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汇编1/23EMS审核员考试习题汇编——基础知识简答题及阐述题:1、如果某组织仅获取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没有识别具体适用于其环境因素的要求,你认为是否符合标准GB/T24001-2004中4.3.2的要求,为什么?该组织的做法不符合GB/T24001:2004中4.3.2的要求。原因如下:a、GB/T24001:2004中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条款规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b、该组织只是获取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并没有识别具体适用于环境因素的要求,明显与标准要求不符,应识别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同时建立获取的渠道,并且确定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2、简述化学需氧量(COD)的概念和含义。概念: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采用化学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量(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主要为有机物)多少的一个指标。含义: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COD值越高),说明水体受污染程度越严重。3、依据GB/T24001-2004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哪些文件?(或对文件有哪些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GB/T24001-2004标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4、以下内容选自《CCAA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第2版(2007年6月1日起实施)3.2知识的考核3.2.1笔试考核实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应在注册申请前3年内通过CCAA统一组织的考试,以证实其满足2.4.1规定的知识要求。审核员注册申请人在申请注册时,如果距离通过3.2.1规定的笔试的时间不超过4年,无笔试要求,如果超过4年,应再次通过笔试。3.2.2面试考核高级审核员注册申请人应在申请注册时,参加CCAA统一组织的面试考核,以证实其具备2.4.2规定的高级审核员应具备的知识。您正在参加的考试便是上述的“CCAA统一组织的笔试“。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A、实习审核员注册、审核员注册和高级审核员注册三者是否都有关于笔试的要求?请逐一说明。B、对注册而言,本次考试合格的有效期是几年?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汇编2/23答:A、根据以上内容,实习审核员及审核员注册时有关于笔试的要求,高级审核员注册时无笔试的要求。。实习审核员注册时,应在注册申请前3年内通过CCAA统一组织的考试;审核员在申请注册时,如果距离通过笔试的时间不超过4年,无笔试要求,如果超过4年,应再次通过笔试。高级审核员申请注册时,应参加CCAA统一组织的面试考核。B、对于注册而言,本次考试合格的有效期是3年。5、简述我国的“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新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是贯彻预防为主法律原则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创举。6、根据标准GB/T24001中4.5.5标准条款内审的目的是什么?内部审核的目的是:1)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a、是否符合组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b、是否得到恰当的实施和保持。2)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7、列举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至少列出7项)。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征收排污费制度;4)限期治理制度;5)环境保护许可制度;6)排污申报许可制度;7)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8、请展开解释ISO14001中4.4.6条款的要求。1)组织应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活动及运行;2)组织不需要针对所有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的控制都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如果没有形成文件的程序,该运行活动可能会出现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组织就需要针对这些运行活动制订形成文件的程序;3)组织在建立的运行控制程序中应规定具体的运行准则;4)组织不仅应对其自身的运行活动实施有效控制,还应针对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已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进行控制,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9、持续改进的定义及说明如何在ISO14001体系中体现。持续改进是指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汇编3/23境绩效的改进。持续改进在ISO14001体系中的体现:14001体系中,它以PDCA循环方式进行持续改进,具体在环境方针中,“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在管理评审中,“管理评审应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对方针、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修正的可能的需要”等方面来体现。10、酸雨会产生哪些危害?酸雨的危害主要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腐蚀建筑物,损害人体呼吸道系统和皮肤等。11、生活污水有哪些主要污染物的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总有机碳量(TOC)、悬浮物等。12、简述ISO14001系列标准的主要特点。1)自愿性标准;2)持续改进性;3)提倡污染预防为主;4)通用性;5)兼容性(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兼容性);6)灵活性。13、基本除尘技术有哪些?1)机械除尘技术;2)洗涤式除尘技术;3)过滤式除尘技术;4)电除尘技术。14、在对组织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时,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哪些内容?废水、废弃、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当地和社区性环境问题、原材料和资源能源的节耗、噪声污染、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15、简要给出5个NOX的排放活动。1)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尾气\锅炉燃烧;2)生产硝酸类产品的工厂如氮化肥工厂;3)有色/黑色金属冶炼;4)生产含氮元素的化学试剂厂;5)炼制石油/煤气和燃煤焦化。16、简述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级分类。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组成。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汇编4/2317、请解释“一控双达标”的含义。一控是指控制固体废物;双达标是指废气排放达标和废水排放达标。18、请问如何理解“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EMS时,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加以考虑”?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实施环境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运行,实现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在体系的多个要素中都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4.2/4.3.2/4.3.3/4.4.6/4.5.2/4.6。19、环境因素识别时,采用打分法,主要关注“….频次、后果、持续时间、费用等…”请说出是否适当,并说明理由。不适当。组织的环境因素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采用打分法时,组织可针对导致环境影响的每个因子,规定重要性等级(或数值)。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充分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1)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八个方面: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力释放;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4)相关方和组织所在社区的要求和期望。因此,组织在环境因素识别时,采用打分法应主要关注上述因素产生的频率、程度及范围,对于关注费用是不适当的。20、环境因素定义及条文理解要点。环境因素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GB/T14001-2004标准4.3.1环境因素条文理解:1)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识别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两类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的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2)组织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到组织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活动和产品等因素;3)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而一个组织可能存在着许多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因此,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环境因素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评价;4)组织应规定评价环境影响的准则和方法,对其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来确定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或潜在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5)组织应将其识别和确定环境因素(包括重要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形成文件;6)组织识别和确定的环境因素(包括重要环境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组织应针对发生变化的情况,识别和确定由变化而可能带来的新的环境因素,并及时地更新环境因素方面的信息;7)环境因素的控制是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任务,因此,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始终以控制环境因素为核心。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审核员考试试题汇编5/2321、生活污水有哪些主要污染物指标?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有: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TOC(总有机碳)22、组织申请ISO140001认证,是否必须做一次管理评审才行,为什么?是应该做一次管理评审。一般组织在申请ISO140001认证时,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ISO140001环境管理体系,并且该体系要试运行三个月到半年,按照4.6的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工作。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22、GB/T24001-2004和GB/T24004-2004标准的区别和联系。1)GB/T24001-2004标准规定的是环境管理体系要求,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以作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审核的准则。2)GB/T24004-2004标准提供的是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以及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协调提供指导,不能作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审核的依据。3)GB/T24004-2004标准中的指南与GB/T24001-2004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模式一致,但是GB/T24004-2004标准的指南不是对GB/T24001-2004标准要求进行的解释。GB/T24004-2004标准可以用于指导组织如何满足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23、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1)大气污染十分突出;2)水体污染相当严重;3)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24、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为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项目,在工程兴建以前,对它的规划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以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后,进行建设的制度。25、常用的污水处理化学方法有那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化学沉淀法。26、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应考虑的三种状态,三个时态分别指什么,请举例说明。1)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紧急:组织在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到正常和异常的情况,以及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例
本文标题:试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62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