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
1高一上学期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15.1)一、选择题(1.5X40=60)1、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2.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高C.大肠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D.C、H、O、N、P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物质所共有的元素3.下列生物中具有拟核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SARS病毒⑥念珠藻⑦葡萄球菌⑧霉菌⑨紫菜A.①⑤⑥⑦⑧⑨B.①②⑥⑧C.①⑥⑦⑧D.①⑥⑦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C.遗传物质组成的差异使细胞发生分化D.人的神经细胞和骨髓细胞都有细胞周期5.下列有关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B.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C.参与信息传递的激素都是蛋白质D.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6.人体内的某种有机化合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对该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细胞膜的组成无关B.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是构成核酸的成分D.对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具有重要作用7.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个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8.下列于几种化学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N是ATP的组成元素,光反应产生的ATP能为三碳分子的还原提供能量B.O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2C.P是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过程中均有ATP合成D.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和C5,形成(CH2O)9.生物膜系统是指A.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B.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C.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D.细胞内能直接转化的膜结构1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换上高倍镜观察1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C.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B.ATP的化学元素组成包括C、H、O、N、PC.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ATP中的A与构成RNA的碱基A代表的含义相同13.在氧气充足的锥形瓶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不生成A.ATPB.酒精C.H2OD.CO214.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一个核缢裂成两个核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15.如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推测若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A.①B.②C.③D.①、②或③16.已知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A.对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对维持细胞内渗透压有重要作用17.在患急性肠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伤后,要用0.9%的盐水清洁伤口;在高温作业时,要喝淡盐水。上述三种做法与下列主要原因分析对应正确的是①消毒②维持水分代谢平衡③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3④降温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A.①②④B.③⑤②C.②⑤③D.②③④18.10.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19.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20.细胞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行使不同功能的细胞在结构上也有差异。据此,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B.心肌细胞比平滑肌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内质网D.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21.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摄入卵细胞所需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2.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23.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CO2和H2O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得出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淀粉D.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源于水24.下列有关ATP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项()4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0项B.1项C.2项D.3项25.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有丝分裂期细胞与其G1期细胞融合后,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以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2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分析,错误的是A.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原因是有氧呼吸受阻B.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乳酸在细胞中积累C.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D.人体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因为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细胞中积累27.实验测得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可知其A.有氧呼吸占优势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的葡萄糖相等C.无氧呼吸占优势D.既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28.图1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据图能得出的结论是A.相同温度下不同pH酶活性不同B.随温度改变该酶的最适pH不变C.相同pH下不同温度酶活性不同D.随pH改变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变2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自然更新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均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B.受精卵全能性最高,含有生物体全部种类的蛋白质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物质运输能力增强D.癌变的细胞内呼吸速率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30.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3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B.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物的必需元素C.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D.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532.下列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为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③转动转换器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A.①③②④,丁B.②③④⑥,乙C.⑥③②④,甲D.⑥③⑤④,丙3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有()①柳树的叶肉细胞中,存在核酸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质基质②硝化细菌、霉菌、颤藻和SARS等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③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相同的④人体同一器官的不同细胞,其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相同⑤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膜系统,都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进行⑥真核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原核生物只进行无丝分裂⑦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A.1项B.3项C.4项D.5项34.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的膜除了酶以外还具有色素,而B中的膜则不具有色素B.图B中的[H]主要来自于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C.图A、B两种生物膜所在的细胞器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由于氧气分子可能自由进出图A、B两种膜,因此这两种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35.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图解,其中正确的是①从AB段开始合成大量蛋白质②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心体膜等构成生物膜系统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将出现赤道板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6.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细胞器组成成分、种类和结构,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B.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AB甲乙丙丁637.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细胞生长,蛋白质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蛋白质的种类有变化,使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C.细胞衰老,代谢减弱;细胞癌变,代谢增强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38.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温度(℃)1015202530354045适宜光照-12-17-23-26-35-26-24-15黑暗+6+11+18+25+35+40+32+20A.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合作用的酶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相同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该实验中,在适宜光照下,30℃时植物体内产生的有机物最多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39.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B.[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的过程需要氧气参与C.②-①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葡萄糖D.[H]经②-④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40.下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7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