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职高语文拓展模块(上)教案高二上学期 共20个课时含开学第一课及作文等全套
1职高语文拓展模块(上)职高二年级语文授课人:教案数:20课时课时数:教案目录:开学第一课试卷讲评阅读与欣赏:胡同文化废墟的召唤过万重山漫想内蒙访古口语交际作文训练过秦论16-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开学第一课2教学目标: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2、提语文学习的兴趣,增语文学习的信心3、谈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规范学习行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自我介绍二、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深圳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们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三.学习读书三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一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如果立志考中大,纵然考不上,考上深大也行,再不行,深职院也必唾手可得。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三是说经过努力拼搏,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请做两道数学题:1.01的120次方是:3.30040.99的120次方是:0.2994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别忽视自己平时比别人少学一点。平时小小的差距会使你莫名其妙地落后。要重视自己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3四.语文学习的要求早自习:闹——为提高背诵效率,早自习读书声必须要大,也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晚自习:静——或做练习或看书,都需要思考,思考就必须有安静的环境。上课三要求:一预习的要求——①熟读或提前背诵课文②识记课文生字词(注解)二上课的要求——①做笔记、写批注、圈点勾画②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三课后的要求——①认真完成不多的作业②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另附阅读目录)准备两本词典: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五.结束语所谓“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你可以在课后跟我聊天,向我提出来。我希望成为你们的好老师,更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试卷讲评教案4课题:2016联考期末测试讲评教学内容:2016联考期末测试讲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①字词正音;②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2、能力目标:①学会应用文写作的具体方法;②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③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④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标2、3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作文如何审题如何扣题。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课型:试卷分析课课前准备1.数据统计:准确的统计是为了做到对成绩、对试卷、对学生心中有数。了解整套试卷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年级最高分、班级最高分之外,还要统计每题得分率以及每一个板块的得分率。其目的是利用好试卷的检测功能,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漏洞或是薄弱环节。2.分析比较:根据试题出现的典型错误,研究学生试卷,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发现问题,利用试卷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一定要多向比较,可以同类班级比较、也可以通过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情况作比较分析。3.明确目的:①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②分析得失——通过试卷讲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③找出差距——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认识自身学习实际与学习能力的差距。④提炼概括——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站到语文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基础讲评讲评试卷积累与运用(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一、学生自己修改试卷,分析错误原因。二、师生讲评试卷。字音、字形、成语、名著、古诗文默写、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翻译句子、问答题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找出现错误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问题老师重点讲。5(1)文言文一词多义,重点讲清词语的细微差别。(2)病句重点点明病句类型(考前曾进行过病句修改的专项训练),指导学生规范语言。(3)应用文写作:注意请假条的写法(4)语境题要根据语境谈观点,说理由。老师要讲明答题要求,即观点鲜明,理由充分。阐述理由时,要注意最好多种角度、由主到次、合乎字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逐条修改自己的答案,并补充其他同学好的理由。最后交流,把正反两方面的答案都做好记录。三、师生分析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错误原因:考试紧张、基础知识记忆不扎实、书写不认真、不注意审题、答题方法不当。2.改进措施:端正态度,明确方法,专项训练,逐步提高。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学写请假条。第二课时阅读讲评讲解试卷中说明文阅读(10分)记叙文阅读(11分)议论文阅读(14分)一、学生研究试卷,分析错误原因。二、师生交流,讲解试卷。记叙文属于课内段,考前重点讲解过,并配发复习提纲,略讲。1、讲解说明文《超级病菌》,原因是学生失分较多,文章比较典型,以此为例,点拨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说明文时,注意到“三抓”——抓题目、抓结构、抓重点段。首先抓题目。一般说明文的题目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直接以说明对象为题,这种文章注意关于说明对象特征的中心句,从而把握说明内容;一种以说明对象为主,暗含说明特征,如《天坛之美》,这种文章要把暗含的内容具体化。如《天坛之美》这篇说明文,通过阅读知道“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就是说明的主要内容。其次抓结构。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总”、“总-分”、“分-总”形式,通过理清文章结构,结合各段中心句就能把握说明内容,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了。第三抓重点段。这就要求考生首先找到相关段落,把握本段说明内容,理清本段说明层次,稍加分析整理,就可得到答案。2、讲解散文《生活的真谛》。重点讲理解句子的方法指导:回归原文,抓重点词,找上下文,同义词互换,组织语言表达。一、学生学习方法总结。二、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说明文《“中东水塔”——戈兰高地》阅读训练。第三课时作文讲评讲评试卷中作文(50分)一、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6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立意分析:陈岩立老师认为,这种多个材料的作文形式为“多话头”作文,这三句话可以独立存在,各自成为一种观点,就是三个话头,如果题目要求学生自选角度,那么只要从中选择一句话来立意即可。另一方面,如果把三句材料组合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个命题很封闭,论证结构都已经很明确了,只需把三句话演绎成文。陈岩立老师认为,“如果要写出彩的文章,可对这三句话进行反思或逆向思维。例如,材料第一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因为任何观点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这句话也值得反思,一条路走的人越来越多,一窝蜂涌向同一条路,也许会变成一条死路。”如果考生能从思辨的角度分析命题材料,把我们所熟悉的道理转化成另一种矛盾,用逆向思维的立意来写出“不一样”的文章,这样出彩的几率比较高二、审题立意1.拓宽全面拓展话题2.挖深深刻挖掘内涵3.立准寻找最佳立意三、布局谋篇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2.一个精彩的开头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5.一个完美的结尾6.一个清爽的文面四、例文赏析【满分作文】敢问路在何方马云开辟互联网时代之前,没人知道有这样一条路,大家苦苦摸索的或许是别的热门行业,后来马云开掘出了这样一条路,越来越多的人跟上马云的脚步,于是路渐渐宽广了起来,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的确,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杂草丛生或者泥水横流,每个人相同的迷茫怅惘,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于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引领众人开辟了一条路。什么路走不了?刀山火海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海洋高山也都有齐全的设备助我们翻7江越海,没有不敢走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就像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一样。所谓事在人为,一个人要努力,勇敢,充满希望,便什么路都走的过,敢与不敢也是一念之间,一旦勇于迈出第一步,便没有你走不过的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之所以这么决绝的说,一是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不可轻易违背初心,二是走完这看似走错了路,也许你会看到另外一场风景,也许你会拥有更奇特的经历。因为未来是未知的,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要固步自封的以为自己会遇到什么绝路,无限可能在后面等着你。不管是一条未知的路,还是艰难的路,或者是一条看似已经走错了的路,必要时候我们每个人应该坚持自己所选,人失败往往因为自己的放弃与绝望,殊不知胜利的曙光已经离自己一步之遥了。未知的路,历经迷茫与懵懂,敢闯敢走,敢联动别人与自己一起走,没有路,便自己开辟出一条,反正鲁迅伟人已经说了,世界上本来就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要有这种敢开辟出一条新路的信心与勇气。艰难的路,是对我们自身的历练与洗礼。一个人理应具备的东西,勇气希望,是我们走完这种艰难的路的保障,只要我们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坚持,责任,便不会遇到走不过的路。看似走错了的路,试着变换自己的思维,另辟渠道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天无绝人之路,还有人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说,路,终究是有的,看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路,并带着自己信念与勇气,坚持着走完自己选择的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五、学生修改作文,并自评和同学互评。教学反思: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试卷讲评课它既要“讲”,也要“评”。“讲”——既要讲考查的知识点,又要讲答题思路,解题策略。“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好”的,要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第一单元8一胡同文化汪曾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情感目标:分析当地的民居特色和民居文化,为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献计献策。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教学方法:1.教法:点拨法2.学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分三组布置任务:第一组网上搜集北京胡同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北京的胡同》ppt文件,课上展示。第二组搜集关于“胡同文化”的相关文章,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第三组调查当地的民居特色、民居文化及保护现状,试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导入:课件显示──北京天安门图片,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天安门为中心展开联想。谈谈自己对“现代北京”的印象。(二)播放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和几张有关“老北京”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氛围。(三)老北京之韵──北京胡同。第一组展示《北京的胡同》ppt文件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职高语文拓展模块(上)教案高二上学期 共20个课时含开学第一课及作文等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45459 .html