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运用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新中国成立后对台方针演变;2、“汪辜会谈”和“九二共识”;3、海峡两岸的交往概况。重点:政府对台方针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这是雾薄如纱的台湾日月潭景观这是游客在台北的士林官邸游览这是山水相依的台湾垦丁公园.游客在阿里山临时月台站等待上山游览.2、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夷洲卫温流求派一万多人到台湾开发琉球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成立台湾省看图说史:你能说出下面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吗?《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二战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3、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被迫割占台湾、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归祖国怀抱。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4月,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历史原因。4、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A、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三十六计,和为上计”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拥有比港、澳更高的自治权: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但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2、两岸僵局的打破A、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B、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C、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D、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000年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去年的《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说明了什么?4、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骨肉情深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总结区分(区分知识易混淆点)1)党坚持祖国大陆与台湾实现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2)处理两岸关系的指导方针或对台基本方针是:3)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5)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6)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标志: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汪辜会谈1、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A.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B.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C.“汪辜会谈”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2、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A、毛泽东的“和为上计”B、“一国两制”C江泽民的“八项主张”CC当堂检测:3、“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信息①汪辜会谈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①②D③①④②B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再次郑重呼吁:作为第一步,海峡两岸可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江泽民十五大报告材料二以第二次汪辜会谈为起点,只要有助于两岸和平发展及国家民主统一的议题,都可以开展沟通对话,期能双方合力耕耘,使两岸关系拨云见日,迎接春暖花开时节。——中央台北(1998年)2月10日电请回答:(1)举出一个“‘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的例子。(2)“两岸关系拨云见日,迎接春暖花开时节。”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汪辜会谈”两岸加强交流、勾通,摈弃前嫌,消除隔阂,可以相信,在统一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近。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夏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材料二: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材料三:2005年4月至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两岸大部分人民对连、宋大陆之行表示赞同、支持和理解。但以陈水扁为首的一部分人却大肆诋毁连、宋,不断在岛内掀起“台独”逆流。——《新闻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在完成哪一重大历史活动后的心情?(2)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你认为将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台湾回归的主要动力是什么?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祖国统一的前景怎样?(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成果:香港和澳门回归。方式:一是和平统一,二是武力统一。(3)动力: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或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阻碍:“台独”势力和外来干涉。前景: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议一议: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哪些阻碍?
本文标题:运用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67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