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讲城市与交通专题七人口、城市与交通考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和区位特点)。2.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影响因素(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局。(2014·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读图,完成(1)~(2)题。(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BA[思路分析]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组团式”“_______布局”。(2)第(1)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布局模式”“有利于”。(3)第(2)题题干中的核心语词有:“物流园区”“化工园区”。分散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西北东高速公路下游[变式训练]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城市布局模式的优缺点。优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住房紧张等状况;有利于改善城区环境。缺点:各城区间相距较远,增加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联系;会增加基础建设投资。(2)若拟在①②③④地建一化工厂,最适合建厂的地点是________地,简述其理由。③地位于城市外缘,河流的下游,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不会造成严重污染。解析:(1)该城市布局模式为组团式,各城区分散布局,其优点是缓解交通压力、住房紧张等状况,有利于改善城区环境,但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较大,增大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联系。(2)化工厂既污染水源,又污染大气,因此布局时要考虑河流的流向和当地的风向。③1.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1)根据面积大小判断: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工业区占地面积中等。(2)根据分布位置判断: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住宅区位于城市中间位置;工业区位于外围,与盛行风垂直方向的郊外或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等。(3)根据特点判断:商业区高楼林立;工业区交通方便、有污染;住宅区分布广泛,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4)根据昼夜人口密度判断:一般白天人口密度大的功能区为商业区,夜晚人口密度大的功能区为住宅区。(5)根据人流、车流多少及流动方向判断:一般8时左右流出的人流、车流较多,车速较慢,而18时左右流入人流、车流较多,车速较慢的功能区为住宅区。(6)从停车率高低判断:一般住宅区夜晚停车率较高,白天停车率较低;商业区白天停车率较高,夜晚停车率较低。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可用下图表达:3.工业区选址的原则工业区的布局可以从“风”“水”“宝”“地”四个方面考虑。(1)风——注意风向,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2)水——考虑河流,有水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避免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3)宝——关注矿产,许多工业特别是原料导向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靠近矿产产地。(4)地——地域联系,运输量大的工业要靠近河流和铁路线,高新技术产业要靠近航空港或接近高等院校、环境优美地区。(2015·石家庄一模)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2题。城市用地和城市功能区布局1.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生产用地B.居住用地C.办公用地D.零售业用地2.图示边缘城市()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B.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DB解析:第1题,高速公路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在高速公路上不能像在普通公路上那样自由出入,所以车上需要备一些日常用品,由此可推断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零售业用地。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边缘城市主要是在零售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具备城市功能,所以该边缘城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15·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图1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2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3.据图1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据图2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解析:第3题,图示几条地铁线都经过甲区域,该地交通通达度最高,是人流、物流集聚区域,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第4题,地铁站人流高峰和流向与市民白天离家上班、夜晚回家休息规律一致,所以最可能位于住宅区。AB考点二城市化及其影响1.城市化(含义、标志)→城市化的意义。2.城市化进程(特点、地区差异)→城市化问题(表现、危害)→解决措施。(2015·高考重庆卷)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A[思路分析]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_____________”“圆点”“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等。(2)第(1)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_____________比重最小”等。(3)第(2)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等。城镇化率乡村人口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30%~40%提高[变式训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四条曲线中代表中国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与甲、乙、丙三国相比,丁国()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化速度快C.出现逆城市化D.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解析:四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产生了很多城市化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DB1.城市化进程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城市化进程1.(2015·高考广东卷)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338115582307比重/%1713845D*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解析:表中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化水平高低,德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故A选项错误;表中数据不能显示城市数目的多少,故B选项错误;该国人口总数乘以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即可得出该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人口数,经计算可得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和美国多,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城市化的影响(2014·高考全国卷Ⅱ,T1~T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2~3题。2.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3.“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DB解析:第2题,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题干中显示“握手楼”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D。第3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考点三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运输方式选择。2.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3.交通运输发展→地区分布→交通运输发展的意义。(2015·高考全国卷Ⅰ,T4~T6,12分)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3)题。(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位置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3)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66.5°NB.60°NC.53°ND.40°NCDC[思路分析]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甘德国际机场”“曾是”“最繁忙”“___________”“如今”“不再需要经停此地”等。(2)第(1)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最繁忙机场”“_______________”等。(3)第(2)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___________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主要原因”等。(4)第(3)题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从甘德机场起飞”“650千米/小时”“1小时后”“_____________位置”等。补充燃料主要因素失去纬度2.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中转站增加6[变式训练]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1)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其形成的条件有()①位于大陆架地区②寒暖流交汇处③上升补偿流④河流入海口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在此海域捕鱼的渔船,在作业中遇到的安全威胁有()①飓风②冰山③大雾④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B解析:第(1)题,此海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其形成条件是位于大陆架上,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饵料丰富,鱼群密集。第(2)题,此海域为寒暖流交汇处,多大雾天气;同时,拉布拉多寒流可以携带冰山到此,影响渔船航行安全。1.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评价(1)自然条件——限制性因素项目评价内容地形平原山地对交通线路的限制性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或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项目评价内容水文地质气候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跨越河流多,易增加施工难度,提高建设成本)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应尽量避开;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3)科学技术条件——保障性因素科技水平比较
本文标题:【优化方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七 人口、城市与交通 第2讲 城市与交通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76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