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XXXXX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4.22)
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前言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本地块的规划设计要点;2.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图;3.甲方及政府对总体方案的意见;4.国家相关设计规范。二、用地概况本项目位于,占地公顷,本地块地势平坦,西侧为36m宽的城市主干道施尧路,北侧为象湖源住宅小区一期,南侧为15m宽的下尧路,东侧为江铃汽车制造厂,整个用地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南侧地块为发展预留用地。用地西侧与象湖隔路相望,是一极佳优美的天然景观。三、项目概况本项目包括住宅小区和酒店办公综合楼两部分。住宅小区地上总建筑面积190901.2平方米,容积率1.799,含3栋多层住宅,11栋高层住宅,2栋3层商场,1个3层6班幼儿园,一个4层12班小学。地下室建筑面积33904.35平方米。酒店综合楼地上总建筑面积75470.3平方米,容积率6.0,底部4层裙房,上部为两栋酒店客房。地下室建筑面积9293.49平方米。规划说明一、设计原则1.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本区规划定位为高档住宅小区,从总体设计到单体及环境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力求体现精品意识,推陈出新,创造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现代化高尚社区。2.以人为本,合理规划本区规划充分地体现了现代居住社区对人文特征和生态特征的要求。3.地域特点与市场特点的结合本区规划结合xxxxx市总体规划,合理划分用地功能分区和道路网络结构,同时回应市场和社会的要求,创造出适应xxxxx地域特点和市场特点的佳作。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区规划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在注重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强调对城市内外部空间以及城市景观地营造,使经济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地结合起点。二、规划构思1.从本区内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努力探讨规划组织结构与自然地域人文特征的关系,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绿地面积达标,建筑组群间距合理。2.道路结构明晰,人车分流,各组团都可直通达机动车道路。3.组团规模均衡,使居住各组团环境条件优越,尺度适宜。4.全面推行科学高效的物业管理,提供为居民服务的社区活动、安全保卫、环境生产、设施维护、绿化管理等一系列的居住生活保障体系。四、总平面设计1.总体布局基于上述构思,本次总平面设计既要求尊重现有自然人文景观,又要配合南昌的发展。故此本次总体布局以象湖为住宅主要取景方向,高度由西到东逐渐升高,不仅表达象湖这一自然景观的极大尊重,而且极易创造出户户湖景。结合地块特征,将本地块分为两部分,北部为住宅小区,南部为综合楼和小学。小区的主入口布置在西侧主干道沿河路上,利于营造浓烈的入口气氛,同时形成了一条贯穿用地东西的景观轴线,此轴线与联接南北两区的景观轴线相互交织开合有致,将各类空间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统一空间主题,又有主次穿插变化的组合,并通过开放式的空间转换及流通,使用地效率扩大到极点,并产生相应的向心感,在有限的用地内创造出既开阔通畅又尺度适宜的居住环境。西侧布置低层住宅,东侧布置高层住宅。酒店综合楼和小学设于南部,既保证了公建的独立性和方便性,又减少了各个建筑相互间的干扰。2.竖向设计本区用地较为平坦,南北长平均约570m,东西最长处约320m,最短处约130m。故本次场地竖向设计综合考虑场地四边市政道路标高,采用平坡式布局,结合环境设计及场区排水设计,协调处理各组团之间的相对关系,既满足了空间环境的要求又满足场地排水要求。3.交通系统为适应小汽车逐步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本区交通组织力求符合车流人行的轨迹,使之便捷通畅,同时规划重视人车分流,减少相互干扰,并提拱足够的停车场地,以创造符合居住行为特征的动静态交通环境。动态交通组织即在住宅组团外围布置环状车行道,并就近适当布置停车位于及回转车道,尽量减少临时外来车辆对小区的干扰。同时在住宅群内部重视步行活动空间的组织,强度各类环境及公用设施的相互渗透,从而体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思想。静态交通组织考虑就小区出入口附近布置停车位及凹式港湾,满足临时停车;另外适当抬高组团绿地,设置全地下车库,满足居民就近停车要求,保证每户约有1个停车位。4.绿化设计本区绿化景观设计在建筑群落界定出来的空间序列中,以南北贯通的人工化水景轴为骨架,形成南北两个景观节点及内部的景观中心。景观设计通过铺地、种植、小路的设计,点、线、面有机结合。以几何图形及与小区中心联系的放射性对比建筑自由的形态,在不规则中求得秩序感和方向感。本设计绿地规划中心部分以水景为主。建筑布局灵活安排,以达到户户湖景。同时结合院落空间形态,重点布置草坪、花卉,点缀树木和装饰小品,营造亲切、安定和谐的生活氛围。本小区规划设计绿地率为48%。5.消防设计本区规划以高层住宅为主,住宅间距均满足消防要求,小区内有消防车道环行,沿街建筑长度不超过150m,地下停车库的汽车及人流疏散均满足国家防火规范要求。建筑设计说明一、平面设计1.住宅设计高层住宅户型以每层两户的户型为主,且采用锯齿形平面,户户朝南,户户湖景。各户之间无视线干扰,视野开阔,符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及住户对景观环境的要求。高层户型以三、四房二厅为主,二房二厅为辅,底层架空层高4.5米,标准层3米。多层为五层叠拼住宅,一二层为一户,三四五层为一户。为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住宅采用台阶形式并利用高、多层建筑的组合及高层住宅的退台处理达到此效果。2.商场商场位于小区内部人行主入口,并位于横向轴线上,是小区的形象象征,景观中心和总体空间的主体骨架。北面商场三层商业。南面商场三层,均有极具特色的外观形象。3.小学和幼儿园该项目设置一处6班幼儿园于小区东侧,建筑面积为1334.9平方米,用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幼儿园基地远离各种污染源,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于小区中部,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基地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主要生活用房及活动场地能满足相关公共设施设置规定。同时设置一处12班小学于项目用地东南角,建筑面积为2133.8平方米,用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基地独立于小区东南隅临下尧路,交通方便、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学校四周采用绿化带与小区及道路分隔,营造安静舒适的就读环境。校区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符合相关设置规定。小学和幼儿园设计依据:依照《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以下简称规范)表1.0.3,根据该项目居住人口或户数,确定其规模介于小区与组团之间,本设计教育类设施指标按小区规模取值。根据规范中表6.0.3规定教育类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330~1200(m/千人),用地面积为700~2400(m/千人)。则该项目应配建教育类建筑面积为2737.35~9954(m),用地面积为5806.5~19908(m),实际建筑面积为3468.7(m),用地面积为11500(m)(包括幼儿园与小学)。其设置及规模同时符合规范附表A.0.3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4.酒店综合楼酒店综合楼以五星级标准设计,下设裙房四层为配套设施,上部为酒店客房。平面布局保证功能实用,流线明确,配置合理。造型简洁大方,气势非凡,创造城市新地标。二、外观设计根据南昌市建设开发的要求,本设计在建筑空间、建筑构图、比例、建筑形体、色彩、屋顶设计上以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建筑的韵味与特色。建筑外墙色彩为自然柔和的暗灰色系列,搭配采用轻巧飘逸的白色线条体块,富有亲切感居住建筑特性。主体通过与轻巧的阳台及建筑基部空透的架空层的组合,创造了层次丰富,细腻而又不琐碎的外观肌理。群体上通过不同高度,不同单体的组合,形成错落有致的主次分明的建筑群体形象。三、消防设计各建筑均按一类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1.总平面设计高层住宅和综合楼均有环形消防车道,每组连体住宅长度小于130米。多层建筑周围设消防车道,住宅各有大于1/4周长的登高面。各建筑间距大于消防要求。2.建筑设计11层住宅均设有自然通风的封闭楼梯间,11层以上住宅均设防烟楼梯及消防电梯,连体单元式住宅相邻窗户间距大于2m,各住宅楼梯间均有通向屋面。各地下车库设自动报警、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区面积小于4000m2,半地下车库有面积大于车库面积的2%的自然通风窗。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11.86667公顷住宅小区用地面积:10.60732公顷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2244781.5m2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90901.2m2容积率:1.799住宅建筑面积:173739.5m2住宅总户数:1294户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7137.6m2会所:6818.9m2小学(十二班):2133.8m2垃圾站:165m2幼儿园(六班):1334.9m2商业:6685.0m2地下停车库:33904.35m2地下停车数:1100辆室外停车数:110辆酒店综合楼用地面积:1.25935公顷酒店综合楼总建筑面积:84763.79m2其中计容积率建筑面积:75470.3m2容积率:6.0A栋酒店建筑面积:28353.6m2B栋酒店建筑面积:24651.0m2裙房商业建筑面积:22465.7m2地下停车库:9293.49m2停车数:300辆节能设计说明:1、总体布局方面:住宅均有良好的朝向;各栋间距满足日照及通风要求;小区绿化率高,对遮阳、降温、节能有利。2、建筑单体采用规整的体形,尽量缩小体形系数;每户均有良好的穿堂风,有利于夏季降温,降低空调能耗;控制窗墙地,住宅部分尽量不采用幕墙,围护结构采用具体保温隔热性能的墙体材料,降低建筑的能耗,住宅建筑节能综合指标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本小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中有关要求。防火设计说明:1、本项目以高层为主,耐火等级一级2、总平面布局:本项目高层与高层之间距均大于13米,高层与多层之间距均大于9米,多层与多层之间距均大于6米,满足规范要求;整个小区设防火车道,宽度不小于4米,在高层的登高面处,消防车道宽度不小于6米,每栋高层设消防环路,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尽端式消防车道长不大于120米,且设18ⅹ18米回车场地。3、单体防火:各栋防火分区不大于1000㎡;营业部分设自动灭火系统分区不大于4000㎡,地下车库设自动灭火报警系统,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公建部分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小于两个,疏散楼梯及出口总宽度满足不小于1m/100人的要求。高层住宅设防烟剪刀梯间;地下室人员疏散楼梯直接通室外;每栋高层每防火分区设有消防电梯,且在一层登高面处设有出入口直达消防电梯;各栋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均符合《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有关规定。
本文标题:XXXXX住宅小区建筑方案设计说明(4.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83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