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4年创新方案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人民版配套课件_专题九_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人民版历史目录目录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专题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七讲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专题盘点验收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本讲主要讲述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前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考纲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2)建立在没收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土地改革官僚资本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2.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并举。工业化建设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3.“一五”计划的完成(1)成就:建立起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2)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长春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4.三大改造的完成(1)形式:①农业:组织农民加入,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掀起全行业的高潮。(2)意义:年底,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1956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关系①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②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巧学助记]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一)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1)初期的正确探索:①《》的发表: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②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即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论十大关系主要矛盾二、曲折发展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2)探索建设道路上的失误:①产生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探索建设的道路上,党产生了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思想。②重大表现:1958年“”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先后在全国迅速展开。③严重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起来,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急于求成大跃进高指标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3)党对“左”倾错误的纠正:①举措: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巩固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2.十年建设的成就(1)工业方面:建成、包头两大工业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2)交通方面:新修铁路8000多公里,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3)能源方面: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已经全部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武汉青海石油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年)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工作和交通运输等一片混乱。2.“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成就:(1)1971-1973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复苏和发展。周恩来邓小平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2)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3)“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二、三、四”(1)“一”是指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二”是指探索中主要面临两个问题:即处理国内矛盾和经济建设速度两个问题。(3)“三”指三大失误: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巧学助记]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4)“四”指四个启示: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④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知识体系构建]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中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等敌对政策。发展重工业是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政权的当务之急。2.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要想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3.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国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例1](2012·浙江高考)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鞍山钢铁厂”,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因为鞍山钢铁厂建立于“一五”计划时期。从材料中的“多消灭一个敌人”可判断出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据此可排除D项。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符合题干材料的要求,故C项正确。[答案]C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例2](2012·海南高考)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解析]“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无关。[答案]A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命题解读]已考角度1.考查抗美援朝时期“一五”计划的成就,如例12.考查“一五”计划中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原因,如例2预测角度(1)引用历史资料考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具体形式和意义(2)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1.1932年,上海章明国夫妇创办“章记食府”,几十年来生意一直兴旺。1954年,上海市政府开始着手对“章记食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章明国夫妇的处境最有可能为()A.不能继续经营店铺,没收全部财产B.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C.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D.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解析:1953年起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公私合营。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资本家除获得定息外,不再行使经营权。故B项正确。答案:B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2.“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B.人民公社化C.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从题干可知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被引导朝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可知是新中国采取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措施,故C项正确。答案:C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1.实践历程(1)在过渡时期,通过“一化三改”,到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指标,大都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及经验教训提升学科素养第十六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历史目录回扣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要点演练知能检测(2)从1956年到1966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①1956年的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本文标题:2014年创新方案高考复习资料历史人民版配套课件_专题九_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7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