诊。在中国市场上市的主要有造瘘、伤口和失禁三种护理系列产品。2005年,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计划陆续投资7亿人民币,建造一个大型的生产厂,作为公司在远东地区的生产基地。(三)伦贝克公司(H.LundbeckA/S)成立于1915年,2003年净资产69.14亿丹麦克朗,员工5000余人,在丹麦企业排名中位于第36名。主要业务范围为研制、生产治疗精神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主要产品有:Cipramil、Celexa、Cipralex、Lexapro等。2003年,Lundbeck的销售总额中,Cipramil占43.76%,Lexapro占19.4%,Celexa占17.4%。Lundbeck公司销售额近年来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该公司在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设有30家子公司。另外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巴基斯坦、新加坡、沙特、以色列,非洲的埃及,美国等十四个国家设有代表处。因为神经性药物的主要消费市场为北美和欧洲(其消费者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1%强)。所以该公司在其他地区的业务量(包括中国)并不大。但对目前在华业务的进展感到满意,有将来进行投资的打算。(四)BayerNordenA/S成立于1950年,是总部在德国的leverkusen市BayerGroup在丹麦的子公司。2003年净资产数为1.24亿丹麦克朗,员工人数470余人,丹麦企业中排名第237名。该公司主要产品有三类:人体用药,如止痛药ASPIRIN等;农业生产用药,如病虫害防止药物等;色素/食品添加剂及塑料制品等。(五)利奥制药有限公司(LeoPharmaceuticalProducts)成立于1908年,2003年净资产98.8亿丹麦克朗,员工3000余人,在丹麦企业排名中位于81名。公司业务范围主要是开发和生产人体用药、兽用药和医用器械等。人体用药业务占其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以治疗皮肤病(dermatology占50%以上)和抗血凝药(coagulation占10%左右)为主。近年来营业额和利润均呈上升趋势。该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公司由LEO基金会所有。公司总部设在丹麦,在欧盟十五国及挪威、瑞士、加拿大和新加坡共设有19家子公司。共设有十家生产企业,其中在丹麦6家,法国1家,爱尔兰2家,英国1家。该公司在华设有办事处,成立于1995年6月。对华目前尚无工业性投资,但开始从中国直接进行医药原料的采购,如2000年向湖南永兴生物制药公司订购了价值为6.55万美元的肝素钠。(六)雷度公司(RadiometerA/S)成立于1935年,2003年净资产额15亿丹麦克朗,员工1700余人,在丹麦企业排名中位于第186名。RADISMETER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血气仪生产商之一。自五十年代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血气分析仪以来,雷度公司一直致力于医疗设备和高精密医疗测量仪器的研究和生产,产品远销世界225个国家和地区。新产品主要有:ABL700,ABL70,PICO70及TCM400等,其中ABL700血气分析仪方便使用,市场销售情况很好。公司1984年起在哥本哈根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产品出口比率近十年来一直在94%左右,最好年份达到96%,为此,该公司获得过“国王菲德烈九世奖章”。主要市场为:北美(24%,主要是美国,是该公司产品第一大进口国)、西欧(35%,主要是德国,是该公司产品第二大进口国)、远东(28%,其中主要是日本,是该公司产品第三大进口国)。该公司曾于1999年6月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但由于该办事处不能很好地支持该公司在中国的分销商而于2000年被关闭。该公司仍希望继续开发中国市场。(七)NomecoA/S成立于1801年,2003年净资产为5亿丹麦克朗左右,员工600余人,在丹麦企业排名中位于第48名。业务范围:向丹麦291家私人药房和18家医药以及批发商提供药品。经营情况:该公司经销的药品总额占丹麦市场总销售额的70%,目前有75家医药生产企业与该公司合作,向其提供货源。1998年6月,该公司被芬兰Tarmro集团兼并。Tarmro集团借此成为欧洲第四大医药产品销售公司,主要市场为北欧和波罗地海地区。(八)丹麦王国国家中医药集团(TCMDenmark)丹麦国家中医药集团(TCM)是一个包含众多机构的联合体,在国家和州政府的财政支持下,致力于中药的现代化。集团的成员机构主要有菲茵州政府、欧登塞大学医院、南丹麦大学、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丹麦国际科技园、菲茵商务发展中心和欧登塞市政厅。使传统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首先,建立一个疾病模型并确定人类目标细胞;其次,寻找传统中药提取物中的活性成份,确定它们的结构、化学成份以及毒性;再次,进行临床试验;第四,设计并申请专利;第五,获得药物正式批准;第六,寻找投资者,进行药物的生产和销售。丹麦国家中医药集团整合了科研、法律、投资、管理等各方面的力量,包括了这个流程的主要环节,可以提供药品研发、临床试验、专利申请、药品认证及注册许可等方面的服务。该集团于2004年4月和2005年1月两次访问中国,同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及中医药研究机构、医院、制药企业进行了交流,并与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应急备忘录。四、丹麦生物制药概述(一)欧洲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在上市的新药中,每五种中就有一种是生物制药。欧洲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且错过了八十年代的发展浪潮。所以,尽管欧洲的生物制药业发展速度相当可观,但仍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在该领域,65%的专利权属于美国,只有15%属于欧洲国家。表八揭示了欧洲和美国在此领域的差距。因此,现在欧洲各国都十分重视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开发,丹麦也不例外。2000年,欧洲生物制药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英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其生物制药产值占欧洲此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表九表明近年来欧洲生物制药业在稳步发展。表八、欧洲与美国生物制药业的比较资料来源: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表九:欧洲生物制药业的发展资料来源: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二)销售额最大的10种生物制药产品下表列出了销售额最大的10种生物制药产品的开发销售公司、产品名称、适应症和销售额。表十:销售额最大的10种生物制药产品(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丹麦医药工业联合会(三)欧洲主要的生物制药公司下
本文标题:丹麦医药产业及丹麦对华投资情况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