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公开课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的含义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1.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2.什么是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红色荒漠、水土流失等。3、荒漠化的一般过程4、荒漠化的表现全球荒漠化面积36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之和,占陆地总面积24%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28%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任务任重道远!二、荒漠化的原因(一)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800㎜200㎜400㎜湿润地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地区气候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内流区外流区(2)山岭阻隔(1)远离海洋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十分密切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地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文——多为内流河,水量小;植被——稀疏,对地表保护作用差。各方面都促成了干旱的特征。(一)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2.动力条件:大风频繁;3.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二)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薪柴发菜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活动过度开垦漫灌土地盐碱化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旱作农业为主过度农垦科尔沁草原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草原放牧业为主过度放牧呼草\锡草干旱的绿洲边缘绿洲农业为主过度樵柴塔\古\河内陆河流和山麓冲击扇绿洲农业为主水资源利用不当塔下游城镇\工矿区\交通线附近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重环保,破坏植被,污染水源.东胜\准格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例如,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属于森林草原地带,但由于人类剧烈的活动,黄土高原如今到处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说明:植被条件越好,水土流失越______。植被条件越差,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植被有作用。轻微严重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植被稀少黄土高原的植被有什么特点?土地失去了植物屏障,水土流失严重这与水土流失有何关系?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易流失、崩解这种结构有何后果?延安属于什么气候类型?降水具有什么特征?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7、8、9月,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冲涮作用明显,加重水土流失这样的天气与水土流失有何联系?水土流失与地表坡度的关系说明:地表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______。地表坡度越大,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严重轻微黄土高原地貌有什么特征?千沟万壑地形起伏大,地表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这样的地形与水土流失有何关系?水土流失的原因植被黄土结构气候原因自然原因疏松降水集中在七八月,多暴雨缺少植被保护地形活动参与382、“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共同点:人们滥伐森林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破坏了地表植被;不同点:“红色荒漠”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而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除垦荒外,还有滥牧,使地表植被破坏,导致的是风力侵蚀加重。三、荒漠化的危害二、荒漠化的危害(1)农业生产土地退化、沙化土地的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导致食物短缺。(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威胁水库安全,埋没村镇、交通、水库、灌渠、良田。(4)影响人们的生活:埋没村庄城市,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恶化人们生存环境。(3)交通:流动沙丘埋没公路、铁路,威胁交通安全;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四、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喷灌滴灌(1)合理利用水资源沙枣胡杨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怪柳狼尾草草方格沙障(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草方格沙障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另一方面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3)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4)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太阳能风能(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三、荒漠化的防治(核心是要协调人地关系)(1)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防护林(2)封沙禁牧,禁樵禁采(3)实行栏养,建设人工草场,要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西气东输)(4)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5)生态移民,遏制土地荒漠化(6)应该全面推广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科尔沁草原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这里建立政权后,掳掠汉民和渤海国民前来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着契丹族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开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使周边地区的气候更加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变大;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这里的沙丘普遍存在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说明该地区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我们现在治沙,首先要减少或禁止垦殖,要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无论是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要做到用养结合,不能再犯古人的错误。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问题。3.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而自发地或国家政府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不是“迁移农业”,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楼兰古国的消亡
本文标题:公开课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4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