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库存控制第六章库存控制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第二节传统库存管理方法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第四节MRP技术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二、库存合理化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一)库存的含义:库存:表示某段时间内持有的存货消耗品:在正常运营中消耗的但不构成成品原材料:变成成品的投入物在制品:处于生产过程中已部分完工的制品成品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二)库存的分类基本库存:补给过程中产生的库存。这种库存随每日的销售不断减少,当库存降到某一水平时(如采购点)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这种库存补充是按一定的规则反复地进行。安全库存:因需求不稳定,防止由不确定因素的作用而使订货需求加大而准备的缓冲库存。中转库存:即运输过程库存。是指正在转移(处于运输状态在途)或装在运输工具上待运的存货。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二、库存合理化库存合理化:就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和手段从事库存活动,并能发挥其作用。(一)合理储存量是指在下一批商品到来之前,能保证这个期间商品正常供应的数量,影响合理储存量的因素有:1.社会需求量:成正比2.商品再生产时间:成正比,时间长、储量大3.交通运输条件:条件好、储量小4.管理水平和设备条件要合理第一节库存与库存合理化(二)合理储存结构既要满足供应总量又要满足市场变化对商品品种、规格的合理比例(三)合理储存时间1、受销售时间的影响:销的快,储存时间就短,物流部门要随时了解生产、销售情况、促进生产、扩大销售、加速周转等。2、受商品自然属性的影响:保证商品安全,减少损失、损耗为前提(四)仓库网点批发企业储量大,零售企业储量小,库存相对集中一、库存的类型与作用库存(〈GB/T18354-2001中4.14〉中定义为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在企业中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当某些库存承担起国家的安全使命时,这些库存通常被称为国家储备。1.库存的类型(1)按库存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领域进行分类:库存分为制造库存、流通库存和国家储备。(2)按库存在企业中的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作业用品库存、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库存及产成品库存。(3)按照库存的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和战略库存。(4)按价值进行分类:分为贵重物品与普通物资(5)按库存需求的相关性分类: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第二节库存管理二、库存的作用1.库存的积极作用(1)获得大量购买的价格折扣(2)大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3)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或供应中断(4)防止涨价、政策的改变以及延迟交货等情况的发生(5)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6)保持供应来源(7)获得生产的节约(8)提高客户服务水平(9)保留技术工人2.库存的反作用(1)库存会掩盖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差错(2)库存会使社会需求虚增三、库存控制的目标1.保障生产供应2.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3.降低生产成本四、库存管理方法1.ABC库存管理法(1)ABC库存管理法的基本原理ABC库存管理法又称为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它是“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帕累托原理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ABC库存分类法就是根据库存品的年耗用金额的大小,把库存品划分为A,B,C三类。●A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75%--80%,其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15%--20%;●B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10%--15%,其品种数占库存品种数的20%--25%;●C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5%--10%,其品种数却占总库存品种数的60%--65%。ABC分析法一、概念ABC分析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托首创,又称巴雷托分析法。1879年巴雷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日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日收入的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巴雷托图。该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巴雷托法不断用于管理的各方面。195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迪基将这一理论用于所属的某厂库存管理中,将主要精力集中用于解决那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少数事物。ABC分析法品目数资金占用额A类5-15%60-80%B类20-30%20-30%C类60-80%5-15%ABC分析法二、步骤搜集数据:单价,年销售量等。统计汇总:计算销售额%,排序编制ABC分析表绘制ABC分析图确定重点管理方式表6-1ABC分析表产品序号数量单价(元)占用资金占用资金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占产品项的百分比分类110680680068.068.010A212100120012.080.020A325205005.085.030B420204004.089.040B520102002.091.050C620102002.093.060C710202002.095.070C820102002.097.080C915101501.598.590C103051501.5100100C合计10000100(2)ABC分析的一般步骤①搜集数据②处理数据③编制ABC分析表010203040506070809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ABC产品项的百分比(%)资金占用百分比④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⑤绘制ABC分析图不同库存的管理策略库存类型特点(按货币量占用)管理方法A品种数约占15%--20%,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75%--80%进行重点管理。应严格控制其库存储备量、订货数量、订货时间。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现场管理要更加严格,应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为了保持库存记录的准确,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盘点;预测时要更加精细。B品种数占库存品种数的20%--25%,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10%--15%进行次重点管理。现场管理不必投入比A类更多的精力;库存检查和盘点的周期可以比A类长一些C品种数却占总库存品种数的60%--65%,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5%--10%只进行一般管理。现场管理可以更粗放一些;但是由于品种多,差错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也必须定期进行库存检查和盘点,周期可以比B类长一些。(3)ABC分析在库存控制中的应用ABC分析法案例:ABC分析法资金占用累计%100-BC80-60-A203040品目数累计%A类:定期定货法B类:定量订货法为主,辅以定期订货法C类定量订货法.ABC分析法作业:品名单价数量%累计%资金占用额(千元)%累计%分类结果1.22.32607.617.61580072.8672.86A2.5.8862.5210.135006.2879.14A3.2.51704.9715.14205.2884.42B4.1.235210.3025.44105.1589.57B5.3.6952.7828.183404.2793.84B6.4.5551.6129.792503.1496.98B7.0.1240070.221002403.02100C合计34181007960100表6-3CVA库存管理库存种类及其管理策略库存类型特点管理措施最高优先级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物品,或A类重点客户的存货不可缺货较高优先级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物品,或B类客户的存货允许偶尔缺货中等优先级生产经营中比较重要的物品,或C类客户的存货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较低优先级生产经营中需要,但可替代的物品允许缺货2.CVA库存管理法CVA库存管理法又称为关键因素分析法,CVA库存管理法比ABC库存管理法有更强的目的性。第二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教学重点:•定量订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订货点和订货批量的确定方法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一、定量订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概念: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以经济批量EOQ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2.基本原理: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Qk和订货批量Q*,在销售过程中,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Qk时,就发出一个订货批量Q*,一般取经济批量EOQ(EconomicOrderQuantity)。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订货订货订货QSDLQKQ*QAQBQC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结论一: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结论二:订货点QK包括安全库存QS和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DL两部分。当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都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安全库存;当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设置安全库存是非常必要的。结论三:由于控制了订货点QK和订货批量Q*使得整个系统的库存水平得到了控制,从而使库存费用得到控制。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二、定量订货法控制参数的确定定量订货法的实施主要取决于两个控制参数:订货点订货批量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1.订货点的确定在定量订货法中,发出订货时仓库里该品种保有的实际库存量叫做订货点。它是直接控制库存水平的关键。(1)在需求量和订货提前期都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安全库存,可直接求出订货点。公式如下:订货点=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每个订货提前期的需求量=每天需求量×订货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订货提前期(天)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2)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安全库存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公式如下:订货点=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安全库存=(单位时间的平均需求量×最大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在这里,安全库存需要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求出,公式如下:安全库存=安全系数×最大订货提前期×需求变动值式中:安全系数可根据缺货概率查安全系数表得到;最大订货提前期根据以往数据得到;需求变动值可用下列方法求得:∑(yi-yA)2需求变动值=n安全系数表缺货概率(%)30.027.425.020.016.015.013.6安全系数值0.540.600.680.841.001.041.10缺货概率(%)11.510.08.16.75.55.04.0安全系数值1.201.281.401.501.601.651.75缺货概率(%)3.62.92.32.01.41.0安全系数值1.801.902.002.052.202.33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例:某商品在过去三个月中的实际需求量分别为:一月份126箱,二月份110箱,三月份127箱。最大订货提前期为2个月,缺货概率根据经验统计为5%,求该商品的订货点。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解:平均月需求量=(126+110+127)/3=121箱缺货概率为5%,查表得:安全系数=1.65(126-121)2+(110-121)2+(127-121)2需求变动值=3=7.79安全库存=1.65×2×7.79=19箱订货点=121×2+18.17=261箱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2.订货批量的确定订货批量就是一次订货的数量。它直接影响库存量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物资供应的满足程度。在定量订货中,对每一个具体的品种而言,每次订货批量都是相同的,通常是以经济批量作为订货批量。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库存总成本示意图010002000300040001234567储存成本订货成本库存总成本第三节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定量订货法库存总成本=储存成本+订货成本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如下:2DSQ*=Ci式中:Q*——经济订货批量D——商品年需求量S——每次订货成本Ci——单位商品年保管
本文标题: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9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