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10章 果树生态在生产中的
第十章果树生态在生产中的应用•第一节在果园建立上的应用•第二节在果园管理上的应用•第三节果园有害生物防治•农业(包括果树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综合体。•为了社会经济短期和局部的利益,往往违反自然生物规律;违反自然植物群落多种类、多层次的综合生产系统;违反自然群落有机循环的规律;影响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态平衡。•现代农业从模仿工业发展到模仿生物(仿生农业),即在社会经济允许条件下、对农业违反自然规律的部分,通过模仿自然生物加以解决。这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和必由之路。•完全按自然生物生态规律进行果树生产,往往违反社会经济规律,是行不通的。•只有进行果树生态仿生生产,即根据和模拟生态最适条件,模拟自然野生果林群落结构和演变规律,模拟和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模拟自然野生果林群落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规律进行果树生产,创造合理的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量和产量、质量不断提高。第一节在果园建立上的应用•土壤改良•果树育苗(种子层积、催芽)•适地适栽•设施栽培•抗性品种的选育•合理密植•集约管理与综合经营土壤改良•创造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沙土掺泥、粘土压沙:–“沙土见泥,好的出奇;粘土压沙,好的没法”;–“粘土硬,河沙松,两分家,都没用,两掺和,活土性,再加粪,更顶用”;•土壤酸碱度:•土壤深度:果树育苗•模拟温带果树种子越冬需要低温,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或砂藏越冬——层积处理。•模拟果树(尤其常绿果树)实生苗在自然野生果树群落下生长要求光照较弱,育苗时宜用竹、松疏林或荫棚遮荫——遮阴。•模拟自然连理枝——嫁接。•模拟电磁等对生物的作用,嫁接时加电压可促进愈合。•模拟土壤功能进行无上栽培、微体培养果苗。•利用生物相生相克的关系,筛选裂皮病弱病毒系对枳、枳橙、枸橼砧的4~5年生以内的桔苗接种,使其矮化和增产。适地适栽•根据果树自然野生原生地和优质丰产区生态条件的综合,作为生态最适带进行适地适作。•如宽皮桔原生中国中亚热带南部阔叶常绿林带,其气候冬暖夏凉、日照短、湿度大,极端最低温度-5~-6℃,年雨量1500mm左右。•苹果原产中亚暖温带荒漠地带夏绿阔叶林区。设施栽培•为了发挥土地潜力,利用生态较差的地域,需要采用设施裁培,如温床、荫棚、天膜、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盆栽、架式栽培、无土栽培、屋顶栽培、浮岛栽培、微体培养、篱壁栽培等,创造最适或特定条件来栽培果树。•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模拟果树的最适生态条件,进行设施栽培,势在必行。•在高度工业化的设施栽培中,往往果树集中单一,少菌甚至无菌栽培。由于生物种类太纯,造成生态不稳定,果树抗性减弱,栽培中应注意模拟自然果树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因子,改善生态条件。抗性品种的选育•对不良环境和有害生物,除改造环境、防治有害生物进行果树生产外,也可选抗性品种来适应这些不良条件。•如温州蜜柑、小苹果、秋子梨等在同类果树中较耐寒;枣、石榴、沙棘等耐旱;梨、枣较耐涝;葡萄、柚耐盐碱。•银杏还抗臭氧和氧化氮;枣抗氯气、硫、氟;沙枣抗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并可吸收醛、酮、醇、醚等毒气和粉尘;合理密植•模拟野生果树群落密生的结构,采用合理密植,有利于果树生长和提高抗性。•上海市前卫农场经验:温州蜜柑栽植密度高的比低的、同样密度丛植比均匀栽植的定植初期生长快。•计划密植,也就是有计划的人工疏伐代替森林自然稀琉。疏伐以前,也应该模拟森林自然稀疏逐步压缩间伐树,扩大保留树,待间伐树所占比例较少时始行疏伐,则效果较好,不然将明显影响果园产量和保留树生长。果树栽培的方针——集约管理•果树经济效益高、有条件多投入,以及在生理上通过的发育阶段多。•生长周期长,栽培要求高;•在生态上从植物群落形成来说,自岩石开始,最早出现地衣,随土壤形成和环境改善,依次出现苔藓、一年生草、多年生草、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等群落。出现越迟的,对环境要求一般越高。•果树需创造较好条件进行集约栽培,它属于需劳力、资金、技术三密集的经济植物。果树栽培的方针——综合经营•同种植物集中成片栽培,固然有利于适地适作,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但它彻底改变了植物自然群落多种类多层次混合生长的生态结构,其环境利用率低,生态稳定性差,生物量低。•易造成天敌减少,病虫加剧,一些非侵染为害型容易突变或杂并成为侵染为害型,促使病虫成灾,难以控制。•在果树专业化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间作混作轮作,果农林牧渔综合经营,多种生物共生,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果树和农业生产的关键。•果农间作——枣粮间作•果牧(渔)合营——“果、草、畜、贮、鱼、加、沼”,综合经营•果树防护林第二节在果园管理上的应用一、土壤管理二、施肥三、灌溉四、授粉一、土壤管理(一)果园生草种绿肥(二)果园间作轮作(三)果园耕作层的加厚(四)果园地面覆盖(五)免耕(一)果园生草种绿肥•果园生草种绿肥是模拟野生果林乔灌草结合,实行果树仿生栽培的重要环节和必由之路。•首先它可节约工本;其次可自力更生解决果园有机质,维持或增进地力;第三,可立体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果园生物量。•存在与果树争水、争肥、争气、争光和影响果树授粉的矛盾,结合其所分泌的大量代谢产物,有的会抑制果树生长;有的会增加某些病虫害。•遇低温时,由于吸热及反射热较少,使冻害加重;干旱时易引起火灾。•幼树间作,行间带状生草,落叶果树落叶后生草,利用园边隙地栽培灌木和高大多年生草,成年果园选栽耐荫草种等以解决光照的矛盾;•旱季灌水,雨季生草,旱季除草覆盖,选用浅根性草,果树休眠期或缓长期生草,带状或利用园边隙地生长等以解决水分矛盾;•增施化肥,采用或混种豆科草,选用浅根性草,带状或利用园边隙地生草,果树休眠期或缓长期生草,利用混合生草促进菌根生长,增加果树吸肥能力等以解决争肥的矛盾。•应该注意到:长期生草,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土壤结构得以改善。(二)果园间作轮作•模拟和利用野生果林的组成、结构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根据异株克生的规律进行合理问作和轮作。•植物间有的是相互协作的,有的相互影响很少,有的有抑制作用,其中除光照、营养,以及病虫、天敌等因素外,异株克生是一重要原因。(三)果园耕作层的加厚•根据自然林木土厚树壮,根深叶茂的规律,加厚果园耕作层。这在生态上与土壤营养和根系生态有关。•一般表土层受气候温湿度变化影响大,属生态不稳定层,不利根系生长;中层土层温湿度变化小,属稳定层,适于根系生长;底层土在地下水位上升到达范围内,湿度也不稳定,也不利根系生长。(四)果园地面覆盖•模拟森林群落地面层,进行果园地面覆盖(草、地膜、卵石等),其作用首先能使表土层生态稳定,充分发挥其肥力高的优点。•果园地膜覆盖可稳定土壤湿度和通气性,提高早春土温,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暂时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对果树生产明显有益。(五)免耕•传统果园每年深翻,虽可结合深施肥,有利保墒和杀死土壤越冬害虫。•费工费时,增加投资,对多年生作物断根多,破坏翻耕部分的土壤结构和层次,水土易流失,不利于表土层土壤生物和根系生长,使土壤肥力最高的表土层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模拟自然土壤,在加厚耕作层、深层熟化的基础上实行免耕、少耕、浅耕或松土不翻耕,已成为世界农业土壤耕作发展的趋势。•免耕法可保持土壤的层次和结构,并依靠土壤生物的作用来改良土壤结构。•省工省能省成本•避免破坏土壤层次、结构和切断多年生作物根系•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表层生物的数量和酶的话性•提高表土层养分含量•免耕也存在以下缺点:•中下层土壤土壤生物和酶的活性较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等矿质营养也相应较少•下层土壤难以改良•反硝化细菌数量大大增加,使硝酸根离子易转变成氮气从土壤逃逸,•因此,在果园中必须在加深耕作层、深层熟化的基础上进行免拼,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特别对粘性土壤尤其要强调。二、施肥(一)化学施肥(二)有机肥和生理活性物质应用(三)气肥的施用(四)菌肥和菌根接种体(一)化学施肥•国外有机农业普遍反对施用化肥,而主张全部施用有机肥,认为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使地力下降,加重水土流失和增加能量消耗。•在有机质分解形成和来自岩石、土壤、空气、雨水的矿质营养元素,不能满足植物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需要时,合理增施化肥,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仿生栽培措施。(二)有机肥和生理活性物质应用•在自然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除了无机养分外,生物分泌排泄和有机质分解的有机养分也进入植物体,它们包括:可溶性糖、氨基酸、核酸及其降解物、酶、维生素和内源激素等。•有机养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根据和模拟有机养分作用,对果园篱用有机肥和生理活性物质是十分重要的。(三)气肥的施用•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决定光合作用速度。•在光照充分,温度较高时,二氧化碳浓度从通常300ppm增加到1000~2400ppm,可使兴合作用提高200%。•故在国外,温室、大棚栽培果树已普及使用二氧化碳气肥。(四)菌肥和菌根接种体•植物体内外都存在许多微生物,其中不少是有益的,可通过筛选应用有益微生物;•如高效菌根接种体、菌肥,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抗性。三、灌溉•无污染淡水是地球上继能源后第二项紧缺物资。中国华北、西北地区已经出现长期干旱缺水的现象。因此,提高淡水利用率和灌水效益已是果树生产重要问题。•模拟降水,采用喷灌是果树栽培常用措施,一般比地面灌水节水20%,甚至60~70%,省工20~90%,增加耕地7~10%,比漫灌增产10~30%以上。还可结合根外追肥、喷药等。•模拟土壤渗水个断供应果树水分的特点,改喷灌为微量喷灌、滴灌或渗灌,可进一步减少蒸发、地面流失和节水。四、授粉•利用果树通过授粉始能结籽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和大多数果树需授粉形成种子始能结果的规律,首先根据果树种类和品种特性对自花不实、雌雄异株或雌雄花开花异时的果树,按照花粉传播的媒介和特点,定植时栽植足够的授粉树,以保证合适的花粉来源。第三节果园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利用颉抗作用防治病害•利用寄生和营养竞争防治病害•利用交叉保护现象防治病害•利用天敌防治虫害•杂草的综合防治•应用生物或仿生农药防治病虫害一、利用颉抗作用防治病害•微生物间、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之间存在明显的颉抗作用•放射形土壤杆菌———根癌病•土壤中施入二氧化硫,增加绿色木霉生长,能够杀死果树根朽病菌,也可以防治李银叶病;•法国万寿菊——根线虫危害;二、利用寄生和营养竞争防治病害•柑桔溃疡病的病斑上分离出一种荧光白色细菌,可抑制该病的发生;三、利用交叉保护现象防治病害•许多致病微生物,都存在强毒体和弱毒体;•寄主上接种病原物的弱毒体,能够抑制强毒体的侵染,可用于防治;•柑桔裂皮病、苹果花叶病、栗干枯病四、利用天敌防治虫害•天敌?•瓢虫、寄生蜂、草蛉、蜘蛛、捕食螨等;•黄琼蚁——柑桔害虫•澳洲瓢虫——吹绵蚧•印度黄蜂——桃蚜、蚜虫五、杂草的综合防治•真菌——杂草•紫色多胞锈菌——欧洲悬钩子•粉苞苣锈菌——粉苞苣•高频电场•其他六、应用生物或仿生农药防治病虫害•生物毒素,保持时间短,不会造成污染;•天然农药及其类似物进行害虫防治•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
本文标题:第10章 果树生态在生产中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9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