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燃料检测题 粤教版
1第五章燃料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气体中,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是()A.氮气B.氧气C.氢气D.空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液态氢气是蓝色的C.氢气难溶于水D.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43.下列对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B.氢气燃烧时会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D.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4.氢气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C.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D.氢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5.氢燃料电池是当前为保护环境各国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氢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是H2C.氢燃料电池的特点是无毒、热值高D.该电池使用的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6.(2013·陕西改编)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D.CO和CO2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7.(2013·兰州改编)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碳海绵”属于混合物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8.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A.稳定性B.氧化性C.还原性D.助燃性9.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2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CO可以在O2中燃烧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10.(2013·重庆)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11.(2013·江苏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12.下图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ABCD13.氢能源是一种极其理想的新能源,因为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生成物不污染环境.但氢气作为能源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虽然制氢的资源很丰富,但制取成本高B.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还在研究之中C.高效、价廉的贮氢材料还在研究之中D.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就会爆炸14.(20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15.(2013·四川广安改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试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可燃性⑥一氧化碳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3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17.(2011·荆门)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是()A.氢气B.太阳能C.天然气D.石油18.(2011·无锡)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19.(2011·河南)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D.臭氧层破坏20.(2011·广安)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二、填空题(共34分)21.(6分)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二氧化碳(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分)(2013·重庆节选)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A.黑色B.易溶于水C.可燃性D.常温下稳定(2)将碳粉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6分)(2013·沈阳)体会内在联系,填写下表内容:物质名称(1)石墨组成元素CC微观结构模型物质性质颜色无色黑色4ab水硬度(2)小导电性不导电导电用途制作钻石、切割玻璃等(3)(写出一种)24.(7分)(2011·鸡西)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一种)。(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25.(4分)(2013·天津节选)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的是(填字母)。A.提倡使用节能灯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8分)(2013·南京)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和天然气等。(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PM2.5D.氮气(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①D烧杯中(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5是;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27.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1)某同学猜想此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写出它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②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如下: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该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另一位同学猜想此无色气体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可以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8分)28.实验室里常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要制取110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第五章燃料检测题参考答案1.C解析:氢气跟其他气体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密度小,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2.C解析: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液态氢气也是无色的。3.B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物为水,没有气味;燃烧时要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为化合反应。4.C解析: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5.D解析:氢燃料电池是发生化学变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是借助氢气与氧气的燃烧产生能量;氢气在反应中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产物是水无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6.B解析: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但由于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6此它们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故A错误;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因此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均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因此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虽然相同,但其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CO和CO2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但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7.A解析:“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可知,常温下的碳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错误。由于“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B正确。“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故D正确。8.A9.C解析: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室内放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0.A解析:CO2接触干燥的石蕊,无碳酸生成,不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A错误;CO2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B正确;“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C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就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D正确。11.B解析:引发酸雨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可使温室效应增强,A错;二氧化碳固体(干冰)升华时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热,能使空气中水蒸气冷
本文标题:【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燃料检测题 粤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76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