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修改病句复习指导新课标: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一、近六年淮安中考病句命题分析:2009年淮安:①盐河不仅是淮安的一条通海航道,而是苏北地区的水运干线。近年来,淮安加快了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打通了一条连接淮安和连云港的高速航道。②随着盐河航道的正式通航,将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巨大的作用。修改①:修改②:分析:09年淮安市中考病句考查的类型是搭配不当,其中“不仅……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如“随着……将”使得句子缺少主语。•2010年淮安•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根植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淮安市许多新建的公共场所进出有滑坡,上下有电梯。①市政部门还对不少道路进行了改造,施工了标准的盲道。②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市民会提供主动帮助。对于残疾人来说,淮安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无障碍”。•修改①:•修改②:•分析:10年考查的是搭配不当,如“施工盲道”应改为“铺设盲道”;语序不当,如“提供主动帮助”应改为“主动提供帮助”。•2011年淮安•近年来,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加。①韩国人掀起了学习汉语。②汉语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修改①:修改②:•分析:11年考查的是成分残缺,如“掀起”的应该是热潮,而不是学习汉语;重复多余,“的原因”和“是因为”重复,应删掉一个。综合近三年看,句式杂糅,不合事理等考得较少。•2012年淮安•2012年淮安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分析:12年考查的是一面与两面问题,“成功”是一面,而“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是两面问题;其次考查的是语序颠倒,如“实施和策划”应改为“策划和实施”,语序颠倒了。•2013年淮安•2012年,淮安市林业发展成绩斐然。①全年完成造林大约72000亩左右,扩大了树林覆盖面积。②该市还加强了林业复合经营的效益,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分析:13年考查的是重复累赘与搭配不当:①句中“大约”与“左右”重复累赘造成句子成分多余,应任意删去一个;②句“加强”与“效益”搭配不当,应将“加强”改为“提高”。2014年•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该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②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①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删去“使”。②语序不当,把“无穷”调到“魅力”之前,或去掉“无穷”。•(评分说明:不改变原意,如有其它改法也可。)•二、病句定义•1.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2.“病句”:有病的句子,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2015年•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演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修改①:•修改②:修改①:在“公演活动前加“开展”举行”等。(2分)修改②:在句末加上“的志向”“的理想”等。(2分)解析:此题考査病句的修改。(1)成分残缺,缺谓语动词(2)“树立”后缺少宾语。综上可见所考查的病句类型一般常见的,如成分残缺、语序颠倒、搭配不当、重复多余、关联词语、一面和两面等特殊病句,而句式杂糅、表意不明的一般不考,但即使考查时也是比较简单的,尽量让学生多得分。•三、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谓语和宾语。•2.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3.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4.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5.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6.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或关联词误用而造成的病句.•7.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读者误解。•8.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9.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四、修改病句的原则:•1.病句修改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2.不作语言润色,不改变句子原意;•3.尽量少改动,一般一个病句只改一处。五、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一读、二提、三改、四查•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1.语感品读法例:我们学校推广普通话的经验向全县通过电视台已经作了介绍。读语序不当我们学校推广普通话的经验已经通过电视台向全县作了介绍。辨析病句的方法一:2.主干提取法找主干例1:春天的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杭州是季节修改春天的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搭配不当方法二:3.理顺枝叶法。当句子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定、状、补是否较好地修饰中心词。①多项定语的排序:领属性定语+数量词+动词性定语+形容词性定语+名词性定语。例:他拿走了我的一双骑车用的黑色皮手套。②多项状语的排序:时间﹢范围﹢处所﹢情态例:同学们今天都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改病句。4.逻辑分析法。侴辨枝叶例:宁红减肥茶是肥胖者的克星。肥胖者的克星修改宁红减肥茶是肥胖病的克星。辨析病句口诀句子主干要到齐成分相配余枝弃多定多状有规律推敲事理合逻辑六、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如: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没有主语,去掉“令”)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标准”)如:197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危房。(缺谓语,改为“现在几乎已成危房”)2.成分多余定语多余如:张医生是这种治疗骨折奇特手法的第一个首创者。状语多余如:“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可以”是多余的)(“第一个”和“首创”重复。)补语多余如:为了精简字数,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不得不略加删减一些。(删去“一些”)3.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如:李太白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举世传诵的浪漫主义诗篇。(主谓搭配不当,删去“一生”)如: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服用”和“含碘量”搭配不当)如:今年春天的北京,是一个多风沙的季节,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北京”是“季节”,显然搭配不当)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4.语序颠倒(“四种汉子的造字方法”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状语位置不当如: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应改为“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定语位置不当如:象形、形声、会意、指事是四种汉字的造字方法。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如: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应改为“中药不仅能”)5.不合逻辑如:我们今天晚上吃了梨和水果。(概念混淆)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如:这样悲壮的事情,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得不流下热泪呢?(否定不当,删去第二个“不”)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二面对一面,句首加能否)6.句式杂糅如: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我昨天参观了这个画展”和“这个画展是很有特色的”两个句子杂糅。)7.表意不明如: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修车的”有歧义,指“修车师傅”还是“车主”呢?)•以上列举了常见语病的具体类型,怎样辨析,光知道类型不够,还要掌握一些检查语病的规律和方法。•七、病句修改八项注意•辨析语病,是各地中考常见的题型之一。如何辨析语病,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而且有一定难度。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例: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分析:例句中“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能力提升:•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4.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本文标题:最新改病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3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