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形势与政策--中日关系
形势与政策---中日关系一、中日两国历史关系回顾二、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三、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焦点问题四、来自全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ThenewscomefromtheGrobalTimesandPeople'sDaily)五、中方和日方对于钓鱼岛采取的措施(ReactionsofChinaandJapan)六、理性爱国七、正确对待历史上的中日问题与现实的中日关系八、中日关系展望九、当代大学生能为中日关系发展做些什么?一、中日两国历史关系回顾•1.古代中日间的交往和交流•2.近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往来(1)东汉以前(火种与土著)日本原是个岛国,可是其土著民族并不发达。在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大陆移民带来的新技术影响下,生产力逐步发展逐渐行成小的王国和势力。传说中的徐福东渡就是这个时期,给落后的日本带去了文明的火种。(2)汉魏时期——中日关系萌芽(3)中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统一日本,中日之间形成朝贡关系。这一时期日本多次入朝进贡中国,请求册封,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4)隋唐盛世,日本屡派“遣唐使”大举学习中国文化。(5)日本与宋关系的正常化和抗元斗争(6)明朝时期复杂的中日关系:倭寇与勘和贸易(7)明末清初,明朝两度出兵朝鲜打败丰臣秀吉,德川实行锁国策,中日两国官方交往中断。(8)鸦片战争与明治维新前后,中日关系的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在政府的扶植下,很快产生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又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且国内市场狭小,资源贫乏,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需要广阔的市场、资金和资源。为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明治天皇政权,只有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军部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发动战争的主要推动者。187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台湾的战争,迫使清王朝与之签订屈辱的《北京条约》,以五十万两白银的赔款作为日军退出台湾的条件。此后,日本逐渐形成以“征韩侵华”为核心的大陆政策。1876年强迫朝鲜订立《江华条约》,攫取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赔款白银二亿两及开埠通商等特权,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年在美国支持下,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大大扩展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1910年日本正式侵吞朝鲜,把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从此,日本帝国主义走上了与欧美列强争夺世界霸权,首先是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军国主义道路。1927年,日本军阀炮制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扬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第二年扶植了以清废帝溥仪为傀儡的伪“满洲国”,把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此后日本侵华步步深入,终于在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并向太平洋扩张,与德意法西斯沆瀣一气,企图重新瓜分世界,与全世界人民为敌,在中国人民、亚洲各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联合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随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1.从1972年至1989年•2.从1990年至2000年•3.从2001年至2006年•4.2006年以来的中日关系1.从1972年至1989年•1978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与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日本首相官邸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同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访日,双方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2.从1990年至2000年1992年10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3.从2001年至2006年的中日关系•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出现“政冷经热现象”•这是自72年中日建交以来,这是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二、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一)总的状况(二)2006年后中日关系发展状况(一)总的状况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总的来说,友好是主旋律,但是两国关系发展历经曲折。1.两国先后发表了四个确定中日关系基础的政治文件。2.双边经贸合作广泛而深入(1)双边贸易额飞速增长(2)双边投资持续增加(3)日本对华政府援助项目推动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3.2007年4月至11月,中日举办了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温家宝在贺词中说,一年来,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举办了近300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二)2006年后中日关系发展状况•1.“破冰之旅”•2.“融冰之旅”•3.“迎春之旅”•4.“暖春之旅”1.“破冰之旅”•(1)中国政府邀请安倍晋三访华的前提•(2)安倍晋三访华的成果2006年10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融冰之旅”•2007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中日双方就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一致,并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实现了两国领导人互访,使中日关系有了新的良好开端,增强了人们对中日关系未来的信心。3.“迎春之旅”福田康夫首相应邀访华。在北京大学发表的演讲中,他表示,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却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4.•2008年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6日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后再次访日。被称为“暖春之旅”。三、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焦点问题1.历史问题2.台湾问题3.东海问题4.钓鱼岛问题5.其它问题1.历史问题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倒退(1)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2)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只有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赢得亚洲国家人民的信任。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靖国神社”的历史不过百余年,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祭祀之地却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因为战后日本政府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的参拜,给本来就阴魂不散并且兴风作浪的日本右翼势力作伥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无数人的强烈愤慨.2.台湾问题台湾曾经50年被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海峡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会议发表的共同声明中,列出十二项美日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其中提到台湾问题,并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列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之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其中第三点就是要求日本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他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上述承诺。日本政府虽然在口头上就台湾问题作出了承诺,但在一些行动上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违反了两国已经达成的重要共识,这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3.东海问题中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日主张:“中间线”划分法两者相差约30万平方公里自2004年10月开始中日就东海问题进行磋商中国提议两国联合在东海开发天然气田4.钓鱼岛问题钓鱼诸岛是由8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争端的由来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1894年之前,日本对此没有争议。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包括钓鱼岛等割让给日本。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回归中国,但日本将钓鱼台诸岛同琉球群岛一起让美军占领。1971年,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主权,由日本政府接收。钓鱼岛诸岛正式随琉球交给了日本。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邓小平表示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先放一下,以后解决”。(1)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的?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无论从发现所有权、还是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效的《大陆架公约》、《海洋法公约》来看,中国对钓鱼群岛的主权是公认的和无可争辩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钓鱼岛归属中国铁证”的《浮生六记》佚文《海国记》钱氏抄本原件章节《册封琉球国记略》手稿原件,文中清晰勾勒出文稿成形时期我国国界的钓鱼岛段真实样貌。(2)日本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他们的呢?•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正式名称为《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安全保障条约》,又叫《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2010年钓鱼岛事件2010年9月7日,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的撞船和扣押中国船长事件,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随着事态的不断发酵,中日政治和外交关系骤然紧张。9月7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9月7日晚海上保安厅7日夜间决定,计划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逮捕中国渔船船长,同时还以涉嫌违反了《渔业法》(逃避登船检查)为由展开调查。8日中国船长詹其雄因涉嫌以撞船妨碍公务被日本海上保卫厅逮捕,14名船员也被拘留审问。此外,日方还扣留了中国渔船。9月7日晚间: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升级中国船长被日方逮捕11日中国宣布推迟第二次东海油气田问题谈判。中日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日本至今不释放中方船长“激起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愤怒”,而“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日方置若罔闻,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我强烈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放人。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进一步采取行动,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要承担全部责任。”温家宝于9月21日晚间,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前会见旅美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2012年9月钓鱼岛事件2012年7月,野田佳彦:为了维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将把其“收归国有”。先于政府和“土地权所有者”展开谈判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已基本同意把钓鱼岛“国有化”。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2012年9月7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是“为了继续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2012年9月3日,日本内阁宣布,钓鱼岛3岛“持有者”栗原家族愿意将岛卖给政府,双方交易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日本政府争取2012年9月内签约购岛。2012年9月3日,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已经与“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土地所有者”就“购岛”事宜达成协议,并将于近期签订买卖合同。日本官员称,日本政府已经于2012年9月3日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将于本月内签订价值约20.5亿日元(约合1.66亿人民币)的“购岛”
本文标题:形势与政策--中日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434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